图为学生们亲自动手制作折纸荷花、荷叶等。
人民网济南6月20日电(刘祺) 大明湖畔,垂柳飘拂,红荷点波,景色如诗似画。一群身着汉服的小学生,齐声诵读关于荷花的千古佳句,稚嫩的童声,萌萌的形象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6月19日,济南市燕柳小学创新推出的项目化学习课程《荷》在大明湖启动,在践行“以生活为课堂,以世界为教材,以他人为教师”大课程观的同时,也为学生们带来一场别样的头脑风暴。
当天,在大明湖公园园容科工程师李夏的讲解下,孩子们了解了荷的种类、生长习性以及作为济南市花的美好寓意。他们兴奋地数着花瓣、观察荷叶成长的变化,并问出了各种充满童趣的问题:“荷叶长出来为什么是卷的?”“荷叶下面有小蝌蚪吗?”“荷花能吃吗?”……
在老师和家长志愿者指导下,孩子们还动手制作了折纸荷花、荷叶等。大家边欣赏大明湖的碧水粉荷,边诵读关于赞美荷花的美文诗篇,感受着家乡独特的美和济南人以往的风俗文化。
“通过传承家乡荷文化精神,增强学生的归属感、自豪感,建立文化自信。”班主任张意鑫认为,别开生面的《荷》课程启动仪式,让孩子们初步了解了泉城济南的荷文化。将课堂放在大明湖让每个孩子对《荷》课程的学习充满浓厚兴趣。《荷》课程从“自然之荷、文化之荷、功用之荷”三个维度,以课上、课下结合、多学科整合的方式深入探究,既邀请专业人员进校园,又外出寻访济南之荷、齐鲁之荷、中国之荷。
据悉,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推行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以及走班制、选课制等教学组织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项目化学习的一个重要着眼点是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济南市燕柳小学校长李红表示,我们把项目化学习方式的变革贯穿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使项目化学习成为撬动学校课程、课堂、作业变革、教师培养的重要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