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统计局今天公布的2023年粮食产量数据,山东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2581.9万亩,同比增加23.5万亩,增长0.2%;单产449.5公斤/亩,同比增加8.1公斤/亩,增长1.8%;总产1131.1亿斤,同比增加22.3亿斤,增长2.0%,粮食生产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单产、总产再创历史新高,总产连续3年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
从统计数据看,山东今年粮食总产占全国8.1%、居全国第三位,粮食增量占全国增量的12.6%、排名第二。其中,夏粮方面,播种面积6014.85万亩,同比增加7.8万亩,增长0.1%;单产444.6公斤/亩,同比增加4.83公斤,增长1.1%;总产534.8亿斤,同比增加6.5亿斤,增长1.2%。秋粮方面,播种面积6567万亩,同比增加15.6万亩,增长0.2%;单产454公斤/亩,同比增加10.9公斤,增长2.5%;总产596.3亿斤,同比增加15.8亿斤,增长2.7%。
今年以来,我省聚力实施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加强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千方百计将科技潜力转化为现实产量。我省坚持因地制宜,分作物、分区域制定单产提升技术路径,遴选发布主推技术97项、主推品种33个,良种对粮食的增产贡献率达到47%。全省持续组织开展“万人下乡·稳粮保供”农技推广服务大行动,1.8万名农技人员常态化开展技术指导,确保各项稳产增产关键技术措施到位。加快推进农机更新换代,全省新增单粒精密播种机3.6万台、高效大型谷物联合收割机1.8万台,为拖拉机、收割机等加装北斗农用终端1.6万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0.6%。
同时,我省坚持“整建制”“大协同”推进模式,聚力打造“吨半粮”优势区、“吨粮”优势区,示范带动全省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德州市于2021年秋季启动“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计划用5年时间建成128万亩的全国首个大面积“吨半粮”核心区,今年102万亩核心区地块已达到创建目标,两季粮食亩产合计达1500公斤以上。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我省持续开展耕地撂荒和“非粮化”整治,年底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643.7万亩,全省耕地质量等级达到4.4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加大盐碱耕地改造提升力度,坚持“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进一步向盐碱地要单产、要效益。
聚焦防灾减灾,我省持续强化重大病虫监测,及时开展系统调查和田间调查,准确把握重大病虫发生动态。严格将小麦条锈病管控在源发区域,见病面积仅0.5016万亩,为近10年最低水平。玉米病虫害防控效果好,总体偏轻发生,没有形成灾害。
政策激励方面,我省对粮食生产成效突出的5个市分别给予2000万元奖励,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贴、农机具购置与应用补贴合计109.1亿元,充分调动起地方政府抓粮、农民种粮积极性,聚力推动粮食生产再创佳绩。
下一步,我省将持之以恒抓好在田小麦生产各项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取得更大成效,努力为明年粮食生产开好局、起好步,为保障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稳定供给作出更大贡献。(毛鑫鑫 周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