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经济 >> 正文

山西灵石:党建引领“微项目” 小区治理“大提升”

发稿时间:2024-11-29 12:40:00 来源: 山西新闻网

  山西新闻网三农频道讯 为不断夯实基层治理根基,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城区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在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紧扣群众身边的小事、难事、急事,积极整合多方资源,有效培育社区内生力量,把党建重点任务和难点问题细化为具体项目,探索创新社区治理“微项目”,增强基层治理效能,提升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实施红色阵地微改造项目

  扩大小区党群服务站覆盖面,总结小区党建阵地建设经验,寻找小区闲置房屋、物业用房、集体用房等资源,采取物业联建、居民共建、企业合建等方式扩大基层党建阵地覆盖面。目前提档升级小区党群服务站11个,其中通过统筹小区公共用房与业主共建5个(农林苑小区、城建小区、旧税务小区、税苑小区、电厂小区),企业支持建设2个(荣辉小区、煤运小区),与小区物业联建4个(中盛小区、粟苑小区、星泰小区、天星小区)。

  实施红色物业服务项目

  推广“大物业”工作模式

  在愉苑大物业的基础上,新培育恒智、金辉两家“大物业”公司,3家“大物业”有序接管辖区内无人管理的老旧小区,目前3家物业公司共接管31个小区(其中愉苑大物业19个、恒智物业6个、金辉大物业6个)。

  开展物业服务评价机制

  进一步推动小区党建、物业党建,建立“社区党组织+物业+业委会”议事机制,加强对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履责情况监督,开展社区党组织对物业服务企业监督评价工作,提高党组织在社区物业服务中的话语权。目前在粟苑小区、税苑小区、星泰小区试点开展了对物业服务企业的满意度调查工作,调查满意度均在90%以上。

  推动物业服务改革

  在金辉煤运小区探索物业改革,成立由小区党支部与小区业委会共同管理的物业服务站,建立双方共管账户,由社区副书记兼任小区党支部书记,小区各项服务在征得业主同意的基础上由物业服务站向第三方购买,小区各项服务实行全流程公开,做到事前征集意见、事中监督、事后公示。

  实施养老服务项目

  推进居家养老服务

  推广愉苑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在中盛社区建成1500㎡的社区老年食堂,由小区物业公司具体运营,既让老年人吃饭得到了优惠,也让小区居民与物业的关系更加融洽。

  开展老年志愿帮扶服务

  针对老年群体开展爱心帮扶、关怀慰问和情暖人心系列主题活动。同时组建“夕阳在线”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老年人热心、耐心、真心、细心的特点,推出环境秩序义务维护、矛盾纠纷义务调解、孤寡老人义务帮扶三项志愿服务活动,让老年人老有所为。

  实施未成年人志愿服务项目

  依托团县委开展的大学生实践活动,持续开展公益课堂项目,利用寒暑假通过公益课堂、红色教育、假期实践等未成年群体喜闻乐见的活动,注重强化对未成年的思想引领和培养习惯养成,解决辖区双职工家庭的教育负担,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实施小区睦邻党建服务项目

  依托小区党群服务站,在小区楼院建立邻里节、联谊会、漂流站、议事厅等服务平台,开展“公益市集”、公益课堂、共享工具箱、小区读书日、红色星期三电影节等小区睦邻党建服务项目。如中秋国庆两节期间,各社区以“党群阵地@你——共享家团圆”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迎中秋系列活动,通过互动体验、民俗文化、文体唱演、互联共建、关心关爱等活动内容邀请广大党员、群众前来打卡。通过小区睦邻党建项目的实施,架起辖区单位与社区、社区与居民、居民与居民间的沟通桥梁,形成党组织引领,多方参与的社区治理服务新格局。

  实施“助力微梦”志愿行项目

  引深“四双”工作机制,打造“多元+多样”党群服务队伍。根据小区实际情况和居民需求,灵活设置政策法规宣讲员、社情民意收集员、环境卫生清洁员、文明出行劝导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应急救援等党员示范岗位,推动在职党员下沉小区居住地报到,实行“亮身份、亮职责、亮成果”楼组亮牌,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您的心愿、我的志愿”等活动,为小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矛盾调解、免费义诊等多项便民服务。目前90个县直单位和企业1000余名在职党员进小区报到发挥作用。截至目前,各报到单位共办理民生实事30余件,开展法律宣传、政策宣讲、节日慰问、文艺表演、环境清理等志愿服务活动100余次。如城管局持续推进执法进小区活动,切实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截至目前处理私搭乱建2处,处理私设地桩1处,清理乱堆乱放28处,消除道路隐患(倒塌树木)3处,消防安全隐患3处,清理下水道5处;国土局治理地质灾害区域3处;住建局为49个居民小区免费安装充电车棚52个;供电公司为23个老旧小区更换隐患电表箱;驻区企业正博瑞公司为荣辉小区免费提供1500平米的阵地,煤运公司为煤运小区提供400平米的阵地,实现了党群活动有阵地、居民议事有场所、群众活动有空间。

  通过党建服务项目化,把社区服务小项目作为办实事、惠民生的重要抓手,将更多的资源、服务、阵地送到居民群众身边,让人民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感到满意,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的“精度”和“温度”。(张晓慧

责任编辑:邓伟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