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团建 >> 正文

辅导员游志云:她为学子密缝“远行之衣”

发稿时间:2024-05-06 08:11:00 来源: 江西新闻客户端

  又是一年毕业季,和招聘会上的热闹紧张不同,江西财经大学翼轸楼的教室中是另外一番忙碌:金融学院辅导员游志云正在挨个为同学们纠正姿态、示范着装、点评谈吐——这是一场特地为毕业生开展的职场礼仪培训。时间回到四年前,同样的地点,这些学生在游志云老师《争做知书达礼江财人》的入学教育讲座中开启大学生活。游老师像一位慈母,为每一位学子密缝“远行之衣”。

  游志云老师是学校“懿德礼仪工作室”骨干成员。自从2020年在全校文明校园建设动员大会上进行了首场文明礼仪培训后,这样的讲座已记不清开展了多少场。用新时代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引导学生们学会自我教育,是游志云老师开展礼仪培训的初心和使命。她以心换心,甘做学生引路人,以学生为本,服务为基,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受到了学校领导和学生普遍赞誉。

  敢为:做创新工作的实践者

  当好新时代的辅导员,她有“敢为”的志气。

  “敢为”是创新,是行动。思政工作怎样才能入脑入心?怎样用自身专长助力人才培养?这是游志云从事辅导员工作之初就开始思考的问题。

  游志云的礼仪培训课就在这样的思考中诞生了。结合自身专业所长,她将礼仪培训融入入学教育、毕业教育,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大学生礼仪修养与实训》选修课,承担全院《金融礼仪》课程教学,多次跨学院讲授精品团课—《大学生骨干基本素养》,并承担学校“大学生职业礼仪能力提升训练营”的培训工作。她在课程中开展对青年学子在文明礼仪方面的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引导他们学会自我教育,激励他们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她说,她会把这一使命担负到底,把文明礼仪教育融入日常教育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有用接班人。

  善为:做能打硬仗的行动者

  当好新时代的辅导员,她有“善为”的硬气。

  “善为”是本领,是担当。游志云是全国首批辅导员名师工作室(“映山红”辅导员工作室)成员,GCDF全球职业规划师。对工作,她始终保持躬身耕耘的姿态和较真务实的态度。

  为探索“专业+公益”实践育人新模式,她组建了金穗青年志愿服务队,指导开发《小金苗课堂》财商启蒙公益课,立足校园,面向社会,为多个群体普及金融知识,创新“蓝马甲反诈剧本杀”“反诈情景剧”等活动形式,服务对象达1000余人。

  游志云打造“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模式,带领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团员青年寻访红色教育基地,重温入党、入团仪式,教唱红歌,以党建带团建,凝聚青春力量。带领学院暖阳社开展公益活动,指导微视频《青倾童心 金色暖阳》入围江西省“庆祝建党100周年党建微视频”优秀作品。

  为鼓励青年学习张桂梅以信仰为支撑,面对困难一往无前、敢于担当的时代精神,她创作出“微团课”《‘梅’花香自苦寒来》,此作品在第五届江西省学校共青团“微团课”大赛高校团干教师组决赛中以高分斩获特等奖。

  游志云所带团队多次获评“省暑期优秀实践队”、“红色走读”省奖,指导学生斩获第十二届“工行杯”全国大学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国赛一等奖、“微团课”“爱我国防”演讲等比赛获省一、二奖。她本人获江西省大学生暑期文明实践行动优秀指导教师、江西省“爱我国防”演讲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南昌市“三八红旗手”、校“最美辅导员”“思政先进个人”“优秀教师团干”“服务十优”“巾帼标兵”“校友工作先进个人”“综治工作先进个人”等省级、校级荣誉共二十余项。

  能为:做学生成长的陪伴者

  当好新时代的辅导员,她有“能为”的底气。

  “能为”是付出,是信仰。游志云是老师,也是母亲。曾听闻学生与家长闹矛盾失联时,她顾不上年幼的孩子,外出寻找直至深夜,直到把学生安全送到寝室才回家;学生突发急病,她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在医院里,她推着学生在医院来回穿梭,冒着大雨为学生买来饭菜,守在病床旁,她从未离开,直到凌晨三点远在外地的学生父母匆匆赶来,她才悄然离去。

  “三下乡”过程中,她笑容灿烂,与学生肩并肩站在田野间,欢声笑语,体验生活的真谛,倾听学生们的故事,理解他们的梦想……她逐渐明白,要想真正“深入”学生,首先要做到“身入”学生。渐渐地,她成为了学生心目中值得信赖的“知心姐姐”,还常常接收到学生与家长的暖心反馈——“有您真好!”“遇见您,是孩子们的福气!”。

  “从事教育事业,守的就是一份‘情怀’。”游志云这样说道。她用真诚对待学生,滋润学生心灵的沃土,用爱、用心、用情浇灌学生的成长,在生动育人实践中显现出鲜活的人格特质。

  在辅导员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游志云怀揣立德树人的初心,将热爱灌注到每一个工作细节中,用坚韧铺就学生成长的道路,用温情点亮学生的“心灯”。她深刻领悟“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其中要义,由表及里,动脑入心,以辅导员之“美”成就学生之“美”。

责任编辑:邓伟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