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成都将探索把城乡居民参保人员纳入保障

发稿时间:2019-07-13 07:38:00 来源:成都日报 中国青年网

  “宋婆婆,你比上次瘦些了,多吃点哦。”“袁阿姨,有时候可以帮宋婆婆把脚抬高点,这样有助于血液循环哈。睡觉也要经常翻身,免得生褥疮了。”……昨日一早,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工作人员谢觅就来到成都中山高新骨科医院住院部,回访看望照护对象宋婆婆。

  老人的身体状况是她最关心的,她一边询问婆婆的生病住院情况,一边就护理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与婆婆的女儿袁阿姨交流。谢觅说,针对负责区域内长期照护险的受理对象,这样的回访每个月都会进行一次,“回访工作人员都是医疗、护理相关专业的,主要是查看老人的照护服务情况,指导照护人员规范照护技能。”

  “多亏这样雪中送炭的政策,也多亏他们的照顾,让我们感受到了关心,心头真的是很温暖。”面对来回访的工作人员,袁阿姨情不自禁说起了心里话,宋婆婆快91岁了,因心脏方面疾病长期卧床,导致失能,需入院治疗。她本身也患有乳腺癌,丈夫早逝,儿子刚回成都工作,一家人生活很是紧巴。袁阿姨了解到成都试行长期照护保险后,向武侯受理点提出了申请。“带上妈妈的身份材料、病情资料等就去了,过程还是很顺利。后面,有评估人员专门上门来对妈妈进行了失能等级评估,为重度一级。第二个月就领到了照护费。”一年多来,每个月1077.75元的照护费定期打在袁阿姨的卡上,“着实减轻了很多压力。我妈妈也很开心,说她终于不再是‘负担’了。”

  和宋婆婆一样,在成都享受到这一福利的失能老人还有2.41万人。成都试行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是为长期失能人员(主要是重度失能老人)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日常护理等服务提供基本保障的一个全新社会保险制度。简而言之,只要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不需要额外缴费,就可以自动享受到我市试点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福利:一旦发生重度失能情况,根据专业机构评定的失能等级不同,公示无异议后,就可获得月均千余元的失能照护保险待遇支付。

  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自纳入全国首批15个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以来,截至今年6月,制度覆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803.8万人,其中:在职职工615.71万人,退休人员188.09万人;累计受理失能认定申请3.46万人,初审2.91万人,评估通过2.41万人,评估通过率82.97%。目前共有23013人在享受待遇,选择居家照护19567人,占85.03%,选择机构(含机构上门2人)照护3446人,占14.97%;支付待遇24.48万人次,3.01亿元。仅今年1—6月,就新增3958人享受长期照护保险待遇。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后,市医保局把开展主题教育与提升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与创新推动长期照护保险试点工作结合起来,构建完善契合市情、多元筹资、规范认定、待遇合理、社商合作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体系。目前,该制度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通过公开招投标,遴选商保公司具体负责长期照护保险政策宣传、机构管理、受理申请、组织评估、待遇支付、质量监管等经办服务工作,而这些商保公司需接受市区两级医保部门的考核监管,“商保公司是否按期支付费用、是否做了回访服务,对照护人员的指导是否到位等情况,我们都会联合纪委、民政等部门进行定期的抽查,确保制度落到实处。”试点以来,制度运行平稳,切实提升了群众医疗保障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这一制度有望进一步扩大。

  紧紧围绕“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下一步,市医保局将持续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思考、主动谋划,在精密测算并考量政府、社会、个人负担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三方共担,独立、多元的筹资机制,适时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纳入保障范围,充分体现制度的公平性,全力确保主题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本报记者 缪梦羽

责任编辑:glj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