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要闻 >> 正文

景德镇谱写新时代改革发展绚丽篇章

发稿时间:2019-10-17 09:20:00 来源: 江西日报

  70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70年,见证了一座城市从封闭落后走向开放进步,从积贫积弱迈入繁荣富强。

  景德镇,一座千年窑火不熄的城市,历史上被称为“草鞋码头”,历经陶瓷文化的辉煌,也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低谷和改革阵痛。

  进入新时期特别是近年来,景德镇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深度挖掘千年瓷都人文底蕴,把景德镇打造成冠领中国、代表江西走向世界,世界感知中国、认识江西的国际瓷都”精神,提出了全力实施“‘三个五’战略行动,打造与世界对话的国际瓷都,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的景德镇篇章”的新目标。

  从此, 168万瓷都儿女矢志不渝谋发展,同心同德谱新篇,践行新发展理念,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攻坚克难、担当实干,最终,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新路子,实现了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产业布局日趋合理、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百姓生活幸福和谐的大好局面。

  今天,当目光重新定格,人们发现,昔日的“草鞋码头”已然不再,取而代之的是蓝天白云映衬、碧水绿地环绕中的景德镇;是高楼鳞次栉比、民生功能齐全的景德镇;是游客往来如潮、文化繁荣兴盛的景德镇;是大项目一个接一个、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的景德镇……

  展望前路,乘着建设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试验区的浩瀚东风,景德镇市又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新一轮发展机遇,一座魅力城市、幸福家园、国际瓷都正悄然崛起!

  环境更美、民生更优,

  百姓获得感、幸福感满满

  近年来,景德镇市坚持“抓环境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环境”的理念,从给城区“洗脸”、为农村“洗脚”,到全面启动“双创双修”(开展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打出了一套环境整治和城市功能完善的“组合拳”。首先,按照“整洁整齐整治”要求,以整洁治脏,整齐治乱、整治治差,为城市甩掉“脏乱差”的帽子。接着,以做足“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实施生态修补,让城市透山透水透风光,勾勒出极尽美好的自然生态之美,其中,国家森林公园、昌南湖湿地公园、昌江百里风光带等一批大型生态项目的建成,成功优化了城市生态网络,美化了群众生活环境。此后,又抢抓国家政策“窗口期”,以问题、功能和民生导向开展城市修补。以“征收谁、服务谁、改变谁、改造谁”的理念不断加大棚户区改造,3年完成了3万多户、近300万平方米的棚改任务;谋划和建设了学校、地下管廊、停车场、农贸市场、公厕等一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尤其是新建和改建城市道路40多条80多公里,有效缓解了城市东西不畅、南北不通问题,九景衢铁路通车结束了不通高铁、动车的历史。由此,城市空间得到拓展,城市品质得以提升。2018年12月,全国城市“双修”现场会及试点经验交流会在景德镇召开,该市向全国展示了“自然生态修复+城市基础功能提升+城市文化功能复兴”的城市“双修”3.0版“景德镇模式”。

  如今,景德镇这座千年古镇重新焕发勃勃生机,瓷都百姓也在不断的收获中重新找回了曾经的那份自信和自豪,对这座城市更有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普遍认可这是一座“宜居宜游宜业”的“幸福家园”。

  文化自信、扩大开放,

  外界评价和关注度越来越高

  有数据显示,目前,景德镇市集聚了3万多名“景漂”,其中有5000多人为“洋景漂”;“景归”数量也达到2万人,其中陶瓷文化领域近1万人。“景漂”“景归”为全市带来了人气和财气,为城市注入了无限活力。

  然而,是什么吸引了如此多的“景漂”、“景归”扎根景德镇?

  毋庸置疑,是景德镇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开放包容的城市品格、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

  近年来,景德镇市坚定文化自信,不断扩大对外交流,在推动文化繁荣的同时使城市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感召力和承载力。

  该市立足悠久灿烂的陶瓷历史文化和丰富的陶瓷遗存,积极做好陶瓷文化传承与创新大文章。启动以“御窑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龙头、以御窑厂周边13.1公顷核心区、80公顷延伸区、240公顷“陶阳十三里”老城区为主体开展大遗址保护工作,并建设御窑博物馆,修复老厂区、老里弄、老窑址,留住城市记忆、延续历史文脉,再现了1000年陶瓷文化遗迹、600年御窑文化遗址和100年陶瓷工业遗存。如今,当人们徜徉在“御窑厂”内,时光仿佛穿越至明清时期,再现御用瓷制造盛景;流连于“陶溪川”,当近现代陶瓷工业遗存“遇见”当代创新创意文化,传统与时尚在这里完美交融;穿梭在“三宝瓷谷”,令人眼花缭乱的陶瓷工作室、艺术聚落,以及不时擦肩而过的外国友人,让人感觉犹如置身国际大都市……

  同时,该市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依托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和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国际友好城市旅游联盟等平台,发挥与72个国家180多个城市建立友好关系的优势,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与陶瓷类、艺术类、智库类机构的国际合作,广泛开展博览会展、文化交流、学术研修、游学培训等活动。该市还积极开展“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每年举办国际陶瓷文化展览10余场,其中,德国柏林“匠心冶陶”、南非约翰内斯堡“丝路瓷行”陶瓷文化展被纳入了中宣部“感知中国”品牌活动。

  此外,为更好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景德镇市在全省率先组建招才引智局、景漂景归人才服务局,搭建人才工作和创业平台,构建人才质量提升、人才奖励机制建立、人才生活配套设施建设等“1+N”政策体系。正如澳大利亚“洋景漂”戴安娜·威廉姆斯一样,许多来景德镇创业就业的人对这座城市有了新评价:“这里是我的心灵归宿。”

  作风更实、产业更强,经济社会快速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景德镇市树立“做事就是最好的作风”理念,持续整治“怕、慢、假、庸、散”等作风顽疾,打造干部过硬作风。

  该市通过开展作风建设专题教育、营商环境专项整治、重点项目专项督查、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基层组织专项整顿、“四风”问题专项巡查等行动,针对重点领域或重点项目部门和单位开展作风评议,开展“基层减负年”遏制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举措,切实将干部的注意力聚焦到干事创业中。同时,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和建设“五型”政府,打造“四最”营商环境,大力推动招商引资和大项目落户。

  在良好作风保障下,近年来,景德镇市根据自身实际构建陶瓷、航空、汽车和旅游“3+1”产业体系,并全力推进“3+1+X”产业发展,其中,“X”为新经济、新业态。在陶瓷产业方面,实施陶瓷文化、产业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进以陶溪川文创街区、三宝国际瓷谷、陶瓷大学东市区创意空间等平台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集聚文化创意产业实体近7000家;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组建景德镇陶瓷集团推动产业集群;优化陶瓷产业发展布局,推动手工制瓷精品化、日用陶瓷规模化、科技陶瓷高端化;连续举办15届国际陶瓷博览会,形成陶瓷产业链交易平台。据统计,2018年,该市陶瓷工业企业达2315家,实现产值280亿元,占全部工业企业总产值的20%。航空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该市正以建设中的航空小镇为载体不断推进产城融合,围绕“百亿投资,千亿产业”目标加速产业集群。2018年,该市直升机及通航产业增加值增长18.1%,逐步成为工业发展新动能。在汽车产业方面,依托北汽集团加大昌河新产品研发力度,研发中心、发动机、新能源电池项目积极推进。同时,立足旅游产业,加速旅游与生态、文化深度融合,推进景德古镇、陶瓷及航空十大研学游基地、宋瓷小镇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智慧旅游以及建设落地自驾游体系,发展旅游新业态。去年,该市旅游接待总人数为6735.0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683.7亿元。

  国家战略、历史机遇,千年瓷都踏上新征程

  近日,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告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启动,以及该验区建设的重大意义、战略定位、具体部署等。

  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是国务院批复设立的全国首个文化旅游类试验区,凝聚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与殷殷期待。其战略定位为 “两地一中心”,即把景德镇建设成为国家陶瓷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基地、世界著名陶瓷文化旅游目的地、国际陶瓷文化交流合作交易中心。发展目标分两步实施:到2025年,陶瓷文化传承保护创新体制初步建立,陶瓷文化保护传承、陶瓷产业创新发展、陶瓷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合作的体系基本形成,文旅融合效果显著;到2035年,试验区各项建设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景德镇成为全国具有重要示范意义的“新型人文城市”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陶瓷文化中心城市”。

  这是金字招牌、国家使命、历史机遇、重大责任,为景德镇市擘画了新的发展蓝图。

  踏上新征程,“瓷都人”昂首阔步去追梦。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当前,景德镇市已制定试验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投资1035亿元,启动36平方公里的“一轴一带、五区多点”的核心区建设,通过在陶瓷文化保护传承、陶瓷产业创新发展、陶瓷文化旅游、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共152个大项目推动试验区建设的整体提升。

  展望未来路,吾将上下而求索。

  景德镇还将聚焦改革试点,充分用好试验区先行先试权,探索推动政策集成、模式创新,力争在财税、投融资、自然资源、城市建设等方面创造出一批改革新成果。

  我们有理由相信,景德镇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徐彩侠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