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3次在审议现场与总书记面对面交流,江苏团代表们难掩激动。
“我真切地感受到民营经济发展的第二个春天又来了!”全国人大代表,盛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缪汉根记得,总书记再次强调了民营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江苏作为经济大省,民营经济也要得到很好的发展。
在现场,他向总书记汇报了“一张膜”和“一件T恤衫”的故事,前者涉及自主创新,后者涉及低碳转型发展。他还汇报了团队如何攻克光伏胶膜材料(EVA)核心技术。该技术曾长期依赖进口,如今成功实现量产,产能达50万吨/年。“得知光伏胶膜材料(EVA)技术是自主研发的,目前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后,总书记很高兴。”缪汉根说。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指明4个着力点——“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
在现场聆听的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科技厅厅长徐光辉深受激励。他说,江苏近些年来牵头建设了苏州实验室和44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新能源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等主导产业正迈上创新发展的轨道。
如今,江苏制造正“攀高向强”。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无锡市委副书记、市长赵建军分享的数据是,无锡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约53%。
在现场,赵建军以化工产业的发展案例诠释产业转型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无锡的化工企业从2007年的2955家压降到去年的227家。”他还在现场汇报了过去一年太湖综合治理的成绩单——去年全年太湖水质30年来首次达到Ⅲ类,蓝藻密度、水华平均面积分别下降17.5%、15.8%,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首次升至优秀等级。
以低碳转型唱响新时代“太湖美”,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江苏团代表参与并见证了自主创新如何推动经济大省向前发展。
“2022年,我们团队研发的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PADN)被欧洲心脏病学会向全球推荐。”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张俊杰向总书记报告了多个好消息。2023年,PADN产品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标志着全球首款治疗肺高压器械正式诞生。团队还多次携PADN走出国门,受邀到著名的美国梅奥诊所开展培训,吸引数十家世界顶级医疗机构的专家们到南京学习。
“原来这些医疗装备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是‘卡脖子’工程,现在我们提供了‘中国方案’。”从医20多年的张俊杰说,改革开放后国家越来越强大,医疗技术也在突飞猛进。他表示,作为一名临床心血管病大夫,同时也是一名从事转化医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未来将继续努力,全力打造医学科技创新源头和科技成果转化枢纽,为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人民生命健康再立新功。
关注医疗科技、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关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多名江苏团代表在汇报与交流中感受到总书记的“为民情怀”,并对未来充满信心。
全国人大代表,连云港市海州区新海街道海连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肖娜说,总书记心系社区的“一老一小”。这名扎根社区12年的90后汇报了社区在治理方面的新探索、新实践。
“我们以每个小区为单位,分别成立党支部。同时,把社区工作人员下沉到各小区驻点办公,方便居民在自己小区就能找到社区工作人员反映问题,社区也能够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李肖娜说。
李肖娜大学毕业就成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她记得刚到社区任职时,居民只有3000多人。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社区人口已翻了一番,居民的需求也更加多元化。“小区里老人、孩子比较多,对此社区探索开办了社区老年学院、特色托管等项目。例如,今年寒假,社区就通过‘社区寒托班’,组织孩子们出去研学,保障好双职工家庭、新就业群体家庭子女假期的照护,获得居民广泛点赞”。
李肖娜表示,自己会继续扎根社区,把邻里党建引领的社区治理做深做细做实,把社区建设成为群众安居乐业的和美家园,“用真心换民心,把基层群众服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