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70年来河南粮食总产量增长8.3倍

发稿时间:2019-08-28 16:20: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郑州8月28日电(记者 任洁)从温饱不足到粮食外运,从贫困落后到欣欣向荣,从人扛牛拉“手工作业”到基本实现机械化,从“输出一人致富一家”到“一人创业致富一方”……

  优质小麦、花生种植面积全国第一;食用菌产值全国第一,畜牧业产值全国第二,蔬菜、中药材产值全国第三;主食产业化企业数量、总产值规模、整体工业化率等指标稳居全国首位,生产了全国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7/10的水饺……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河南“三农”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现场。任洁 摄

  8月28日,记者从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系列主题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上,看到了河南省农业农村发展的出彩成绩单。

  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省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发展,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抢抓机遇、应对挑战,砥砺前行、务实重干,在中原更加出彩的征程中谱写出了“三农”新篇章。如今的河南,已由“国人粮仓”变成“国人厨房”,并正在丰富着“世人餐桌”,农业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业发展: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

  粮食产能大幅提升。从“望天收”为“吨粮田”,河南省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开展大规模高标准农田建设,颁布实施《河南省高标准粮田保护条例》,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163万亩;开展“四水同治”,实施10大重点水利工程,全省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910万亩;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小麦、玉米等多个品种培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7%以上。

  农业供给质量大幅提升。河南省以“四优四化”为重点,大力发展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林果,推动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目前,河南省优质小麦、花生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位,畜牧业产值居全国第二位。

  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幅提升。据了解,河南省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全覆盖,农机总动力超过1亿千瓦、居全国第2位。通过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250家,双汇、思念、三全、好想你等一大批全国知名企业涌现,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全省工业的第一大支柱产业,河南已成为全国第一粮食加工大省、第一肉制品大省。

  农村面貌:从贫穷落后向繁荣振兴跨越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河南一直在持续发力。70年来,河南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持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农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乡风文明不断提升,乡村治理不断加强。

  从建国初期的土路、泥路,到1978年全省县乡公路不到2万公里,再到如今通车里程达到23.12万公里,河南的农村公路,从“通”到“好”,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果。据悉,河南省累计建成“四好农村路”3.8万公里,今年年底前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100%通客车。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河南省85%的县市实行城乡一体化保洁,85%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群众对村庄环境的满意度连续三年达到80%以上。

  农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向全面小康跨越

  农民收入持续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7年超过城镇居民,2018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831元,1978年人均纯收入105元,城乡收入比缩小到2.3:1。

  农民消费水平持续提升。2018年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10392元,1978年人均消费支出81.70元,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全省农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22.32台、空调94.28台、移动电话262.71部,农民生活逐步步入现代化。

  农村公共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据悉,84.8%的县(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居民医保制度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9.02%。行政村标准化卫生室全覆盖,85.3%的行政村建有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城乡关系:从二元分割向融合发展跨越

  在河南,城与乡的关系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通过大力改革城乡二元管理体制,河南省从户籍上真正打破城乡“边界”,基本实现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零门槛”,全面落实居住证制度,推动外来人口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十三五”以来,河南省累计新增城镇人口1233万,发放居住证230万张。

  河南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也更加健全。据了解,为大力缩小城乡工业品和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河南省采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制订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措施,形成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各项政策的引导和激励,越来越多的中原儿女把他们多年在外打拼积累的资金、技术、人脉带回家乡,加入返乡创业大军, 从当初的“北雁南飞”,到现在的“群凤还巢”,河南返乡创业力量日益强大。目前,全省已累计130多万熟悉市场需求、掌握生产技能、积累经营经验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带动就业814万人,促进了人才回归、技术回乡和资本回流,实现了“输出一人致富一家”打工效应向“一人创业致富一方”创业效应转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要素。

  农村改革:从重点突破向全面深化跨越

  近年来,河南省坚持把农村改革作为解决农村社会基本矛盾的关键一招,着力破除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弊端,不断为农业农村现代化释放新活力、注入新动能。通过加快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重点放活土地经营权,全省适度规模经营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62%。

  作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省份,河南省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也在进一步深化。全省99.25%的行政村已完成清产核资,共清查核实资产2695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862亿元。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进一步加快,确保了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农民持续受益。

  此外,记者了解到,河南的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也在进一步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28万家,其中家庭农场5万家、农民合作社18万家,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力军、引领者。

  “从新中国成立到今天,这70年是河南农业农村发展史上波澜壮阔的70年,农业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向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出彩中原奋力迈进。”河南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申延平表示,当前,河南“三农”工作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责任编辑:徐彩侠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