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赣州经开区村均集体经济年收入逾57万元

发稿时间:2019-09-05 13:47: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南昌9月5日电(王健任 崔筱萌)赣州经开区坚持“党建引领、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中积极探索新路径、激发新活力。2018年,赣州经开区60个村每村都有2种以上增收模式,共实现集体经济收入3422.35万元,村均逾57万元,有效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凝聚力、号召力和组织力。

  赣州经开区贫困村长田村新貌。 崔筱萌 摄

  近年来,赣州经开区通过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服务功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尤其是村党组织书记的领头雁作用,采取依托产业引导基金购置标准厂房托底一批、依托村级产业发展增收壮大一批、依托预留地开发增收提升一批等措施,把党建工作与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机融合,实现了党建工作与集体经济发展双丰收。

  几乎每天一大早,凤岗镇长田村村民肖五凤打理好孩子的学习事宜后,便来到家门口的共享农庄劳作。算上土地流转租金和务工收入,她每月可增收近2000元。就近就业,是不少贫困户的梦想。

  赣州经开区蔬菜种植基地。 崔筱萌 摄

  如今,随着共享农庄项目的快速推进,该村已有近40户贫困户实现了顾家、挣钱两不误。村党支部书记钟惠法表示,长田村是省定“十三五”贫困村,现已成为赣州经开区北部农旅产业园项目的主阵地,村里按照赣州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绘制的蓝图,推行“党支部+乡村旅游+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引进共享农庄、青云谷小镇等农业旅游项目,借势“破壳”发展。仅引进共享农庄这一项,村集体经济每年便可增收8万元。201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9.6万元,实现了整村脱贫。除了引进产业项目,该村还通过用好产业引导基金购置标准厂房股权、建设扶贫车间等方式,促进村集体经济“多条腿走路、高质量增收”。

  三江乡新江村曾是出了名的“空壳村”。近些年,该村就地取材,充分利用水域广、土肥沃等优势,整合各类资金150万元用于水库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了2个鱼虾苗孵化池、150米钓鱼栈道、8处钓鱼台等。村“两委”班子创新思路,组织干部前往发达地区学习经验,成立专业水产养殖合作社,探索出“水岸种草、水面养鸭、水中养鱼虾”的立体种养模式,产业链上,联接贫困户154户。2018年,合作社水产品产量达2.5万公斤,实现产值45万元。“以前,我们村是抱着青山绿水这一‘金饭碗’沉睡不醒,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资源,201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还不到5000元。现在,我们通过大力发展水域、农林经济,盘活村里的闲置资产,2018年村集体就比上年增收近30倍。”新江村党支部书记罗华林说。

  据悉,赣州经开区鼓励具有山水自然条件、农特产品优势的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乡村旅游,同时采取区直单位挂点联系、园区企业结对帮扶等措施,扶持各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其中,赣州新能源汽车科技城管理处因地制宜,引进了蔬菜种植、草皮种植等产业。湖边镇善边村利用当地土地肥沃优势,发展了火龙果等特色产业。

  此外,赣州经开区出台村集体留用地合作开发管理办法,催生村集体留用地效益,并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帮助没有资源且未拆迁的村购置标准厂房,实现兜底保障。黄金岭街道办事处大坪村利用靠近中心城区优势,出租开发村组预留地,建成赣州二手车交易市场,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300多万元的收入。如今,赣州经开区有11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100万元,绝大部分村集体经济发展后劲呈现持续增强势头。

  “富不富,看支部。以前村集体经济薄弱,村‘两委’和村干部说话不响,也很难为村民办实事。如今,村集体经济壮大了,群众更信任我们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得更加充分。”黄金岭街道办事处金星村党支部书记肖承忠亲历了这样的变化,感触很深。据介绍,2018年,金星村共拿出262.5万元用于代缴村民医保和支付村民分红。这是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给村民带来的红利。村集体经济的持续壮大,直接推动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等工作的顺利开展。2018年,赣州经开区共有832户3310名贫困对象实现高质量脱贫,2个“十三五”贫困村成功摘帽,累计减贫3770户14736人,贫困发生率从5.05%下降至2.94%,迈向全面小康的步伐愈加铿锵有力。

责任编辑:耿立君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