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合作社撑起种粮“新天地”——瑞金市日东乡发展粮食生产纪实

发稿时间:2020-05-28 13:22:00 来源: 赣南日报

  挖掘机深挖水渠,推土机平整土地,农民赶着插秧。初夏,走进瑞金市日东乡新天地农机专业合作社农业基地,呈现眼前的是农耕生产的忙碌景象。“新天地合作社,为日东乡早稻种植撑起了一片‘新天地’。”日东乡乡长石向金说,日东乡素无种植早稻的传统,但在新天地合作社的努力下,开辟荒地1407亩,已经全部流转并翻耕,其中650亩完成了水稻种植,实现了日东乡早稻种植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二次突破。

  整合资源建“粮仓”

  “看着家乡许多良田荒芜,我心里很难受,所以决定回家开荒种粮。”日东乡新天地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春林告诉记者,他原先一直在外经营企业。2019年春节期间,返乡过年的张春林偶然发现,家乡许多良田连年荒芜。

  “在这个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的生态宝地,种植粮食一定大有作为。”张春林随即决定将发展态势良好的企业转让,准备撤出股金转投家乡发展。这一想法得到当地党组织的大力支持。今年春节前,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暂停了农民工外出的脚步。张春林果断决定,邀请5位原先在外发展的乡邻共同投资500万元,成立新天地合作社,聘请因疫情暂时失业的村民参加建设。

  “新天地合作社主要是种植粮食,粮食销售怎么办?”就在张春林大刀阔斧准备开荒种粮时,日东乡党委想到了当地原有的一个种粮合作社——樟坑农业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擅长营销,推出的绿色大米深受群众欢迎,但规模不大。“如果整合这两个合作社,让他们联手,不是双方受益吗?”日东乡党委相关负责人带领张春林找到樟坑合作社,双方一拍即合:新天地合作社负责基础建设、粮食生产,樟坑合作社负责打造品牌、市场营销。

  在日东乡党委的支持下,张春林说干就干。今年4月初,他开始组织修路、筑池、建渠,目前已经修好机耕道32千米、排洪沟33.9公里、水渠35.35公里,开挖蓄水池37个,并开辟了1400多亩种粮用地。“这两个合作社强强联手,瑞金东部粮仓指日可待。”看着眼前热闹的生产建设场景, 日东乡党委书记谢理平说。

  惠民政策添动力

  5月15日,日东乡处处活跃着农民种植早稻的身影。“现在田里插秧的村民有60多人。”张春林说。

  为切实抓好粮食生产,日东乡以村为单位召开小组长会、群众夜谈会,大力宣传粮食生产的重要意义和相关政策,并出台了相关规定和优惠政策,激发农户、合作社、村“两委”的种粮积极性。

  好政策激发新动力。“之前怎么动员都没人肯种早稻,现在大家积极性高多了。”日东村党支部书记张有橙说,因为粮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太大,当地农民宁愿撂荒也不愿种粮,国家要求谁种田谁领取耕地补助后,新天地合作社将这一部分补助返回给农户,为村委会流转土地减了难度、增了力度。“日东村今年流转了320亩土地到新天地合作社,光工作经费每年村里就可增收3.2万元。”张有橙非常高兴。

  和张有橙一样高兴的,还有日东乡沿岗村残疾脱贫户曾东北。“从来没有想过,我也可以参与种粮了。”曾东北对记者说,他今年54岁,因为身体残疾、行走不便,以前只能在家做些轻松的活,或者用代步车帮人运送一些杂物,主要还是依靠低保度日。新天地合作社成立以后,他被吸收为管理人员,负责到工地督促施工,顺便用代步车带些施工材料,每月至少能有3000元收入。

  绿色种植创特色

  “岽背山大米,有机农产品认证,有商标局批准的农业商标,有江西省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我们做事是认真的!”这是樟坑农业专业合作社对日东绿色大米的广告推介词。负责指导打造日东大米品牌的,是日东乡农技站站长毛旭平。

  “岽背山大米按照耕作模式分4个标准,即有机大米、绿色大米、无公害大米、农家米,所有大米都可以追溯源头。”毛旭平说,岽背山大米4个系列分别面向各个阶层的客户,但每一个系列都严格对应相关标准,如有机大米,核心产区都是选择休耕5年以上的垄田,再进行3年土壤转换,确保土壤有机质含量达标,而且必须按照不用农药、化肥、化学合成剂的最高要求种植,所有种植过程,客户都可以通过完善的监控系统实时调取。

  据了解,日东乡是典型的边远山区,气温较塅区和城区更低,加之经济效益驱使,全乡种植早稻的少之又少,种植中稻的次之。新天地合作社成立以后,日东乡因势利导,改良耕地土壤,扩大种植面积,选择优质谷种,推行种植早晚两季水稻,提升种植效益。同时引导新天地和樟坑两个合作社团结协作,打造“岽背山”大米。“乡里计划将全乡1000亩烟田统一流转给新天地农机专业合作社种植晚稻。”毛旭平说,早晚稻差异化种植,可以扩大规模、增产增收,进一步保证日东粮食量足质优,为创建、唱响日东大米品牌夯实基础。(陈国锋 杨华 特约记者 杨友明)

责任编辑:DW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