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苏区振兴八周年】赣州:工业经济气象新

发稿时间:2020-06-29 15:30:00 来源:客家新闻网 中国青年网

  赣州:工业经济气象新

  客家新闻网 记者曾祥坚

  重大项目加紧推进,厂区机器轰鸣,现代化生产线快速运转……2020年6月,行走在赣州工业经济发展的各大“战场”,记者看到处处是一派火热的生产景象,律动的工业发展节奏令人振奋。

  围绕《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中“建设全国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的战略定位,8年来,赣州市坚持育龙头、补链条、建平台、保要素、强集群,集中力量主攻“两城两谷两带”及各地首位产业,掀起新一轮产业发展热潮。

  如今,赣州正以奋发有为的姿态,挺起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脊梁。

  促集聚 打造产业集群

  前不久,两台国机智骏新能源汽车从北京出发,经青藏线进藏、川藏线出藏。行驶一万多公里,汽车完全经受住了严苛考验,顺利返回赣州。

  落户于赣州新能源汽车科技城的国机智骏汽车有限公司,是赣州依托《若干意见》给予的“积极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引进落户成长起来的整车生产企业。

  以前,赣州生产与汽车产业相配套的零部件企业为数不多。而今,在《若干意见》东风的吹拂下,赣州建起了新能源汽车科技城,实现了整车下线上市销售,直接跨过传统汽柴油车整车生产,迈入汽车产业发展的前沿新能源领域。

  国机智骏汽车整车下线。资料图

  新能源汽车及其配套产业从无到有,是赣州加快推进“两城两谷两带”产业集群的一个缩影。主攻工业攻坚战打响以来,赣州全市上下处处涌动着主攻工业、克难攻坚的热潮。

  这8年,新能源汽车城国机智骏、山东凯马实现量产销售,圆了赣南苏区人民的造车梦;

  这8年,现代家居城建成全国第一条实木家具自动化生产示范线,国家家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成运营,“南康家具”品牌价值居全国家具行业第一,家具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800亿元,赣州成为国内三大家具基地之一;

  这8年,中国稀金谷引进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等8家科研机构,中国南方稀土集团成功组建,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获批筹建,稀土钨新型功能材料获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这8年,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壮大,青峰药谷的青峰药业技术中心获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创新天然药物与中药注射剂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赣州;

  这8年,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崛起,产值突破600亿元,为2011年4倍;

  这8年,赣闽纺织服装产业带初具规模,全产业链产值近700亿元;

  ……

  在相关政策的孵化下,经过8年的不断累积,赣州优势产业集群加快推进,“两城两谷两带”对工业经济贡献率达75%,首位产业集聚度达46.1%。

  数据显示,2019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2168家,是2011年的2.8倍,居全省第一。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工业固投实现三年翻番,营业收入超50亿元的工业企业实现零的突破。

  抓机遇 突出科技创新

  今年初,中国科学院稀土研究院在赣州挂牌成立,这是中科院近十年在全国布局的唯一院所。研究院将围绕稀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构建稀土勘探、开采、提取、利用以及生态保护全链条集成创新体系。

  创新发展,离不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

  8年来,赣州积极搭建科研平台,推动科技创新,成效明显。目前,赣州陆续建设了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一批科技创新平台,赣州高新区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章贡区入选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赣州数字经济创新中心、赣南数据湖示范园建成运营,5G应用示范城市启动建设……

  中国稀金谷永磁电机产业园。资料图

  聚焦稀土新材料及应用领域,赣州持续深化招大引强。投资260亿元的中车电控系统(IGBT)及动力总成项目、25亿元的中车高端稀土永磁电机项目等一批新材料和高端应用项目落户“中国稀金谷”。

  赣州还在“中国稀金谷”高标准规划建设1万亩稀土永磁电机产业园,重点布局稀土永磁电机及配套的研发和制造项目,与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高端装备等制造业耦合发展,聚力打造千亿级全国有影响力、全球有知名度的永磁电机产业。

  截至目前,2019年,全市稀土产业集群产值近千亿元,产业规模占到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中国稀金谷气象已成。

  与中国稀金谷同为赣州“两城两谷两带”重要工业产业平台的新能源汽车科技城、现代家居城、青峰药谷、电子信息产业带、纺织服装产业带,同样是好戏连台,成为拉动赣州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其中,赣州家具、纺织服装、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分别突破1800亿元、700亿元、600亿元。

  据统计,赣州高新技术企业达778家、为2011年的71倍,建设江西省首个国家高层次人才科创园,专利授权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均为2011年的十余倍。赣州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38.8%,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55%,增幅全省第一;获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省“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全省最多;新引进和培养产业领军人才18人、高层次人才275人。

  搭平台 提升承载能力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龙南经开区的赣州电子信息产业科技城,一股电子信息产业蓬勃发展的气息扑面而来。

  在龙南,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科技城各项设施的日益完善,这里汇聚了骏亚、志浩、联茂等一批优质龙头企业扎根红土地,发力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向终高端迈进。

  龙南骏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场景。资料图

  8年来,赣州以市场为导向,立足比较优势,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建基地、搭平台,承产业、引人才,推进全市产业跨越升级。

  园区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近年来,赣州加快推进园区创新发展、升级提档,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标准厂房建设快速推进。2019年,赣州19个工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371.41亿元,同比增长27.19%,总量列全省第一;全年新开工标准厂房937.17万平方米,建成804万平方米。

  赣州坚持招大引强,内强外引齐头并进,不断激活产业发展后劲。2019年,赣州大力实施集群式项目“满园扩园”行动,全市新引进总投资200亿元的名冠微电子功率芯片项目、101.5亿元的中商国信项目,20亿元以上项目54个,50亿元以上项目18个。

  同时,扎实开展“大干项目年”,实施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324个,投资100亿元的众恒光电、投资50亿元的智慧雨一期已顺利投产。

  如今,一个个平台搭建完善,一项项产业集聚配套,汇聚起产业发展的澎湃动力。过去8年,赣州生产总值从2011年的1335.98亿元,到2019年的突破3000亿元,生产总值跻身全国城市百强、列第71位,排名较2012年前移34位。

责任编辑:徐彩侠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