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30名凉山优秀学子回家 看变化谈感恩比奋斗

发稿时间:2020-07-24 09:00:00 来源: 川报观察

  

  大学校暑假应该做什么?读书、旅游、社会实践,都是不错的选择。对凉山籍的30名大学生学子来说,今年的暑假特别有意义。他们在凉山州委组织部、团州委和学校团委的组织下,回到家乡凉山,开展以“人才聚力、智汇凉山”为主题的凉山籍优秀青年学子家乡行活动。

  “不论到哪里,凉山这片热土永远是我们扬帆起航的地方。”7月23日,凉山籍优秀青年学子家乡行交流座谈会在西昌举行,就读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凉山学子张睿在发言中说。

  

  本次参加家乡行的30名学子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等,涉及城乡规划、金融、法律、电子工程等专业,有本科学子17人,硕士研究生13名。

  此前两天,30名优秀青年学子以“走线路、看变化、谈感想”的方式,先后参观了冕宁县彝海结盟点、红军长征博物馆,会东县姜州镇蓝莓基地、乌东德水电站、堵格镇社区,宁南县工业园区,普格县特补乡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五道箐乡扶贫产业基地等,切身感受家乡在党的关怀和国家扶贫政策的全方位支持下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所发生的沧桑巨变。

  

  近年来,凉山不断加大高校毕业生的招录工作,为全州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注入动力,2014年以来,全州共招录1014名选调生,其中四川省委组织部统筹招录的急需紧缺专业选调生126名。然而,凉山未来的发展对人才的渴求依然十分强烈。

  “我从高中开始就在外求学,现在回到家乡,感受到了家乡的巨变。”北京大学学生代表黄浩德昌告诉记者,这次凉山行活动,是一次值得纪念的社会实践。

  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摩瑟伊萝同学说,自己长年生活在农村的奶奶获得了政府的低保支持,身患尿毒症的姑姑,每个月95%的医疗费用都可以获得报销;小侄儿通过一村一幼获得了优质的学前教育。身边一点一滴的变化,折射她对家乡的情感。

  

  “作为一名从凉山走出去的大学生,我也渴望能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家乡。”复旦大学学生代表许灿说,自己是一名农村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考取了心仪的大学,应该鼓励更多贫困山区的孩子通过努力学习走出大山,改变贫困的命运。

  现就读于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的苏强的一名凉山州越西县的彝族学子,也是四川大学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美姑分团的团长。他说,凉山给予自己走出去的机会,期待和大家回到家乡,用知识和才能奉献凉山,践行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家乡建设挥洒热血。

  

  当天,还聘请凉山籍优秀青年学子为凉山州青少年思想政治宣讲团讲师,揭牌了凉山籍优秀青年人才发展服务中心。

  

  “你们作为高等学府的莘莘学子,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是凉山人民的骄傲,凉山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你们的参与和支持。”凉山州委常委、组织部长刘晓博说,希望大家厚植家乡情怀,把个人理想、抱负、追求与民族振兴、地区发展、家乡建设联系在一起,练就过硬本领,努力为国家、为社会、为家乡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书写无愧于伟大时代的人生篇章。同时,带头树立好凉山形象,积极宣传推介凉山,鼓励引导更多优秀人才了解凉山、加入凉山、爱上凉山、扎根凉山、奉献凉山。川报观察记者 何勤华 文/图

责任编辑:木子君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