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你笑起来真好看】精准脱贫的“云南贡山答卷”

发稿时间:2020-08-14 16:13:00 来源: 云南网

  湛蓝高远的天空下,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连绵群山仍是一片翡绿——奔腾不息的怒江水,在横断山脉中撞击出如刀刻一般的峡谷。峡谷两岸,林海苍茫,乘着脱贫攻坚的东风,山高谷深的贡山变劣势为优势,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扶贫之路。

  贡当神山的“守护者”

  绿水青山一定能变成金山银山

  清晨的贡当神山雾气缭绕,宛若仙境,在当地被称为人神共居的地方。

  

  崇山峻岭间,云雾缭绕。杨照峰 刘桐 摄

  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40岁的熊玉新背上双肩包,穿着迷彩服再次出发。来到村口,几个同村的生态护林员已经等候在此,他们统一着装,相同的双肩包里有他们自备的午餐。

  “再检查一遍,不要把烟和打火机带上山!”这句话队员们听了不下百遍,可每次听到还是摸摸口袋里,看看是否有漏网之鱼。

  和熊玉新一样,这些队员都是当地居民,世代聚居于此。以前,他们都不敢想,在自家后山巡护,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自打有记忆起,熊玉新就过着刀耕火种的日子,生火做饭、天冷烤火、建房用料,无一不用到木头。就算是前些年,电锯的声音也不时从后山传来,偶尔还有打猎的枪声响起。

  “以前没有护林意识,大家想砍就砍,接近村庄的植被都快被砍秃了。”熊玉新说,好在经过这几年的保护,植被和生态逐渐恢复,以前快“斑秃”的贡当神山,再次焕发绿色生机。

  这是他身为生态护林员的骄傲!

  

  护林员们沿着山路拾捡游客丢弃的塑料瓶。 杨照峰 刘桐 摄

  熊玉新说,曾经砍伐与围猎导致山里的斑鸠和竹鼠、白鹇等小动物都很少见了。经过这几年的护林工作,不仅这些小动物多了起来,他们巡山时还曾惊喜地发现新鲜的熊粪便。据当地的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养蜂人的监控视频,确实发现了小黑熊的踪影。

  “贡当神山守护着我们的祖祖辈辈,我们当然也要保护它。”春夏秋冬,严寒酷暑,陡峭的山路,熊玉新带着队员们,几乎每天都要上山,一走就是8个小时,大约20公里。

  除了巡山护林,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沿着山路拾捡游客丢弃的塑料瓶。空包上山,下山时,包里装满了白色垃圾,偶尔还有捕兽夹。

  既可以守护贡当神山,又能在家门口实现增收。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不仅住上了新安置房,还有这样的好差事,这让熊玉新满心欢喜,工作起来十分卖力。

  2016年底,熊玉新和其他几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被选聘为生态护林员,每月有800元的补助。2017年,工作认真的熊玉新当上了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镇丙中洛村二组生态护林小队长,工资也涨到了每月1200元。

  据贡山县副县长和晓宝介绍,从2016年开始,在原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的支持下,先后下达贡山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选聘生态护林员”指标3800名。贡山县结合实际,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选聘生态护林员3800名,加上原有的生态护林员729名,贡山县共有生态护林员4529人。

  截至2019年底,贡山县生态护林员脱贫3781户,带动脱贫1.24万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扶贫项目的实施使38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每户增加10000元以上的劳务收入,人均增加收入3150元。

  一批批行走在山间的生态护林员,成为青山绿水间的靓丽风景线。

  

  草果丰收啦。杨照峰 刘桐 摄

  火红的草果

  从出行靠溜索到整村脱贫

  “变化太大了,现在他们自己花钱买苗,还自行种树!”村民们由被动变主动,贡山县普拉底乡党委书记杨玉华笑开了怀。

  其达村是贡山县普拉底乡的一个普通村子。曾经,这个村的村民出行靠溜索,交通不便给整个村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变化的开端,始于一颗颗生长于山林间鲜红的草果。

  草果是喜阴植物,适宜在海拔1100—1800米的林下或溪边、山谷湿润地带生长。而其达村海拔适中,繁茂的林地和充沛的雨量为草果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005年,依托资源优势,普拉底乡争取到“兴边富民”项目,云南省民族宗教委投资100万元在这里开始大面积种植草果。

  “其达村是普拉底乡最早响应号召种植草果的村庄,种植面积也是最大的一个村。”杨玉华说,有了草果产业后,加上国家修桥修路,曾经“拖后腿”的其达村成了普拉底乡最富裕的村。在普拉底乡的六个村里,其达村于2018年第一个率先实现整村脱贫,靠的就是草果产业。

  

  草果种植给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杨照峰 刘桐 摄

  普拉底乡共有6387人,97%以上都是傈僳族。2019年,村民人均纯收入8298元,而草果种植所带来的红利占了收入的一半。通过十多年的种植,现在全乡草果种植面积已达到81222亩。2019年草果总收入接近2070万元,收入十分可观。

  “种植方法特别简单,种苗、除草、收果,生长期不到半年,只要劳作三次即可。”杨玉华说,草果种植有实际的经济收益,看得到的成效,极大地激发了当地村民的内生发展动力,村民们开始自己主动购买草果苗种植。

  为了创造出更加适宜草果生长的环境,村民开始自行种植冬瓜树,保护植被。

  “冬瓜树四季常青,可以为草果树遮阴,冬天还能为草果树挡霜遮雪,树叶落地后变成腐殖土又能做肥料,于是曾经刀耕火种的村民们开始家家户户种植冬瓜树。”杨玉华说,有了冬瓜树,整个普拉底乡的森林覆盖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目前,全乡森林覆盖率在89.58%以上,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草果种植给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杨照峰 刘桐 摄

  为了让老百姓在收草果的过程中减少人力、时间成本,普拉底乡在山与山之间、山顶到山脚之间修建了索道,专门用来运输草果,再加上一年一度的草果节,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解决了销路问题。

  到2019年底,普拉底乡共有19户3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发生率仅为0.59%。

  一颗颗鲜红的果子,给这里带来了实实际际的变化。走在普拉底乡,目之所及,皆为苍绿,只要有林子的地方,就有草果,只要有草果的地方,必为茂盛森林。

  按照市场需求发展林业特色产业致富,正在成为促进贡山县实现持续脱贫目标的“生态马车”。

  截至2019年末,贡山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下降到69户158人,贫困发生率为0.54%。“草果产业已成为贡山县群众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通过发展草果产业,实现群众持续增收,截至目前,每年人均能实现增收2500—3200元。”贡山县副县长和晓宝说,得益于丰富的森林资源,草果、中华蜂、羊肚菌等林下特色产业打开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大门。

  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和经济发展后劲,让贫困群众在生态保护中得到更多实惠,贡山人正以自己的方式,实践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云南网记者 何瑾 赵敏

  

责任编辑:徐彩侠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