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廊洛阳黄河湿地清水湾
游廊游客在黄河岸边的荥阳古柏渡丰乐樱花园游玩
长廊黄河生态廊道灵宝段湿地景色宜人
筑廊开封第一河务局工作人员开展汛前应急度汛工程施工 上图均为河南日报记者 王铮 摄
黄河南岸荥阳市古柏渡丰乐樱花园内,数千亩花海争奇斗艳。河南日报记者 王铮 邓放 摄
核心提示
保护母亲河,奋进新时代。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并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郑州发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号召,赋予了河南保护治理黄河的重大使命。
3月28日至31日,河南日报·顶端新闻联合省林业局举行了“驴友打卡黄河生态廊道”体验活动。4天行程,从三门峡、洛阳到郑州、开封,打卡团沿着黄河一路向东,近距离、多角度领略母亲河的雄浑壮美,感动于沿岸各地保护母亲河的探索与行动、建设黄河生态廊道的热情与干劲,在青山绿水间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
母亲河畔春意浓。数百公里的绿色长廊沿黄河蜿蜒,彰显黄河文化,提升生态功能,与乡村全面振兴、中心城市建设相结合,正逐渐成为保护母亲河的绿廊、提升幸福感的游廊、高质量发展的长廊。
保护母亲河的绿廊
黄河系上“绿丝带”
□河南日报记者 陈慧
2年7万亩!
站在新安县正村镇大河田园一号观景台远眺,畛河徜徉于青山之间,蜿蜒回到母亲河的怀抱。目之所及,绿意满满。
“看到对面山上3条小路没?路两侧6座山头以前都是光秃秃的,去年一年这里完成了高标准绿化6300亩。”3月29日,雨后薄雾缭绕,新安县林业局局长高林指着对岸若隐若现的山间小路说。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新安县把全域纳入黄河生态带建设,在黄河沿岸5个乡镇排查出10万亩左右的宜林区,计划用3年时间全部实现高标准绿化,目前已完成7万亩。
山顶土薄石厚缺水,栽植白皮松、侧柏等常绿耐旱品种;山腰主打用材林,银杏、乌桕等名优树种和乡土树种相结合;山脚土质条件较好,种上大樱桃、梨等经济林树种。生态林“戴帽”,用材林“缠腰”,林果业“打底”,为母亲河构筑了一道绿色屏障,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多赢。
溯流而上,位于黄河边的三门峡市湖滨区,总规模10万亩的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项目正在建设中。沿着已建成的生态廊道抵达桃园花坡观景台,层层梯田之上,桃花正艳,油松青翠,一派生机勃勃。
湖滨区自然资源局负责人潘晋力介绍,去年春天,只用了40天,这里就栽种4000多亩、约10万棵树木,成活率90%以上。
三门峡市以“筑沿黄生态千年之基,创豫西黄河百里大观”为目标,未来将建成沿黄108公里绿网、修复21.6万亩湿地、形成50万亩高标准农田,构筑豫西生态涵养段。
省林业局生态建设修复处处长孔令省说,按照“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根本方针,高标准建设河、坝、路、林、草有机融合的生态体系,为建设幸福河筑牢生态屏障。
提升幸福感的游廊
串起沿黄“好时光”
□河南日报记者 李若凡
黄河水从开封东护城河静静流过,将北、西、南护城河等“一渠六河”串联起来,就像一串珍珠环绕着古城开封……4月5日,开封市民李伟说,每天,她都会和老伴儿来环城滨水风景绿道遛弯。
开封毗邻黄河,自古水系发达。然而,近年来,河道淤积严重、断面狭窄,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水瓶颈”。开封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实施“一渠六河”连通综合治理工程。“经过两年多治理,护城河边形成一条环城滨水风景绿道,全长28.6公里,增加生态园林面积4500余亩。”开封市水利局党组成员马绍君说。
从开封西湖骑着自行车,沿着西干渠城市绿道,只需行进6公里就可以抵达黄河观景台,凭栏远眺,波澜壮阔的黄河一览无余。扫一扫二维码,就能倾听黄河和开封古老的故事。
将悠久的黄河文化叠加在一起打造特色旅游,提升游客的满意度。郑州以黄河生态廊道为串联,谋划了沿黄210平方公里的起步区,推进“两区两路三馆四园”等重大民生项目,形成以黄河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主地标。
3月中旬至4月初,荥阳古柏渡丰乐樱花园5000亩12万余株名优珍稀樱花渐次盛放,南水北调穿黄工程就位于此处,长江水和黄河水在这里“交汇”。这里还有以南水北调1∶1试验场为基础建设的穿黄博物馆,游客拾级而上,黄河之姿尽收眼底。
生态廊道“串”起好风景,也“串”起好“钱”景。正村镇是新安县重点产煤区,以前这里的村民走的是“靠山吃山”的老路,山荒了,乡也穷了。随着黄河生态廊道建设,新安县打造正村镇大河田园市级沟域经济示范带,不仅让这里的荒坡变成青山,也让穷乡变成富地。
“生态美,百姓富”。生态廊道,让黄河沿线旅游资源“手牵手”,让沿线农民尽享生态红利。
高质量发展的长廊
泥沙铸造“金饭碗”
□河南日报记者 李若凡
南裹头,郑州著名的“老派”黄河景点。2018年以前,渔家乐是南裹头的代名词,祖籍江苏的水上“吉普赛人”,以船为家,纯正的黄河大鲤鱼是他们吸引吃客的招牌。最多时,南裹头的水面上停靠了六七十家渔家乐。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影响河道行洪、造成环境污染……虽有政府部门多次整治,但难见实效。
4月4日,清明小长假,南裹头以崭新面貌迎来天南海北的游人。这里已经被建成郑州黄河滩地公园南裹头观景点,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渔家乐的水上“吉普赛人”,在政府的引导和帮助下,走上河岸,渔家乐改成农家乐。最有代表性的是张铁牛,他的“铁牛黄河鲤鱼制作技艺”被评为郑州市非遗项目,他还开发了真空包装的黄河大鲤鱼,行销全国。
郑州黄河滩地公园是黄河郑州段生态保护的核心区。通过生态修复、慢行交通系统构建和产业提升,黄河滩地生态环境变好了,产业转型升级了,老百姓的日子更胜以前。该项目坚持嫩滩、中滩、高滩三滩分治,高标准实施生态修复,推动绿色发展,完善文旅配套,为黄河下游做好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探索路子、形成示范。
郑州黄河滩地公园项目是我省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一个缩影。按照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印发的《2020年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目前,我省正在着力构建支撑发展的重大平台,一方面兼顾“治”与“建”,建好黄河生态保护示范区;另一方面突出“魂”与“源”,建好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两者协同发力,共建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合力”,一定可以用黄河泥沙铸造出造福人民的“金饭碗”。
坚定守护为筑廊
青春无悔圆梦想
□河南日报记者 曾鸣
“努力没白费,生态廊道的建设让黄河岸边越来越美!”3月31日,站在黄河开封段黑岗口黄河观景台远眺,岸边春花烂漫,绿意葱茏,开封第一河务局工程公司负责人张飞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
张飞身材魁梧,长年风吹日晒让他的脸膛变得黝黑,咧嘴一笑,颇有几分《三国演义》中张飞的影子。今年,是他守护黄河的第17个年头。
2005年,张飞从部队转业到河务局。当时,很多朋友不理解,凭借张飞的能力,明明可以有更好的选择,为啥非要到黄河边种树“搬石头”?
“不是我选择了黄河,而是黄河选择了我。我是喝黄河水、听黄河故事长大的,早已和黄河分不开了。”张飞出生在黄河边,姥爷闫家桂、母亲闫庆丽和舅舅闫庆彦,都是“老黄河”。
从小到大的耳濡目染,让张飞对黄河的感情愈加深厚,更坚定了他留在黄河边,像祖辈、父辈一样守护黄河的信念。
近年来,开封市大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像张飞一样的“黄河守护者”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去年3月开始,张飞的工程队有了新任务——实施黑岗口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开封沿黄生态廊道。沿着祖辈们筑成的千里大堤,一条绿色的生态景观廊道正在建设。
开封第一河务局副局长秦国锐说,黑岗口生态修复工程是开封黄河生态廊道示范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修复工程完成后,从美丽的开封西湖龙首出发,沿西干渠生态廊道或骑行、或步行,一路向北,就可登上黑岗口黄河观景台一览黄河壮美风光。
“黑岗口生态修复工程也改变了沿岸村庄村民的生活,野生的鸟类增多了,绿植面积变大了。”对众多像张飞一样的建设者而言,这里不仅有事业,更有几代人的青春。“如今,岁岁安澜的黄河,正逐渐成为几代人梦想中岸绿景美的幸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