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加快现代化河南建设,离不开一流人才的支撑。求贤若渴的河南拿出满满诚意,深情呼唤留学青年:回来吧,老家河南需要你!
以报效国家、服务人民为自觉追求,青春的光芒才会更闪耀。满怀激情的留学归豫青年奉献光与热,用实际行动热切回应:老家河南,我回来了!
今天,本报记者带你走近留学归豫青年,看他们怎样在建设现代化河南的征程上书写青春华章。
郑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金阳:在创新热土上追逐梦想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中国能源转型贡献力量,也相信会有更多年轻人成为强国生力军,为祖国需要贡献青春力量。
回到河南入职郑州大学,这5年来,我的干劲儿越来越足,越来越享受和更多年轻学者一起开拓新领域的乐趣。
在新能源储能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加快推进新型锂电池体系产业化,在做好科研的同时培养更多有家国情怀有本领能力的国家栋梁,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我在郑州大学读的本科,在西安交通大学硕博连读期间作为联合培养博士在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开展电池储能研究。
2017年6月,郑州大学给我搭建了很好的科研平台,邀请我回母校工作。我入职郑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后,学院专门成立了“电网储能与电池应用研究所”,由我牵头推进电池储能相关研究。学院还开设了储能技术学科,并于2020年获批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走在全国前列。
储能技术是个新兴学科,是提升新能源利用效率、调配电力使用的重要环节,能够助力中国能源转型。目前电化学储能是主流,其中90%是使用锂电池,但锂电池是不完美的,安全问题一直未被有效解决。我们团队发明的新型固态电解质熔融锂金属电池体系,兼具高能量密度、低成本、高安全性的特点,是未来锂电储能的理想方案。我们还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利用氢气探测进行锂离子电池火灾预警,将预警时间提前到10分钟以上,有力地保障了规模化储能和电动汽车安全运行。
能在科研上取得一点成绩,得益于我省和学校对青年人才大力度的支持和培养。从实验室、平台、场地、资金等硬件支持,到破格评职称、解决子女入学问题等暖心关怀,都让我们能心无旁骛搞科研、脚踏实地克难关。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中国能源转型贡献力量,也相信会有更多年轻人成为强国生力军,为祖国需要贡献青春力量。
(本报记者史晓琪整理)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教授秦臻:播撒文化自信的种子
今天我们仍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厚重的历史印记随处可见,心中不由升腾起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想让更多人去了解和热爱璀璨的中华文明。
我喜欢漫步在开封的老城区。看到古老的城楼、城墙,不禁会想象自己穿越回张择端笔下《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繁华汴京,感叹千年前的北宋时期,中华文明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今天我们仍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厚重的历史印记随处可见,心中不由升腾起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想让更多人去了解和热爱璀璨的中华文明。
其实,我是工科生出身,在接触考古学之前,“中华文明5000多年连绵不绝、辉煌灿烂……”对我来说更多是历史书上的一句话,并没有太多深入的思考和深刻的体会。
读研时,我进入北京大学开始科技考古方向的学习,逐渐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后来,我走出国门,到美国、德国等地继续深造。
在美国读书时,我多次前往所在城市附近的卡霍基亚遗址参观、发掘。卡霍基亚是1000年前北美最大的中心聚落,然而从社会发展程度看,尚未形成国家。站在同一时间节点对照万里之外的中国,当时正是宋朝,代表着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巅峰。作为一名考古学者,我欣赏并理解世界各地文化面貌的多样性,但仍深切感受到了两者在发展程度上的巨大差异。
对比之下,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于我而言不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文化自信油然而生。
如何让更多人了解中华文明?专业是我最好的“工具”。我现在致力于黄河中下游流域环境考古,通过不断地寻找、挖掘,揭示先人们如何运用智慧,在这片水患频发的土地上创造出辉煌的黄河文化,让更多人感受到生生不息的黄河精神。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课堂上我通过考古相关课程,带领同学们去认识中华文明;课堂外,我带他们去遗址现场、去博物馆触摸黄河文化、中华文明,在他们心中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让他们从中汲取拼搏奋斗的精神力量。
(本报记者曹萍整理)
中原动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计算机视觉算法工程师刘丹:最好的舞台在家乡
未来,我希望能瞄准科技最前沿,静下心来踏踏实实搞科研,做出更好的产品,以自己的所学报效祖国和家乡。
2019年,20多岁的我面临着人生的一次重大选择。
是留在德国,入职薪资待遇高、发展前景好的汉堡大学,还是回到河南,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为家乡建设尽一份力?那段时间,导师、家人、朋友,很多不同的声音萦绕在我耳畔。
外面的世界再好,终究还是舍不下对家乡的眷恋。短暂的犹豫后,我很快做了决定,回到河南,进入新成立的中原动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计算机视觉算法工程师,对不少人而言比较陌生。其实这份工作十分有趣,并且在大家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段时间,我的研究方向是智能机器人的行为识别和行为意图预测。比如,机器人通过摄像头“看”到有人向它招手,它首先要识别招手这个行为,再由此预测该行为背后的意图,在此基础上对后续的行动路径和反应做出规划调整,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回国前最担心的是,家乡会不会没有足够大的发展平台?但随着省里不断加大对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看到公司短短两年间的快速成长,我深刻感受到,河南提出要及早布局未来产业,努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这绝不是空话。我也更加坚定,自己当初的选择“对了”。
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创新生态越来越好,可供科研人员施展拳脚的新平台不断增多。正是因为如此,过去令大家艳羡不已的众多国外“黑科技”产品,正渐渐被完全自主研发的“河南芯”“河南造”产品取代。
最近,郑州市出台方案,要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我再次由衷地感到,最好的舞台其实就在家乡。
团队里像我这样的“海归”不在少数。大家的专业不尽相同,却因为一样的想法学成归国。未来,我希望能瞄准科技最前沿,静下心来踏踏实实搞科研,做出更好的产品,以自己的所学报效祖国和家乡。
(本报记者师喆整理)
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教授孙凯乐:“好声音”唤回好儿郎
作为一名学成归国的80后,我也会把自己的故事讲好,吸引更多在外的河南学子回来报效家乡。
2017年,当我还在犹豫是继续留在国外还是回国时,接到了父亲的一通电话。他在电话那头急切地催促着:“现在国内发展速度快,正是国家需要你的时候,再过几年,我们把工作都做完了,你回来还能干啥?”
父亲是河南农业大学的博士生导师,也是我的人生引路人。40多年来,他一直从事蔬菜学和设施园艺学研究教学工作。我从小就在他的试验田边玩耍,和他的农作物一起长大。
受家庭环境的熏陶,我也走上了农学研究的道路。硕士毕业后,我到世界农学专业排名第一的荷兰瓦格宁根大学读博,有幸成了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著名学者埃弗特·雅各布森的弟子。
说实话,2017年父亲打电话催我回国时,我还有点犹豫,因为手头还有课题没做完。最终促使我回到家乡的,除了父亲的极力劝说,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年来国内科研环境的改善和在吸引人才方面释放的满满诚意。
刚回国,我就收到了省里的一系列政策“大礼包”:面向留学生的科技攻关项目、择优资助计划、高层次购房补贴等,为我解除了后顾之忧。学校提供的10万元博士科研启动经费,也让我在科研领域站稳脚跟,可以大显身手。
回国后的这5年,我明显感觉到河南的创新环境越来越好,像神农种业实验室这样的高端创新平台也越来越多。但还有不少河南留学生,因不了解我省的最新政策而选择了别处。
在瓦格宁根大学就读时,常有国内沿海发达地区的高校或单位组团宣讲。印象最深的一次,是西北一所高校的校长带队宣讲,有几位同学现场就完成了签约。
咱河南应该再主动点,发出更多好声音,唤回归国好儿郎。作为一名学成归国的80后,我也会把自己的故事讲好,吸引更多在外的河南学子回来报效家乡。
(本报记者冯军福整理)
像果实那样回馈大地
□冯军福
“得知你们以李四光、程开甲等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在海外学成后回国投身科教事业,在各自岗位上努力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取得丰硕成果,我感到很欣慰。”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的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回信,深情寄语直抵青年学子心灵深处。
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对于广大留学青年来说,“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应是自觉追求。从“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的钱学森,到“隐姓埋名,为国铸盾”的程开甲,再到“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的黄大年,一批又一批青年志士出国留学、回国服务,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长卷中写下华彩篇章。
远涉重洋,心怀报国之志;万水千山,难阻赤子之情。我省也处处活跃着海归人才踔厉奋发的身影。心系家乡的“90后”女博士刘丹,瞄准人工智能领域,给机器人当起了“眼科医生”;醉心植物抗病育种研究的孙凯乐,立志让中国的土地种中国人自己的种子;致力于黄河中下游流域环境考古的秦臻,希冀用科技揭示黄河文化的精神密码……时代有多壮丽,舞台就有多精彩。这些留学归国青年把个体的发展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成就了自己的“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时代在变,但奋斗的青春永远闪光。生逢伟大时代是人生之幸,留学归国青年要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像鸟儿那样恋巢归巢,像果实那样回馈大地,与祖国来一场“双向奔赴”,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最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