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古都安阳书写“甲骨文”新时代华章

发稿时间:2022-11-01 14:57:00 来源:安阳日报 中国青年网

  加载失败 

  一片甲骨惊天下(资料图) 

  牢记嘱托 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牢记殷殷嘱托 坚定文化自信 

  古都安阳书写“甲骨文”新时代华章 

  记者 李剑波 张俊军

  巍巍太行,悠悠洹河,古都安阳五彩斑斓、秋色正浓。

  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安阳考察。在洹河岸边的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总书记深情满怀的声声嘱托,让坚定文化自信响彻中华大地。

  “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大下去的。要通过文物发掘、研究保护工作,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

  2019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曾专门致信祝贺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重温贺信,殷殷嘱托犹在耳边:

  “殷墟甲骨文的重大发现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

  “新形势下,要确保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有人做、有传承。”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首先是文化复兴,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总书记深刻思考、运筹帷幄这个重大课题。

  殷殷嘱托、亲临考察。安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所在地、世界记忆遗产甲骨文出土地,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三年来,市委、市政府和542万安阳人民一起,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文化自觉,充分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坚定不移贯彻落实贺信精神,聚力推进甲骨文著录考释、人才培养、活化利用、收藏保护等工作取得实效。今天,全市上下更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书写甲骨文新时代出彩华章。

  3000年基因文脉根固叶茂 

  午夜时分,巡防队员杜保平和他的同事在工作中迎接新一天的到来。29.47平方公里的殷墟遗址保护区,他们每天都要巡防至少一遍。包括巡防队员、村(社区)干部在内的360余名殷墟文物安全守护人,像看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守护着世界文化遗产殷墟。

  2650个高清摄像头、可随时出动的监控无人机、“智慧殷墟巡更系统管理平台”、投入1.2亿元建成的国内一流遗址智慧安防工程,构建起“空地一体”智慧防控体系。保护区内实施四级网格化管理体制,建立公安、内保、协管、网格员共同参与的群防群治体系,不断织牢织密殷墟安全防护网。

  “殷墟甲骨文是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必须珍视,我们的首要职责就是保护、保护、再保护!”殷墟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邓兴华说。

  我市理顺保护管理体制机制,成立殷墟遗址保护管理工作指挥部,建立全市文物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组建市文物局为市政府组成部门,新组建殷墟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市公安局文物保护支队,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单独设立文物执法大队,各司其职、形成合力,不断推动建立殷墟甲骨文大保护格局。

  重新修订的《河南省安阳殷墟保护条例》2021年10月正式实施。我市全面落实殷墟保护区考古前置,成立殷墟世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基地,探索利用司法与行政有机融合全方位保护殷墟文化遗产,不断提升文物依法管理水平。

  安钢集团的一位工人师傅说:“中国、世界只有一个殷墟,保护殷墟我们每个人都有份!”

  “我们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我们不保护谁保护!”殷都区北蒙街道三家庄村村民任艳欢说。

  殷都区铁西路街道平原社区干部张鑫说:“保护殷墟甲骨文文化遗产,咱安阳人人人有责!”

  全力推动、全民参与、全效实施,殷墟甲骨文保护深入人心,也必将实现长治久安。

  “923片甲骨,我们摸清了这个家底,一片一片保护珍藏、建档管理,不敢有丝毫懈怠。”市文物局局长李晓阳说。我市不断加强对现有甲骨文等馆藏文物的整理和保护,加大文物收藏力度,全面提升馆藏文物数量和质量,提升研究和利用水平。

  李晓阳表示:“还有约16万片甲骨分散在世界各地,我们正借助数字技术让它们回归安阳。”

  “全球甲骨文数字化建设工程”正抓紧推动实施,将运用三维数字扫描技术对甲骨片进行全息影像采集,把分散在世界各地约16万片甲骨进行高水平、高精度的数字化信息采集和整理,让它们回归故乡安阳,向全世界展示,推动甲骨文收藏保护进入新阶段,也将进一步助力甲骨文缀合、释读、研究和文化产业发展迈上新高度。

  2021年3月,殷墟遗址保护传承被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殷墟和甲骨文保护传承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华文明的基因文脉将根深蒂固、历久弥新。

  甲骨绝学有人做有传承 

  “第八届中国文字发展论坛”于今年8月4日在北京举办,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高校的60余位专家、研究学者云集,紧紧围绕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新成果、出土文献等主题展开研讨,挖掘阐释中华文明精华。主办方中国文字博物馆副馆长魏文萃告诉记者:“论坛全网直播,原本冷门的学术会议,关注人群达到创纪录的218万人,影响力前所未有。”

  我市充分发挥省市考古机构、中国文字博物馆、安阳师范学院、安阳工学院等机构、高校的学术优势,积极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内知名高校,共同推进殷墟甲骨文研究不断走向深入。

  2021年,殷墟遗址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作为中国考古学的摇篮,殷墟考古历经百年依然风华正茂。 我市制订《殷墟考古工作计划》《殷墟考古研究重大科研课题清单》,建立勘探协作机制和考古发掘大地坐标体系,与北京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殷墟多学科综合研究,主动开展殷墟池苑遗址、洹北商城、辛店遗址等重要遗址发掘,从聚落考古、甲骨学、宗教信仰、手工业及社会面貌等方面,丰富了殷墟、甲骨文文化内涵,凸显殷墟在世界文明史中的地位。

  “殷墟、甲骨文始终是中华文明探索的出发点和基点,世界公认。我们持续推进殷墟考古就是要让3000多年前的国家、城市、人鲜活起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副站长何毓灵说。

  安阳甲骨学人孜孜不倦、耕耘不辍,奋力让甲骨文冷门绝学热起来。

  依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安阳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博学院院长、甲骨文研究院院长郭旭东教授主持编纂甲骨文百科全书《殷墟甲骨学大辞典》,170余万字、3500多个词条的恢宏巨制,全面、立体展示了120年来甲骨学发展成果。安阳师范学院、中国文字博物馆等相继出版国内首部正式的甲骨学大学教科书《甲骨学初阶》以及《甲骨学堂》《甲骨卜辞菁华》《甲骨文常用字字典》《甲骨文成语故事》等一批甲骨专著和普及读物,让古老而充满活力的甲骨文“飞入寻常百姓家”。

  长年研究甲骨文的安阳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博学院教授韩江苏说:“我们的祖先早已把我们的一切烙上了中国印。通过甲骨文这一桥梁,把我们中华民族古今相同的思维方式和认识事物的方法联系起来探寻中华文化发展根脉其乐无穷。”

  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安阳师范学院教授刘永革钟情甲骨文研究20余年,依托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殷契文渊”数据平台,是集甲骨文字库、著录库、文献库为一体的甲骨文知识共享服务网站,被业界称为甲骨学研究的里程碑。120多种甲骨著录、近22万幅甲骨图像、3万多种甲骨文献,向全球免费发布,并实现甲骨文字编辑器等7个方面的技术创新,让浩繁纷杂的甲骨文资料实现一键获取。甲骨文拓片计算机自动缀合技术也已取得突破,甲骨绝学插上了数字化翅膀,正以开放的胸怀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截至目前,安阳师范学院拥有1项研究获批国家社科基金、2个河南省立项建设重点项目、国家级课题11项,获批4项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承担3项“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重点项目”,“甲骨文信息处理与活化利用协同创新中心”被列入服务国家战略重要平台,甲骨文研究硕果累累。

  人才是第一资源,新一代甲骨学人正踔厉奋发、奔跑而来。

  甲骨学泰斗、吉林大学吴振武教授的得意门生刘浩硕士毕业后来到甲骨文的故乡安阳,入职中国文字博物馆,践行他的文字梦想。安阳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博学院开始招收甲骨学硕士学位研究生,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也将招收甲骨文信息处理方向硕士研究生,安阳自己培养的研究生将源源不断地投身甲骨文事业。

  加载失败 

  大气磅礴的中国文字博物馆(记者 曲海庆 摄) 

  安阳是“中国书法名城”,以甲骨文和篆书为独特优势的“安阳现象”叫响全国。中国文字博物馆作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开展甲骨文研学旅行,让更多的青少年树立文化自信。“每认出一个甲骨文,重奖10万元。”重奖释读者让社会各界参加甲骨文考释的热情高涨。市社科联、市教育科研所等推出140项以甲骨文为主题的社科规划研究课题,加大研究力度。安阳殷商文化研究会等民间机构发挥群众优势,助力甲骨文研究百花齐放。我市多领域、多学科、多层次推动甲骨文事业发展,为甲骨文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源头活水。

  “我是安阳人,学点甲骨文。”是北关区新都城幼儿园的办园宗旨。每周的甲骨文主题课是孩子们的最爱,还有延伸到课外的甲骨文三字经诵读、甲骨文十二生肖武术操和甲骨文面点,甲骨文沉浸式教学在该幼儿园生根开花。

  甲骨文教育从娃娃抓起,甲骨文知识进校园、进课堂。我市54所省、市级甲骨文教育特色学校让孩子们从小接受甲骨文教育的熏陶,领略文字之美、树立文化自信。依托安阳师院专家团队,每年培养100名甲骨文骨干教师,成为甲骨文普及教育的中坚力量。开展“甲骨文书法名家进校园”活动,在有条件的中小学开设甲骨文书法课程。赓续甲骨文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安阳的孩子们在路上。

  做好甲骨文研究,传承好甲骨文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安阳人骨子里的自觉自发,更成为扎扎实实的具体行动。

  “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大学、甲骨学人投入甲骨文的研究传承事业,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关注甲骨文事业发展,甲骨绝学正迎来繁花似锦的春天。”郭旭东说。

  甲骨文之城再出发 

  3000年前那一片片普通的甲骨因契刻在上面的甲骨文而超凡脱俗、跃然升华,3000年后,在盛世中华、春风沐雨的新时代,甲骨文深深烙印在我们的城市里,活起来、火起来。

  殷墟花东甲骨出土地保护展示工程于2021年5月建成开放,世界最大的甲骨艺术雕塑及众多甲骨小品错落分布园区,成为全面展示甲骨文历史底蕴和价值魅力的又一新地标。

  高铁安阳东站使用甲骨文和简化字双标展示,安阳市文体中心的甲骨文字装饰,市区主要公交站点,36000多套道路窨井盖……处处体现出殷墟、甲骨文元素。

  83座甲骨文书屋书香满城,成为百姓身边的诗和远方。甲骨文书屋建设还在继续,今年年底前总数将达到100座,成为书香安阳最亮丽的城市会客厅。甲骨文康养家园,在我市抗疫最严峻的时刻,成为受病毒伤害的孩子们的健康乐园。

  加载失败 

  甲骨文书屋成为群众身边的诗和远方(记者 张俊军 摄) 

  不忘本来、面向未来,甲骨文已深度融入我们的城市、我们的生活。

  “文旅文创融合发展让安阳的甲骨文、青铜器活起来。”市文广体旅局三级调研员姜红旭说。

  我市大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文旅产业厚积薄发。市文旅集团全面运营殷墟景区,正逐步将文化资源转换为发展优势,投资建设的广益佰年文旅考古小镇(原豫北纱厂)深度融入千年殷墟百年考古文旅市场发展,建设世界一流考古圣地。

  甲骨文文创开发方兴未艾,甲骨文表情包、甲骨文盲盒、甲骨文雪糕等系列文创产品成为爆款。殷墟景区联合开发的3万份3D数字藏品,5秒内售罄。中国文字博物馆“玩转汉字”等申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重点展示项目。中国安阳“甲骨文之礼”国际文创设计大赛推动我市文创产业与国际接轨。

  大型歌舞剧《甲骨文》、网络电影《天命玄女》等艺术精品不断涌现。“遇见最美安阳”短视频大赛吉祥物“牛娃娃”,中国文字博物馆IP新形象“小仓颉”,殷墟、甲骨文的IP重塑展现安阳新形象。

  市文物部门开启公众考古模式,面向全国公开招募考古志愿者,让公众走近考古、了解中华文明。安阳女孩韩笑,自制甲骨文解字视频走红网络,让年轻人了解古老文字,爱上中华文化。

  央视《国家宝藏·殷墟博物馆》《中国考古大会·殷墟专场》等节目热播,浙江卫视《万里走单骑》栏目走进安阳殷墟, 安阳市文化旅游推介暨“安阳”号地铁专列在天津发车,“一片甲骨惊天下”主题车厢亮相北京、郑州等市地铁,宣传殷商甲骨文化、讲述精彩安阳故事。

  美国当地时间2022年1月1日零时,我市中英文双语宣传片在素有“世界十字路口”之称的美国纽约时代广场滚动播出。甲骨文、殷墟、司母戊鼎、中国文字博物馆等多个安阳标志性符号,向世界展示安阳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连续多年举办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组织策划“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甲骨文及中国古文字巡展,在印度等21个国家和地区举办《汉字》巡展129场。甲骨文漂洋过海、走向世界,在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展现安阳担当。

  安阳甲骨文,甲骨文安阳。

  安阳城市中轴线上,悠悠洹河岸边,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和汉字公园项目即将建成开放。文字归巢闪耀3000年文明之光,文化传承展现新时代文明硕果。

  与殷墟宫殿宗庙遗址隔洹河相望,殷墟遗址博物馆正在紧张有序地施工中,主体工程已封顶,初显大气磅礴的身姿。2023年建成后,这里将成为研究展示甲骨文和中华文明的国际交流传播平台和引领行业发展的世界一流博物馆。

  更为宏大的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之一已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项目总投资约150亿元,规划范围涵盖整个殷墟保护区,将建设成世界一流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为中国的文化地标和精神标识。

  奋进新时代,甲骨文的故乡安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扬帆远航,也必将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责任编辑:何清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