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邹淳铭履职记

发稿时间:2022-12-13 21:35:00 来源: 赣南日报

  仲冬时节,天空飘落的细雨带来阵阵寒意,记者走进赣州经开区三江乡肖边村“和合”调解室,见到全省“十佳百优”“法律明白人”邹淳铭,他正在埋头整理材料。

  十多平方米的调解室,摆放着三张办公桌,“三江乡专职人民调解员工作簿”“肖边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周报表”“肖边村矛盾纠纷调解台账”“矛盾纠纷法律知识培训”等颜色不一的记录本,整齐叠放在桌面。翻开肖边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周报表,里面详细记载着每一起纠纷的发生时间、矛盾纠纷概述、调解时间、调解结果等信息。

  “当好一名调解员,并不容易,不仅要调解纠纷矛盾,还要整理材料,总结经验。前不久我还应邀在全区调解员培训会上授课呢。”邹淳铭打开了话匣子。

  今年71岁的邹淳铭,曾任大余县荡坪钨矿厂和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北坑钨矿厂厂长,退休后,他回到了家乡肖边村生活。“作为一名有近40年党龄的老党员,我就想多为家乡做点实事、办点好事,为家乡的发展出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这为我们基层调解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履职’更有底气、更有信心了。”邹淳铭说道。

  在场的三江乡司法所所长黄明介绍说,2019年,三江乡率先在赣州经开区创建“和合”调解室,精心推选有威望、有经验、有方法,热心公益事业、为人公道正派的老干部、老党员、“法律明白人”担任“和合”调解员,组建“和合”调解队伍。“如今,三江乡的调解员队伍不断壮大,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不,热心履职、深受村民信任的邹淳铭,前不久就被省里评为全省‘十佳百优’‘法律明白人’。”黄明说,2015年回到家乡以来,邹淳铭一直担任村里的党小组长、红白理事会会长、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专职人民调解员等职务,2018年成为首批“法律明白人”骨干。

  “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的事就是我自己的事。每次调解成功,内心就特别充盈,有一种满满的成就感。”邹淳铭乐呵呵地说,“我这个村级的专职人民调解员,调解的大多是些田地界限、夫妻吵架、邻里摩擦、儿女赡养等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再小的事也是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马虎不得。”7年来,他平均每年化解矛盾纠纷40余起。

  “是啊,自从有了专职人民调解员,村民之间有点矛盾纠纷,很快就得到调解。更重要的是,在接受调解的过程中,村民增强了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遇事不再那么冲动,有事好商量,村民之间和谐相处,其乐融融。老邹,用不了多久你就要‘下岗’了。”一旁的肖边村党支部书记邹庆锦打趣地说,化解村民小矛盾,促进了村里大和谐。

  近日,邹淳铭又冒着寒风细雨,来到村民邹扬权家中回访。“我来看看你,最近没有出现新的问题吧?”因为围墙的问题,邹扬权家和邻居家争吵了好多年。邹淳铭了解情况后,耐心调解解心结,找到合理解决办法,两家人消了怨气,和睦共处。

  “当我们经过努力,看到兄弟握手言和、妯娌把手言欢、邻里和睦相处,再苦再累也值得。”邹淳铭说,“这些年,村里的矛盾纠纷逐年下降,调解的事少了,我感到由衷的高兴,希望有一天能光荣‘下岗’。”

  记者手记

  群众利益无小事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有着40多年党龄的71岁老党员邹淳铭,回乡7年,平均每年调解纠纷40余起。这些看似小事的“家务事”被成功调解,背后其实是邹淳铭付出的大量心血和汗水,体现的是一名老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和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的小事也是大事。作为基层专职人民调解员,就要心中装着百姓,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分内事,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用心用情解决好、处理好,将影响和谐稳定的不利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从而为乡村振兴夯实基石,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贡献。在三江乡,像邹淳铭这样的老干部、老党员还有很多,他们扎根群众,用满腔热情和一张张笑脸、一次次握手,换来乡村的和谐安宁。(记者杨小安 吴明河 通讯员潘萍)

责任编辑:邓伟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