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江西大余县:勇立潮头敢为先 续写钨都新辉煌

发稿时间:2023-06-30 00:42:00 来源: 赣南日报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特约记者叶功富 通讯员周育明

  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位列全省第2,全市第1;荣获2022年赣州市项目大会战流动现场会同类县第一名的历史最好成绩;“南国烽烟举红旗”陈列展荣获第二十届(2022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精品奖……庾岭大地,章江河畔,热潮涌动。无论是项目建设一线、企业生产车间,还是乡间田野,干部群众抓项目、搞建设、谋发展的热潮滚滚而来,为大余高质量发展奏响了激越、高昂的“乐章”。

  大江东去几千里,庾岭南来第一州。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深入推进双“一号工程”和“三大战略、八大行动”等重点工作,踏实肯干、埋头苦干、真抓实干,全力以赴加快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在新征程上描绘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大余画卷”。

  1

  聚焦量质齐升

  县域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综合实力稳步攀升。2022年大余县地区生产总值136.12亿元,增长5.3%,超过全省0.6个百分点,三产比重由上年的11.9:42.7:45.4调整为11.4:44.1:44.5,产业结构更加优化。12个主要经济指标中,有7个好于全省平均水平,部分工业经济指标排名省、市前列。大余县获评2020-2022年度全省开放型经济工作综合先进单位,赣州市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工业倍增升级先进县、开放型经济工作先进县、旅游产业发展先进县。

  工业发展势头强劲。积极打造钨及有色金属、锂电新能源、微纳粉体新材料等3个百亿产业集群,全球碳酸锂生产龙头企业中科锂业、全球最大NMP生产企业盛源新材料、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悦安新材“三轮驱动”。2022年工业指标稳居全市第一方阵,工业增加值、规上营收、利润总额、工业税收、工业固投保持两位数同比增长。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位列全省第2,全市第1;营业收入181.3亿元,同比增长50.7%,全省排名第3,全市排名第2。大余工业园区获2022年度省级开发区综合考核第一等次。荣获赣州市项目大会战流动现场会同类县第一名的历史最好成绩。

  科创水平稳步提升。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核心产业企业实现营收5.58亿元,同比增长242.2%,全市排名第1。与江西理工大学合作共建“赣州市钨产业技术研究院”,富华米业、翔鹭钨业、悦安新材3家企业获批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悦安新材被认定为国家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超弦光电获批建设市级专家工作站;翔鹭钨业被认定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大力实施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工程,共引育各领域人才863名,其中高层次人才18名,建成市级以上人才平台载体33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新增有效发明12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77件。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依托青山绿水好空气,一手抓粮油生产,一手抓蔬菜、脐橙、油茶等主导产业,大力发展花卉苗木、麻鸭、稻虾等“3+N”特色产业,建成生态绿色食品产业园,引进东进食品等“5020”项目,培育壮大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4家,打造了“南安”“牡丹亭”等农业品牌。大余麻鸭、大余丫山蜂蜜成功登记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蒙氏果业、庾岭丫山茶、顺泰蔬菜等农产品基地被评为赣州绿色有机地理标志标准化生产基地,大余马蹄山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获批“科技小院”。

  现代服务业扩容提档。扎实推进大上崇幸福产业示范区建设,以丫山旅游度假区为龙头,在全县打造了46处乡村旅游精品点,成功创建丫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梅关4A级旅游景区,先后荣膺中国最美绿色生态旅游名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等荣誉称号。2022年大余县实现旅游观光人数达991万人次,文旅综合收入达95.3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83%和39.47%。全力打造大湾区红色教育培训基地,2条教学路线被评为2022年度“赣州市十大精品教学设计”,2个现场教学点被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授予现场教学点、社会实践点。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胜利暨新四军组建85周年理论研讨会、2023年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历史文化座谈会先后在大余县召开,“南国烽烟举红旗”陈列展荣获第二十届(2022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精品奖。

  2

  聚焦敢闯敢试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

  重点改革稳步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经验做法在全国推介。率先在全市建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交易平台,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换的“丫山密码”得到全国政协有关领导高度赞誉。《共建、共赢、共享生态产品成果大余丫山模式---大余丫山旅游度假区创新“两山”实践路径》入选第八届绿色发展论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案例。统筹推进普惠金融改革、流动党员“双联双管”、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机制等领域改革先行先试。

  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坚持北上南下,充分发挥国家广电总局、中科院对口支援优势,累计争资205.28亿元。坚持招大引强,组建9大专业招商团、4支首位产业招商小分队,围绕新材料、锂电新能源、文旅康养、食品加工、乡村产业等重点行业,持续开展“干部进湾区,项目回大余”、项目“三集中”等活动,2022年先后举办5次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共签约开工项目47个,总投资436亿元,其中“5020”项目2个。

  营商环境全面升级。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稳步推进“市县同权”等改革,启用新政务服务中心,推动848项服务事项进驻,实现了“进一扇门,办所有事”,打响“余快办”营商环境品牌。持续开展“四减一优化”提升行动,大力推行“一站式集成”审批改革和“容缺审批+承诺制”模式办理审批事项,11项低风险事项实行直接豁免、备案等,84项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建立“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承诺兑现”惠企奖励政策兑现机制,累计兑现惠企政策资金6019.8万元。

  3

  聚焦城乡统筹

  城市形象展现新魅力

  城市能级不断提升。持续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不断拓展文明创建的内涵和外延,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城市,樟斗镇、黄龙镇、新城镇获评省生态园林城镇。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棚户区、老旧管网改造和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等项目建设,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垃圾无害化处理、城区污水系统提质增效稳步推进;城区公共场所、小区垃圾分类试点覆盖率达90%;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4个,覆盖居民920户。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2022年来累计安排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1.43亿元,累计实施农饮工程、村组道路、水渠桥梁等保障民生的基础项目297个。深入推进美丽乡镇建设五年行动和乡村全面振兴“三个十”百日攻坚行动,打造了33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和1055个新农村建设点,创建了64个美丽宜居村庄和5463个美丽宜居庭院,积极创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样板县。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坚持以交通、水利、能源项目为重点,实施了国省县道改造提升、断头路打通、桥梁新(改)建、天然气综合利用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能源结构得到明显优化,“三纵六横”“五位一体”的交通网络正在形成。优化城市公园结构布局,新增公园2个及小游园、微绿地2处,城市公园面积达到173.38公顷、绿道长度40.07公里。

  4

  聚焦绿色发展

  生态环境实现新跃升

  不断涵养生态体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高标准推进美丽赣州(大余)建设行动,强化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积极推进森林“四化”建设,持续开展“清风行动”“网剑行动”“清河行动”等专项行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治理,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水土流失治理等生态工程,完成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面积约840亩。稳步推进西华山国家矿山公园建设,原废弃矿山变身网红旅游打卡地。成功创建省级生态乡镇9个、省级生态村10个、省级森林乡村6个、市级生态村39个。

  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百日攻坚”行动,扎实推进新一轮“八大标志性战役”和“30个专项行动”,打造了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升级版,全县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稳步推进蓝天保卫战,深入开展“四尘三烟三气”专项整治行动。稳步推进碧水保卫战,深入开展总磷污染控制与削减、饮水安全保障提升、园区污水收集处理等专项行动,控断面水质、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100%,地表水环境质量整体稳定在II类以上。稳步推进净土保卫战,深入开展危废监管处置、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专项行动,对18个尾矿库开展分级分类管理,新建32座、改建8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有序推进。

  全面推动绿色转型升级。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推进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创新“两山”实践路径,相关做法先后在《中国生态文明》《中国文化报》等平台刊登。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严格项目节能审查,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强化能耗“双控”管理。深入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清洁)家庭、绿色出行等创建活动,17家单位被国管局等四部委联合授予“节约型机关”称号。

  5

  聚焦民之所盼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民生投入持续加大,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3.33%。20件重点民生实事总体达到时序进度,增加就业岗位6168个、托幼园位845个、上学座位1500个、求医床位1000张、养老点位60个、停车车位962个、如厕厕位125个。连续九年获评全省信访工作“三无县”,荣获全市党的二十大信访保障工作先进县,公众安全感位居全省第7、全市第3。在全省城镇困难群众解困脱困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中考核为“优秀”。

  社会事业繁荣发展。教育网点布局进一步优化,县第二中学顺利开工,城区5所新建公办幼儿园投入使用。县级公立中医院、第三医院、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大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牡丹亭及世纪广场24小时自助图书馆、青龙镇图书馆、县非遗馆、南安板鸭非遗馆已建成使用。统筹推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完成了县级应急广播(视播一体化)建设,争取了智慧广电助力乡村振兴示范项目落实落地。加强文物利用和非遗传承,增加列入市级非遗保护名录3项,县级非遗保护名录7项。

  (本版图片由大余县委宣传部提供)

  ①黄龙镇大合村番茄喜丰收。

  ②大余全景。

  ③赣钨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在生产数控刀具。

  ④黄龙镇旱田村风光。

  ⑤位于南安镇的南安板鸭生产基地。

  ⑥东腾锂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在对车用锂电池进行分容。

  ⑦青龙镇河南村乡村振兴示范基地。

  ⑧油罗口水库。

  ⑨梅关古驿道人流如织。

责任编辑:邓伟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