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哈尔滨新区:成为加快建设创新龙江“领头雁”

发稿时间:2023-11-07 10:15: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中国青年网

  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产业,加快培育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冰雪产业等新产业新赛道,补齐补强航空航天、智能机器人等特色产业链……在黑龙江省哈尔滨新区,创新热潮涌动,创新型产业集群快速崛起。

  作为国家级新区,哈尔滨新区近年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理念、科技、产业、制度、区域等方面大胆创新、“先行先试”,以高水平创新引领高质量振兴发展,成为加快建设创新龙江的“领头雁”。

  加大科技创新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在哈尔滨新区,黑龙江惠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厅里,物联终端监测系统更新至第八代,产品已覆盖31个省级行政区域,市场占有率居行业第一;农机自动驾驶导航精准、控制稳定、适配多场景,出货量每年超过万台,远销35个国家和地区……

  这家公司致力于成为国内大田农业解决方案引领者,形成了以智能装备和数据为核心的精准农业生态链系统。公司拥有较强的监测计算、图像识别、智能感知、决策规划和控制能力,能够深度融合传感器数据与后台算法,实现软硬件的共同迭代。

  近年来,哈尔滨新区内企业坚持向创新要活力,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集中开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诞生了大量的前沿创新成果,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高新力量”。

  哈尔滨同创普润集团有限公司的新材料项目旨在实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用超高纯材料的产业化,项目已实现全部设备、工艺、技术国产化,投产后将填补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

  善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可穿戴智能心电衣成品下线;亚洲数字能源领域估值最高的“独角兽”企业万帮能源北方区总部项目正式落户新区;北科生物、广药集团等生物经济龙头企业合作落地……

  哈尔滨新区工信科技局副局长王迪介绍,2022年,哈尔滨新区新增9家国家级“小巨人”,占全省81.82%。2016年以来,哈尔滨新区高新技术企业由168家发展至924家,占全市40%,占全省25.7%。

  哈尔滨新区党工委书记、松北区委书记肖彬说,哈尔滨新区不断擦亮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平台“金字招牌”,全面落实省“新一轮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科技创新主体培育行动,出台专项扶持政策,鼓励潜力企业发展成为专精特新、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企业。

  强化创新平台

  打造创新产业集群

  工大卫星“铸星计划”招聘于近日启动,这个位于哈尔滨新区的“星辰梦工厂”向那些勇于刻苦攻坚的有志青年发出信号,期待更多航天铸梦人加入团队。

  2020年12月,哈尔滨工业大学以混合所有制形式,依托小卫星技术团队组建哈尔滨工大卫星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工大卫星”),凭借“学校技术创新总体设计+公司商业化生产制造”运行模式,将近30年的小卫星技术成果转化落地。

  入驻哈尔滨新区的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工大卫星已成为国内领先的星座及整星批量化设计、AIT和在轨交付服务提供商,已承担百余颗商业卫星的研制、批产任务,技术团队成功研制并发射了22颗卫星,覆盖通信、导航、遥感三类主要商业卫星领域。

  以工大卫星创新平台为代表,哈尔滨不断强化创新平台和基地建设,构筑集聚创新创业资源的重要阵地。哈尔滨新区建立国家级创新平台,围绕安天、奇安信、东软等企业共建国家级网络安全实验室;推进深圳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迈瑞医疗等来哈发展。建立省级创新平台,加快推动中电科四十九所黑龙江省传感器创新中心落地,推进华大集团农业基因、省级公共技术平台等“1+N”产业体系落地园区。

  哈尔滨新区还加快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做大做强以工大卫星、激光通信为龙头的空天产业集群,引导哈工程深海、寒地装备制造企业集聚发展,重点培育物联网、生命科学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园落地建设,积极引进新能源乘用车、重载卡车的零部件制造、整车组装等产线,巩固提升先进制造优势。着力打造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百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机器人、电力装备、航空航天等领域创建“新区制造”品牌。

  打造区域创新高地

  成为龙粤合作“样本”

  走进哈尔滨新区的深哈产业园,一股创新创业激情在这里熊熊燃烧。

  2022年,华为“一总部双中心”、奇安信、思灵机器人等重点产业项目相继入驻该园区。仅去年一年,深哈产业园区累计注册企业506家,注册资本金176.55亿元,正式签约45家,签约入驻率达83.64%,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科技部分别列为对口合作典型、科技赋能东北振兴试点示范。

  据介绍,深哈产业园区强力打造对口合作核心区、创新创业要素聚集平台和先进经验复制转化基地,从科技、人才、金融、产业、城市建设、自贸片区、营商环境等方面,推动深圳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复制到哈尔滨。截至目前,共计完成了75项政策复制,有力推动了当地改革创新与发展活力。其中,个人所得税超过应纳税所得额15%部分全额返还、招投标评定分离、创新型产业用地、企业服务中心等很多做法已向全区、全市推广。

  同时,深哈产业园区正在搭建以“哈尔滨大学大所+深哈产业园+深圳科技企业与深圳资本”为核心的“1+1+1”产学研深度融合合作机制,设立10亿元的深哈产业投资基金和1亿元的天使基金,推动科技创新企业与深圳资本市场对接,一批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深哈产业园正在朝着建设成为哈尔滨新的经济增长极努力前行。

  在培育“双创”沃土方面,哈尔滨新区还积极发挥政策叠加优势,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学习借鉴深圳经验基础上,用好用足行政区、高新区、经开区、国家级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六区”叠加优势和省市区三级审批赋权政策,实施“告知承诺制”行政许可事项清单、打造“企业开办直通车”和智能秒批系统等,实现企业开办仅需6小时。

  在深哈产业园的带动下,截至2023年2月底,深哈对口合作项目总计148个,计划总投资2113.3亿元,已完成投资396.5亿元。其中,江北一体发展区深哈对口合作项目共48个,总投资1227.8亿元。

责任编辑:张亦弛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