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日报 记者 王东 通讯员 宋绍聪
11月27日,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抚宁区大新寨镇马坊村等三个村、茶棚乡小所庄村(二期)两个土地整治项目,新增耕地规模1024亩,目前通过自然资源部最终审核,已入“补充耕地储备库”使用,这是我市首批按照新入库政策,通过地类审查、日常变更审核、指标入库核实三步骤完成核准入库的耕地占补平衡项目,通过率位于全省前列,为全市重大建设项目提供土地要素保障,确保了耕地保护工作的有效落实。
据了解,耕地占补平衡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要按照“占多少,补多少”的原则,补充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这项制度是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重要举措。土地整治是补充耕地的主要渠道。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落实,主要通过土地整治工程的实施,因地制宜,采取耕作层剥离和移土培肥技术,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治理等多种方式,使新补充与被占用的耕地数量质量相匹配。
我市抚宁区大新寨镇马坊村等三个村、茶棚乡小所庄村(二期)两个土地整治项目,新增耕地规模1024亩,于2022年7月通过验收。项目验收后,正值全国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升级,在数据预检升级基础上,又增加了地类审查以及土地日常变更环节,项目核准有了新标准,对项目入库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因该项工作直接关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又是年底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一票否决”项,市资源规划局高度重视,经过多轮次提交佐证材料和补充完善资料,新增的1024亩耕地指标已入库使用,也为其他县区推进此项工作提供了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