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婚礼:不只是一场婚礼
发稿时间:2025-08-29 10:17: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8月6日,由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妇联主办的“北极之恋真爱良缘”集体婚礼举行。大兴安岭地区妇联供图
“这些瞬间让我觉得,我们的幸福不只是自己的事,还能给别人带来点力量。”来自重庆北碚区的刘燕说,她以前总觉得“结婚是私事”,现在发现,当几十对新人站在一起,那种“我们都在认真生活”的氛围本身就很有感染力。
参与今年“爱满北碚,情定半山”集体婚礼活动策划的团北碚区委书记蒋睿表示,集体婚礼最大的亮点是它打破了传统婚礼的私密性,创造出一种独特、盛大且充满共享喜悦的“集体氛围”和“仪式感”,具备社交属性和平台效应,它巧妙地将个人终身大事的仪式感与群体社交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独特且高效的促进机制。
“一开始只是想给年轻人搭个结婚的平台,没想到成了他们交朋友的纽带。”蒋睿说,有新人在活动后组建了微信群,分享备孕经验、推荐育儿嫂,“这种由婚礼延伸出的社交圈,对年轻人来说太珍贵了。”
集体婚礼能走进年轻人心里,不只是因为形式新颖,也因为它背后有一套越来越完善的支持体系。
招募环节,北碚区除了在民政局登记的新人名单里发邀约,主办方还在媒体上公开招募,在观音桥、大坪等年轻人扎堆的地方放宣传片,联动企业“内部推荐”。
重庆市大渡口区,“牵手团缘·青春偕进”青年集体婚礼仪式举行。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耿学清/摄
集体婚礼为年轻人协调、整合资源力度空前。大渡口区的集体婚礼上,主办方明确“新人免费参与”,联合企业准备了“爱情大礼包”:婚纱摄影折扣、婚宴减免、喜饼赠送,甚至有婚房装修和家电采购的专属优惠。
“不只是办一场婚礼就完事了。”团大渡口区委书记徐琼表示,未来大渡口区将充分利用“爱情公园”和“心湖公园”(谐音“幸福”)阵地,依托双山片区城市品质提升、五星级酒店、公园婚登处等场景,打造大渡口区爱情婚恋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每年5月20日左右开展相应活动,将大渡口打造成为“爱渡(IDO)之城”。
北碚区正在搭建线上线下结合的婚恋平台,线上可以预约交友活动、咨询婚恋问题,线下每月组织“兴趣沙龙”“职场联谊”。
“集体婚礼是个起点,我们想给年轻人提供全周期的支持。”蒋睿说。
团合肥市瑶海区委负责人介绍,近两年开展的青年集体婚礼参与者覆盖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其中,基层街道社区和国有企业人数占比较多,另一部分来自新兴领域青年。每次组织集体婚礼前,团组织都会通过媒体宣传、公众号推送或者单位动员新人参加,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关注。
合肥市第九届青年集体婚礼在瑶海青年创意田园举办。团瑶海区委供图
合肥共青团自2014年举办首届青年集体婚礼以来,至今共举办9届,以中式传统婚礼为主,借此宣传合肥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会结合重大主题和服务青年导向举行专场婚礼,比如战“疫”青年专场、建党百年党员专场等。
“没有高额彩礼,也没有大操大办,这场集体婚礼既省钱又有仪式感。”今年6月1日,在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石空镇太平村的丰安屯旅游度假区草坪广场上,34岁的万里晨和同岁的惠艳彬经过两年恋爱交往,在中宁县民政局、团中宁县委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集体婚礼上喜结连理。他们俩身穿红色新中式礼服,在亲友的见证和祝福中,宣读“新婚易俗倡议书”,向当地青年代表发出“抵制高额彩礼、倡导勤俭节约、弘扬家庭美德”的倡议,携手走进新婚生活。
这场集体婚礼的背后,是团中宁县委帮助适婚青年克服“高额彩礼、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婚俗陈规陋习,引导他们践行“婚事新办、适度简办婚宴、规范婚嫁礼金”婚俗新风尚的一次有益尝试。
订婚前,惠艳彬主动和父母沟通想“零彩礼”结婚,得到他们的支持后,在今年5月20日办理了结婚登记。随后,万里晨通过团中宁县委的微信公众号“中宁青年”看到了集体婚礼招募消息,他觉得“形式新颖又省心”,便和惠艳彬商量决定报名参加,“婚礼礼服、化妆造型,都是团县委对接的免费服务,帮我们省去不少开支。”
受哥哥影响,32岁的万里鹏和妻子张婷也加入了集体婚礼。
“婚礼就是一场仪式,没必要花太多钱,更没必要攀比。”张婷说,对于集体婚礼主办方帮忙对接的礼服、化妆、摄影服务,她感到很满意。集体婚礼上,8对新人在百年枣树林系上祈福丝带,许下对婚姻的美好心愿,特别是一起宣读“新婚易俗倡议书”,让她格外感动,“简洁又庄重,比花大价钱办豪华婚礼有意义多了。”
当天,包括万里晨、惠艳彬夫妇在内的8对新婚青年,以“零彩礼”或当地政府倡导的“低彩礼”形式结婚,践行“婚事新办”的文明风尚。
万里晨夫妇和万里鹏夫妇不仅选择“零彩礼”结婚,还主动简化婚礼流程。两兄弟在婚后只邀请直系亲属吃了顿便饭,给同事送去喜糖告知婚讯,省下了大规模婚宴的开支。“按老规矩,得办宴席请客,光是场地、酒席,就得花不少钱,还容易造成浪费。”万里晨说,他们更愿意把钱花在规划未来的生活上。他们践行婚俗新风尚的选择,得到了身边人的认同。万里晨的一名未婚同事直言:“明年要是有机会,也想参加集体婚礼。”
“8对新人用实际行动抵制‘高额彩礼、大操大办’,为县域青年树立了好榜样。”团中宁县委副书记李大军介绍,这场集体婚礼不仅让新婚青年感受到了家乡的关怀,还增强了他们对家乡的情感联结,已有3对新婚青年计划“留在中宁发展”。
李大军说,团中宁县委今年将继续联合民政、妇联等部门,发动青年宣讲团、志愿者及本地网络达人,持续开展“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新风尚”的宣传活动,让移风易俗理念深入人心,引导更多青年做婚俗新风的引领者、推动者。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耿学清 焦敏龙 王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