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民生热点 >> 正文

培育新兴赛道——临川跨越

发稿时间:2025-09-16 19:52:00 来源: 江西日报

  临川高新科技产业园一隅

  中铁十一局集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抚州工业分公司生产场景

  近年来,抚州市临川区锚定“强攻工业、大抓产业”目标,以数字经济赋能传统产业转型、以新质生产力培育新兴赛道,通过“智改数转”破局、新兴产业筑基、政策科创护航,实现工业经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跨越。

  今年上半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3.92亿元,同比增长6.3%;工业投资同比增长68.7%;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完成产值130.32亿元,同比增长18.8%。

  以数字经济为翼,以新质生产力为核,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跃升,临川区交出了一份数字赋能、“新质”勃发的工业发展答卷。

  数字赋能“智改数转”:激活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

  临川区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以“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为主攻方向,推动饲料、洁具、有色金属、食品加工等传统行业从“人工密集”向“智能高效”转型,实现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经济效益三重跃升。

  在全行业覆盖中扩面增效,推动“智改数转”向多领域延伸。走进中铁十一局集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抚州工业分公司的自动化厂房,光纤激光切割机、自动焊接机器人高速运转,机械臂上下翻转,零部件“排着队”走进自动化加工生产线。

  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不止一家。在装备升级中降本增效,抚州双正饲料有限公司的转型堪称典范。2024年5月起,企业累计投入570多万元,对中控室、制粒区、打包区等核心环节进行智能升级,引入机械手、自动装卸设备替代人工搬运。改造后,车间仅需3至10名工作人员负责设备监管与管护,即可完成每日200多吨饲料生产,生产效率提升40%以上,今年1至6月销售收入达2亿元,预计全年突破5亿元。

  在数字管理中提质升级,抚州安通新材科技有限公司的“5G+工业互联网”实践极具代表性。作为特种高端铝基新材料领域的“新秀”,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5G基站等领域,为突破传统生产瓶颈,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构建“NXCcells信息管理平台”,打通设计研发、生产制造、交付运维全链条数字化管理,单机产能从10吨提升至20吨,效率增长40%至50%,容错率降低2%至3%,该公司安通高端工业铝材智能工厂获评“省先进级智能工厂”。

  今年1至7月,全区11户优强企业完成产值183.17亿元,同比增长7.94%;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累计产值236.41亿元,同比增长13.58%;营业收入累计完成235.22亿元,同比增长12.83%;新增规上企业3家。截至8月,出台支持制造业数转专项措施,完成入企诊断80家、数字化改造28家。

  聚焦新兴赛道:构筑新质生产力“核心增长极”

  紧扣“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主线,以镁合金新材料为突破口,推动有色金属产业向高端化延伸,临川区正在构建“新兴产业引领、传统产业升级”的发展格局。

  镁合金产业,打造“轻量化”产业高地。临川区敏锐把握新能源汽车轻量化、3C电子超薄化、生物医疗高端化需求,将镁合金产业列为“关键增长极”。联合中国表面工程协会镁合金分会,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依托深耕有色金属产业多年的基础(专业人才、配套体系),加速从“基础材料加工”向“高端轻量化解决方案”转型,打造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镁基新材料产业高地。

  有色金属高端化,从“百亿产值”向“千亿集群”迈进。作为临川区首位产业,有色金属产业占当地工业总产值七成左右。今年1至7月,全区17家有色金属企业实现产值167.13亿元,同比增长21.26%;税收累计完成4.78亿元,同比增长19.08%。

  实施“揭榜挂帅”机制。引进院士团队与江西自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协同攻关,帮助企业优化再生铜冶炼工艺,去除有害杂质、拓宽原料适应性,今年1至8月日均产能提升10%,并获得7806万元扶持资金;投资7亿元建设有色金属产业园,已引进5家链上企业,形成以铜精深加工(线缆、卫浴配件)、铝精深加工(高性能复合材料)为主的产业链条,积极向千亿级集群目标迈进。

  跨界转型,开拓新质生产力新场景。临川区鼓励企业跳出传统赛道,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富创科技(江西)有限公司从新能源电池配件转型大健康产业,研发咖啡售卖机等产品,通过模块化设计简化生产流程,成本降低30%、效率提升4倍,2024年产值达1.4亿元。

  政策科创双驱动:筑牢高质量发展保障体系

  资金支持、技术赋能、服务优化三方面构建保障体系,为数字经济发展与新质生产力培育提供全周期护航,形成政策引航、科创赋能、服务暖心的良好生态。

  资金保障,精准滴灌激发企业活力。该区设立专项扶持资金,为企业“智改数转”与新兴产业布局注入动力。每年安排2亿元技改资金,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工厂建设,推动有色金属产业“机器换人”“设备换芯”,并建设有色金属“产业大脑”,实现生产数据实时监控与智能调度,建立研发投入后补助机制。

  科创赋能,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平台。该区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引入高端智力资源。相关院士专家团队曾赴临川区座谈,推动低空飞行等前沿技术与本地产业对接;依托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产业创新中心,加速镁合金技术成果转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逐步完善。

  服务优化,优质服务加速项目落地。该区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企业提供全流程跟踪服务。组建有色金属产业链服务与招商专班,针对江西希望之星贵金属有限公司等新引进企业,从选址、审批到建设全程“一对一”对接,实现当年落户、当年投产。

  传统产业通过“智改数转”焕发新机,新兴产业凭借“赛道卡位”抢占先机,政策科创通过“精准赋能”夯实根基。

  以数字经济为“笔”、以新质生产力为“墨”,临川区正勾勒出一幅工业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郭 昊 王雅婷/文  郭 昊/图

责任编辑: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