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民生热点 >> 正文

数字引擎驱动——黎川跃升

发稿时间:2025-09-16 19:53:00 来源: 江西日报

  黎川城区鸟瞰图

  江西奥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根据屏幕指令操作板材切割、打孔、封边等工序

  江西省九州陶瓷有限公司生产线上,工人正在作业

  陶瓷产学研基地

  智能陶瓷电器展厅

  黎川县家具展厅

  帮企陶瓷的智能化生产车间,一幅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生动图景正在呈现。豪丰实业的生产线上,新研发的“耐高温仿蛋白质PU革”产品正在打包发货,这项突破性技术让企业焕发新生机。

  今年以来,抚州市黎川县坚持以数字经济赋能新型工业化,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持续推进“智改数转”、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金融创新,新质生产力正加速成长为推动县域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1至7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产值80.30亿元,增速3.71%,企业营业收入累计完成80.11亿元,同比增长6.98%,工业用电量稳步提升,一批重点项目落地投产,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迈出坚实步伐。

  数字转型

  智能制造重塑传统产业生态

  机械臂灵活转动,AGV小车穿梭运送坯料,全自动辊道窑精准控温——从投料到成型,从施釉到烧成,全部由中央控制系统一体化调度……走进黎川县帮企陶瓷智能化生产车间,仿佛进入了一个科技世界。这家刚获评“国家级数字化转型标杆”的企业,正是黎川县大力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的生动缩影。

  “我们投入3000多万元对4条生产线进行数字化改造,生产效率提升30%,产品不良率下降25%,能耗降低15%。”帮企陶瓷负责人李启帮表示,“现在订单响应速度更快,客户满意度明显提高。”数字化转型带来的不仅是效率提升,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塑。

  黎川县建立健全“周分析、月研判”工作机制,全面准确把握工业经济形势;深入企业开展数字化诊断,为企业“一企一策”制定转型路径;大力开展“特派员大走访”行动,建设工业园区“一站式”服务窗口,走访企业260余次,解决或办理事项50余件,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全县已完成数字化转型验收企业90家,其中L6级(深度集成)及以上企业14家,涵盖陶瓷、家具、新材料等行业。

  黎川县的数字化变革正从单个企业向整个产业链延伸。以组建陶瓷产业联合会为抓手,加快发挥陶瓷检测中心、知识产权中心、企业服务中心、产品设计中心作用,构建了完整的产业创新生态。成功举办2025“煲藏灵感·设计有料”陶瓷产品设计推介会,16家陶瓷企业完成60余款产品签约,有效丰富了当地陶瓷产品设计。这些举措共同推动着传统陶瓷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

  “数字化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答题。我们力争全年培育打造28家L6级及以上企业,组织环球陶瓷、康舒陶瓷、博特尔陶瓷等企业申报第二批标杆示范项目,打造‘小灯塔’‘数智工厂’等企业3家。” 黎川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裘文兵介绍说。

  科技赋能 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加速成长

  科技创新正在为黎川工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豪丰实业生产车间,一批新下线的“耐高温仿蛋白质PU革”正在打包发货。这家曾经为融资发愁的企业,如今凭借这项技术入选市级“揭榜挂帅”项目,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科贷通’就像一场及时雨。”豪丰实业财务总监感慨道。该公司由于轻资产、缺抵押,融资一度受阻,获知这一情况后,黎川县科技局的工作人员迅速为其办理了700万元增强型“科贷通”,企业很快投入新品量产,实现了技术的商业化应用。

  黎川县积极探索科技金融新模式,创新“分层分类”信贷支持机制,设立普通型和增强型两类风险补偿资金,精准匹配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融资需求。今年1至7月,已向25家科技型企业发放“科贷通”贷款9105万元,同比增长66%,有效缓解了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问题。

  科技招商项目有突破。引进赣宁晶科年产500万平方米绿色环保新材料建设项目,刚性引进了东南大学仪器科学和技术专业在读博士张启元作为企业法人。这种“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项目、培育一个产业”的模式,正在黎川形成示范效应。

  科技成果转化结硕果。俊杰新材料与兰溪泛翌精细陶瓷合作研发的“碳化硅陶瓷”已实现量产,预计年产值可达2亿元;欣远新材料与某研究院高层次科技人才联合突破“金刚石膜电极”技术瓶颈;东南大学张启元博士带着技术落户黎川创业,成立赣宁晶科新材料有限公司。这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正在为黎川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黎川已征集企业技术需求16项,对接高校院所22家,促成技术合作6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5项。

  “我们实行重点任务挂图作战,制定黎川县技术需求端与成果供给端对接进度挂图作战一览表,确保科技成果转化全流程可视化、可追踪、可考查。”黎川县科技局局长赖雅婷表示,这种精细化、可视化的管理方式,大大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推动更多“科技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集群发展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新增长极

  陶瓷产业申报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谋划组建线上陶瓷产品运营公司,依托数字化营销手段,打响“陶瓷煲都”区域品牌,推动陶瓷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家具产业瞄准“绿色化、高端化”,新型材料产业园一期6.6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交付使用、二期3.8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正在建设。中丽新型材料、海川新材料等项目快速落地,PETG肤感膜、合成革等产品填补产业链空白。这些项目的落地,不仅完善了家具产业链条,也为当地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力。

  注重产业集群培育,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当地坚持“陶瓷+小家电”“新材料+生态皮革”双轮驱动,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共生,不断提升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

  “抓招商就是抓产业、促发展、谋未来。”黎川县副县长、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陈咏梅表示,该县聚焦“陶瓷+”“家具+新材料”,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链招商中的引领作用,推动更多上下游项目落地,实现延链补链强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今年1至8月,该县新引进项目11个,总投资30.6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个。

  全力拓展功能陶瓷、先进陶瓷等新赛道。建成陶瓷检测中心、设计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拓展功能陶瓷、智能厨电等新赛道。俊杰新材料与兰溪泛翌精细陶瓷深度合作,量产锂电池负极石墨坩埚,研发生产碳化硅陶瓷产品;康舒陶瓷正在研发导磁材料,推动“陶瓷+智能家居”产品创新;天齐锂业推进原材料集中采购,通过规模化采购优势,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原材料亮点频频,是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坚实保障。

  积极推进“腾笼换鸟”计划,已完成佳晟生物122.71亩土地及相关资产收购,并安置10亿级项目江西跃自然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硅基高性能材料及有机硅、水性聚氨酯皮革产品项目入驻。目前设备已入场,预计今年10月可一期投产。一系列举措,正在为黎川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强化创新驱动、数智赋能、绿色引领,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陶瓷特色产业集群和数字化转型示范区。从数字车间到科技信贷,从产学研合作到产业集群,一条以数字经济为导向、新质生产力为内核的新型工业化路径愈发清晰。数字化转型升级、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集群发展,三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推动黎川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下的黎川,不仅只是书写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篇章,更在探索一条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朱丽玲/文 葛运琪/图

责任编辑: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