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黄城区鸟瞰图
瑞一韵承企业员工正在赶制订单
洁美电材自动化生产线
宜黄工业园区企业项目建设航拍图
合顺新材料生产车间内生产场景
工业兴则经济兴 工业强则发展强。
打开宜黄今年上半年的工业经济发展画卷,一组数据振奋人心——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77.55亿元,同比增长10.5%;工业项目入库28个,工业总投资23.98亿元,同比增长24.9%;技改投资9.78亿元,同比增长45.9%,占工业投资额比重达40.8%。各项指标均列抚州市前列。
近年来,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坚持“工业强县”战略,围绕“强攻工业、决战园区”主线,抓项目、聚力促转型、奋力增动能,加快推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着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工业经济焕发勃勃生机。
以工业奋进之势决胜攻坚之战。这块红色热土,正在奏响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科技创新引领 锻造发展新引擎
走进江西洁美电材生产车间,只见一排排机器正在有序工作。一条宽度为168毫米的原纸经过收卷轴的“作业”后,瞬间变成了20卷宽度为8毫米的纸带半成品。半成品再经过流水线“辗转”至打孔车间,一条条分布着两排整齐小孔的纸带便顺利下线。
“就是这样几毫米宽的小纸带,使用的原纸当年只能从国外进口,不仅价格高昂,而且还会遇到供应不足的问题。如今我们已经建成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纸质载带打孔车间之一,具备高精度的加工能力。”公司总经理丁辉自豪地介绍,公司拥有129项专利,产品占据全球近70%的纸质载带市场份额,属于全球电子载带行业的领先者。
位于宜黄工业园区内的坤宇电子多层高端线路板生产项目施工现场,各项建设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公司展厅内,各类高科技产品无声地宣示着坤宇电子的“硬核实力”与“发展蓝图”。
“公司将斥资10亿元打造智能化生产矩阵,配备国际领先的自动化设备集群,从根源上实现生产周期的大幅压缩与产品一致性的精准把控。”公司负责人介绍说。这家专注于高端线路板及相关产品的研发与生产的高科技公司,正以“硬核智造、规模引领、全链协同”三大特色,成为抚州市工业版图中极具标杆意义的新星。
无论是具备“全球领跑、零碳标杆、速度典范”鲜明特质的洁美科技,还是以“高端线路板研发生产+全产业链布局”定位的坤宇电子,都是宜黄“强攻工业、决战园区”的生动缩影。
科技创新,培优扶强。该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开展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创新平台引领力升级行动,瞄准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集聚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平台,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转化落地一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不断提升工业的硬核实力。大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通过“揭榜挂帅”“赛马制”“定向委托”等制度,拓展“科贷通”“技改贷”等金融产品,创新实施“项目+平台+人才”引才模式,扎实开展书记部长进校园、百博进百企等引才行动,打造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龙头骨干企业、单项冠军企业,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持续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实现产业规模和产业能级双提升。
宜黄,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工业强县之路。
转型提质增效 塑造产业新优势
年营收突破12亿元,带动就业200多人;智能蓄冷系统每年减排相当于8万棵树吸收的二氧化碳;行业领先的食品级中央集中供料系统……这是宜黄塑料制品企业——财鑫塑胶食品(江西)有限公司通过智能制造与绿色低碳深度融合交出的成绩单。
财鑫塑胶食品包装智能制造项目是宜黄塑料制品产业转型升级的成功案例。项目总投资5亿元、占地面积35亩,这个高标准打造的现代化生产基地,年产能5000吨,不仅是宜黄县产业升级的“排头兵”,更成为全国食品包装行业“智能制造+低碳发展”的典范。
当地另一家老牌制造企业江西省立伟轻工制造有限公司则走出了另一条转型升级新路。
在立伟轻工生产车间内,一座座自动化设备高速运转,精密电喇叭产品经过多道工序后快速下线。通过自主研发设备模具,企业实现核心零部件自产,产品精度显著提升,产能跃升至日均30万只。公司通过加大技改投入力度,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其电动车喇叭、摩托车喇叭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分别达80%、20%,企业年产值从2019年的1.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亿元。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企业成立江西力声科技有限公司,专注高端汽车喇叭的研发与制造,向全球顶级车企配套市场进军。从自主掌控产业链到跻身全球顶级供应链,从领跑细分市场到攻坚高端技术,力声科技销售总监潘贻卯信心满满地说:“新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部分设备将于今年10月全部到位,预计年底产值突破3000万元。”
财鑫塑胶食品用“小包装”承载起产业升级的“大格局”,力声科技以“小产品”做出“大口碑”。财鑫塑胶的完美蝶变和立伟轻工的二次创业是宜黄县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该县按照“技改、扩能、增效”的思路,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引导园区企业改进新工艺、利用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行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力度,对现有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改造,支持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实现“老树抽新芽”和二次创业,推动传统制造业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焕发出新活力,不仅为宜黄县培育了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增长点,更彰显了县域企业“精耕细作、勇攀高峰”的发展韧性,成为宜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
厚植兴业沃土 提升服务新高度
一切重心向工业经济转移,一切资源向工业战场聚集,一切力量向工业园区集中。
这是宜黄工业高质量发展迈向决胜局的冲锋号,也是每一名建设者信心和决心、勇气和智慧的体现。
聚力改革攻坚,厚植兴业沃土。该县持续加大对现有企业的扶持力度,帮助企业解决所面临的融资、技术、人才、市场等问题。让企业的单打独斗变为多方大合唱;全力招商引资,通过招大引强,大力引进链主龙头企业,推动优质项目落地。落实“一项目一专班”工作机制,推进洁美电子二期、坤宇电子一期、利河伯塑业、智宏创五金等重大项目建设;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契机,引导企业技改扩建,扩能增效。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引导有色金属企业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提升产品竞争力。
企业发展势头强劲的背后,是该县优化营商环境的务实举措。持续优化服务流程,紧盯企业发展、项目建设全周期,精准对接政策支持、要素保障等需求,确保企业生产不停步、项目建设不放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聚焦项目建设,推动签约项目快开工、在建项目快竣工、竣工项目快达产。从土地规划到环评审批,园区推行“全程代办”机制,为企业扫清障碍。今年以来,该县对49个省市重点项目实行“任务交办、落实、反馈闭环”管理模式,力争问题及时解决、建设高效推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宜黄正以破茧成蝶的锐气、向新而行的魄力,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砥砺奋进。从传统工业薄弱到新能源产业高地的华丽转身,从项目攻坚到营商环境优化的系统突破,这座山区小城用短短几年时光,书写了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精彩答卷,朝着“加速实现美丽幸福宜黄”的美好愿景奋楫扬帆。
决战决胜,未来已来。
温 凡 郭 浩/文 尹文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