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南工业园区
江西特莱斯光学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
龙南保税物流中心
黄花湾共享村落一景
江西嘉元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世贸组织投资便利化高级研讨班一行走进龙南
宏昌百货总投资2亿元的智能仓储配送项目近日在龙南启用
中国体育彩票 2025年“龙南围屋之都”杯全国啦啦操联赛总决赛,在龙南盛大上演
初秋的龙南,车间机器轰鸣、园区塔吊林立,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处处涌动着发展动能。江西省龙南市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五届八次全会和赣州市委六届九次全会精神,紧扣“四个定位”和“六个突破”,强化“两个保障”,在工业、文旅等重点领域全面发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工业强基 激活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龙南市坚持工业为核心,精准招商成效显著。今年1至8月,共签约项目58个,总投资144.79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占比突出。近期引进的金华佳科技10亿元、包钢新利2.5亿元等亿元以上项目,为产业链补链强链提供支撑。值得一提的是,总投资10.26亿元的硼11同位素项目于8月底成功签约,为龙南工业注入新的科技动能。
江西铭电科技有限公司在富康工业园区开工建设,该项目投资6000万元,聚焦PCB及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预计达产后年销售额可达6亿元,亩均纳税超20万元,进一步夯实了龙南高端制造的基础。
与此同时,龙南农业也在绿色转型中展现出新活力。第三届施可丰“土壤健康 生物赋能”高峰论坛暨年度营销峰会成功举办,400余名政产学研代表齐聚,共议土壤修复与生物农业等前沿议题。施可丰龙南生产基地正致力打造南方新型肥料产业标杆,与中农集团的战略合作将进一步推动四省农业服务新格局的构建。
1至7月,龙南规上工业累计上报产值达192.9亿元,同比增长11.1%;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加速推进,累计完成32家企业技改升级,5家企业增资扩产。骏亚精密、祥益鼎盛等企业的智能车间与绿色技改项目陆续落地,特莱斯光学、联茂电子正积极申报“小灯塔”与专精特新资质,工业经济的“脊梁”日益坚挺。
开放拓局 架起融入湾区“黄金桥”
宏昌智能仓储配送项目近日在龙南市东江镇竣工启用,总投资2亿元,填补了本地专业化冷链仓储空白。该仓储中心占地4万平方米,具备4万吨年冷藏能力和覆盖10余个县(市、区)的高效配送网络,正成为赣南农产品“出赣入湾”的关键枢纽。
龙南内陆港运行繁忙,9月又一列满载货物的铁海联运班列缓缓驶出,经深圳盐田港发往全球。今年以来,该港累计发运货柜标箱2045个,同比增长39%;铁路货物运输量达60.04万吨,同比增长55.14%,昔日“内陆腹地”正变身“开放前沿”。
龙南的开放活力,源于其紧扣“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战略定位。7月底,龙南市与深圳市光明区签订产业园区共建协议,首批电子信息、新材料项目已陆续启动建设。在外资外贸方面,表现尤为亮眼:1至7月,实际利用外资789万美元,同比增长268.7%;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0.64亿元,金额居赣州市前列。
龙南的开放实践受到更高层面关注。9月10日,世贸组织投资便利化规则高级研讨班一行考察龙南,聚焦这座位于江西南大门的县域城市,如何依托海关监管、铁海联运和“龙易办”数智政务体系,打造县域高水平开放合作的新范例。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龙南郑重承诺“企业有诉求,24小时内必有回应”,并通过“五套班子”领导包联机制,将233个项目、325家企业分解到人,依托“五问五帮”和“如我+”等专项行动,梳理并解决企业诉求,以高效服务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文旅融合 释放消费“新活力”
商业地标与文旅名片协同发力,绘就龙南消费升级图景。作为 “三南”首座高品质商业综合体,龙南万达广场建设进展顺利,预计今年12月开业。目前,该项目招商签约率超85%,宏昌超市、星巴克等80余家品牌将入驻,配套的金街将打造成24小时活力街区。
商业升级带动文旅繁荣。7月全国啦啦操联赛总决赛吸引近万人到场观摩,平安驿、阳明心谷等景区游客超2.5万人次,涉赛酒店入住率超98%;财富广场夜食街焕新升级,客家美食、网红冰饮等摊位吸引大量食客。“唱享围都”文化惠民音乐会线上观看量突破30万次。
龙南入境游表现突出。1至8月,龙南市接待游客700.0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3.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51%和24.70%;入境游客累计达10.35万人次,同比增长413.73%。为拓展客源,龙南设立600万元“招游引客”资金,对入境游、高铁团等最高奖励160万元/旅行社,通过“惠企通”平台,企业“即申即领”,2024年已兑现奖励360万元,惠及52家旅行社。
龙南积极构建“一站式”旅游服务平台,将擂茶、香火龙、客家织带等非遗项目融入景区体验,打造沉浸式文化场景。交通提升与住宿配套不断完善,现有品牌酒店19家、特色民宿集聚区13个,总床位超1万张,全面满足游客需求。
城乡蝶变 绘就协调发展“新画卷”
龙南推动城市与乡村同步更新。在城市,古城墙修复解决“雨季蹚水”问题,老旧小区改造、污水管网建设、防洪治理等工程加快实施,新建污水管网19.85公里,城市建成区扩展至23.72平方公里,赣州市域副中心城市框架日益清晰。
在乡村,龙南作为全省“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先行县,积极探索“老屋复活”模式,通过“政府引导+集体托管+市场运作”机制,有效盘活农村闲置资源。目前,龙南已有123家老屋改造的乡宿投入运营,既保留客家传统特色,又融入现代功能,成为融合田园观光、文化研学与农事体验的多元载体。
来自广东的李女士在临塘乡东坑村“茶予栖”民宿感叹:“门前小桥流水,屋后沃野数里,住在这里就像生活在画里。”很难想象,这座备受游客喜爱的乡宿,四年前还是两栋濒临倒塌的旧屋。
这些被唤醒的老屋,不仅成为点缀乡村风貌的风景线,更是带动群众增收的“聚宝盆”。它们串联起景、村、人、业,推动形成景村融合、产村一体的发展格局,在留住乡愁记忆的同时,也实现了乡村颜值与价值的双提升。
今年以来,龙南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活力,累计申报民资项目167个,撬动资本超7亿元,成功推动东江镇文理花苑等6个项目纳入支持库,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续而充沛的资本。
站在新起点,龙南市正以“加速跑”的姿态,在建设工业强市中锻造硬核实力,在深化改革开放中激活澎湃动能,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绘就和美画卷,奋力书写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篇章。
李林烜 叶婷婷/文 (本版图片由龙南市融媒体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