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交出亮眼成绩单!2023年四川文旅行业实现较快恢复发展,超过疫情前水平
1月16日,2024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局长会议在成都召开,传达贯彻全国、全省宣传部长会议和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精神,总结2023年工作,部署2024年任务。
会上介绍,过去一年,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在疫情防控转段后,迅速行动,积极作为,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大力度推动文化旅游恢复发展,深度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交出亮眼成绩单。
2023年,全省文化产业实现大幅增长,旅游业强劲复苏。据测算,2023年全省A级景区共接待游客6.3亿人次,实现门票收入61.5亿元,双双超过疫情前水平,分别比2019年增长14.1%和20%。
赓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
2023年,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国宝重器整装亮相,古蜀文明再焕光彩,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文化事件。
巴蜀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一年,四川省推动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利用取得显著成果,进一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大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加快建设新时代文化强省。
去年,三星堆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完成创建,三星堆—金沙遗址联合申遗正式提上日程。皮洛、濛溪河、桃花河遗址考古获重大突破,城坝、罗家坝、江口明末战场遗址等考古发掘取得新成果。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和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建设全面推进,革命文物保护不断加强。四川中国白酒博物馆落户泸州。
赓续历史文化、书写当代华章。去年,成都博物馆推出“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大展,40家文博机构支持,一次性展出文物220件,其中珍贵文物占九成以上,一级文物70件,展出文物规格近年罕见。近4个月展期超140万人次观展,成为全国现象级文博特展。
筑高原攀高峰,满足群众对美好的更多期待
过去一年,四川实施主题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振兴川剧和曲艺等重大工程,深度推进非遗保护性传承等,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满足群众对美好的更多期待。
据介绍,四川去年全年获国家重大奖项、入选国家重要文艺展演(活动)142项。成功举办全国演艺博览会、第十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等重大文化活动,举办第三届四川艺术节。新增第二批四川省戏曲名家工作室7家。
过去一年,加大非遗系统性保护力度。公布第六批334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实现省级代表性项目县级全覆盖。加强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持续推进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评选发布首批30项“非遗四川·百城百艺”非遗品牌、首批30个四川省优秀非遗工坊。成功举办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并首次组织四川国际非遗品牌IP授权展。
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方面,深入实施公共文化设施“补短板、提品质”工程,省文化艺术中心竣工投用。乡村“村晚”示范展演、少数民族艺术节、首届街舞大赛、“百千万”传统节日群众文化活动等丰富多彩、广受好评。
持续创新出圈,“安逸四川”品牌更响
会上,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品牌建设是文化旅游的“王牌”,是文旅经济核心竞争力。
过去一年,立足四川实际,围绕“安逸四川”核心,持续擦亮“天府之国、安逸四川、熊猫家园、古蜀文明”四大名片,总结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引领全省县域旅游发展的经验,开展天府旅游名镇、名村、名宿、名品、名导等系列名牌建设。
守正创新,积极探索。2023年,“安逸四川”省级文化旅游宣传推广平台正式上线,实施巴蜀文旅全球推广计划,着力构建“四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的文旅节会和立体化、全方位、多层次的全媒体矩阵传播格局,持续推出热点、爆款,强化文化旅游工作的张力和活力。
从“甜野男孩”丁真到“最帅局长”刘洪,再到“文旅局长说文旅”系列主题营销活动,全省文旅品牌体系培育成型、引领示范作用不断增强,进一步推动四川文旅名扬天下、享誉全球。
实现强劲复苏,多项数据指标超过疫情前水平
会上介绍,2023年,推动文化产业实现大幅增长。2023年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2671家,同比增长13%,比2019年增长43.1%;实现营业收入3996.3亿元,同比增长22.8%,高于全国增速15.1个百分点,高于2019年同期2个百分点。全省527个重点文旅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094.8亿元,完成年初确定目标的114%。创新举办首届四川数字文旅发展大会,成功创建2个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新开展“安逸四川新体验——一起玩转网红打卡地”系列活动。演出市场持续火爆,“白天看景晚上观剧、跟着演出去旅行”成为文旅消费新风尚。
2023年全省旅游业实现强劲复苏。出台《四川省旅游条例(修订)》《四川省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规划(2023—2035年)》,举办第九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以及全省旅游景区发展大会、农文旅融合发展工作会和引客入川、冬游四川、文旅消费季等活动,出台入境游激励政策和引客入川奖补激励办法,实施文旅市场“大整治大提升”专项行动。2023年王岗坪景区、海螺沟景区灾后重建实现恢复开放。(川观新闻记者 吴梦琳 王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