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原创专区 >> 正文

巴州区凤溪镇小河村“第一书记”张勇——心之所向 素履所往

发稿时间:2018-09-05 15:19: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成都9月5日电(姜思琪 记者 李岗)走在宽敞的乡村主干道上,过往的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经过三年的脱贫攻坚,如今的巴州区凤溪镇小河村一改往日的破败萧条,迎来了它的春天。这个距离巴中市核心区域巴州60多公里的小村庄于2014年确定为贫困村,全村243843中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的比例超过五分之一。 

  说明: 巴州区1 

  现小河村村貌。巴中市委宣传部供图 

  
 

  走家串户访扶贫 

  泥巴裹裤汗湿衫

  201510月,张勇经巴州区教科体局推荐,组织部任命到了凤溪镇小河村任职第一书记 

  刚开始任职第一书记的时候,张勇对于千头万绪的农村工作,开陷入了茫然。但是,工作必须要推进。“我首先向村两委成员请教,其次入户走访,掌握村情、民情。”农户很不集中,每天调研户数少,导致浪费了不少时间。路不好走也是一个大问题每当下雨天,高一脚低一脚的。”张勇对记者说。 

  说明: 巴州区2 

  走访贫困户。巴州区扶贫移民局供图 

  易地搬迁任务重  

  扶贫政策暖人心 

  20173月小河村启动了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村里成立了监督小组,张勇任副组长,监督小组负责监督施工,确保质量进度,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仅用时7个月所有项目就基本完工,201711全体村民搬迁入住。 

  搬入新居的黄志军很高兴,一个劲的招呼张勇到家里坐。他家里很困难,孩子多,自己又生病。经过一番努力,村上为他解决了工作问题。 

  “现在新房子敞亮,交通也方便,车可以开到地坝里”。黄志军说到。 

  有房住了,就得有水吃。为解决村里吃水难问题,张勇又开始忙了起来。他前后分头带领村民找水源、修水池、安水管,经过多天的奋战,建好了饮水池6座,一次可蓄水220立方米,安装下户水管24.2公里。白花花的自来水流进了家家户户。通水那天,73岁的李宗贵老人,喝了一瓢流进缸里的水,激动地说:做梦都没想到,我这辈子还能喝上自来水。在张勇和村两委的带领下,村里解决了脱贫路上的一个个困难,硬化了村公路、安装了广电网络等等,村容村貌实现了大改观。 

  召开村民坝坝会 

  加强精神文明树新风 

  有了调查研究,就有了发言权。张勇通过多次主持召开坝坝会、村民大会、贫困户产业发展会,群策群力搞好村级规划,户户落实庭院经济。在搞发展的同时,也提高村民了的文化素质,并在全村选举了孝老爱亲”“敬业奉献”“热心公益”“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等先进典型人物。树立榜样,倡导村民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说明: 巴州区3 

  全村召开村民大会。巴州市扶贫移民局供图 

  新帮扶模式 

  “产业扶贫增收致富 

  眼见着村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来,张勇又开始琢磨着新的致富方式。2016年底,小河村成立了专合社,利用产业发展周转金,开垦了荒地,成片种植了皂角树、丹参200余亩,为村级集体经济奠定了基础。同时,张勇还结合小河村的生态环境和产业特色,探索出跑山鸡养殖等产业帮扶模式,招引回乡有志青年成功建设“党员精准扶贫示范工程”。 

  李章勇就是张勇招引回乡的有志青年之一,他养了20多亩龙虾。本在山东有了一份安稳的产业,张勇反复打电话沟通,李章勇最终打算回家乡创业。李勇章在采访中对记者说到:“我在山东就是养龙虾的,家里的海拔土壤温度,都很适合小龙虾的生长,我3月才开始投放虾苗养龙虾投资小见效快,今年挣个10来万没问题希望带动相亲致富,我赚了钱他们才敢养。” 

  说明: 巴州区4 

  张勇和龙虾养殖场李章勇查看龙虾养殖。巴州区扶贫移民局供图 

  刘仕武则是小河村党员精准扶贫示范工程的一匹黑马。他从不等、靠、要。刘仕武的跑山鸡养殖场是2016年开始建设的,现在已经在山上建了七个棚,2018年初,他刚进了8000多只鸡苗。 

  “我都是自产自销,等别人来买价钱很低。而且我们养的都是跑山鸡,全是粮食喂养,在成都很有市场,由于早些年一直都在成都做生意,积累了一些资源。现在在成都建了专门销售土鸡的铺面,还帮贫困户卖一些土特产之类的,我买了一辆大货车,送货装货都是我自己”。刘仕武说。 

  其实,有了带头人,贫困户靠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思想就能逐步树立起来。60岁的李品德老人,一直依靠务农为生,但现在老人在刘仕武公司打工,靠勤劳致富过上了幸福日子;李品义,年老多病,是村里多年来的贫困户,贫困这顶帽子,好丢人。老人主动递交了脱贫申请书,在鸡场做起了零工,年收入两万多元。 

责任编辑:zyy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加载更多新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