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原创专区 >> 正文

木杆秤传承人杨卫斌的心愿:一定要将手艺传下去

发稿时间:2019-05-07 19:18: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西安5月7日电(记者 代红玉 通讯员 吕宏伟)杨卫斌一上午都坐在自家的小店里,两个多小时总共有两个客人,一个是因为家里的秤杆断了,问问能不能给接上或者是换成新的,问完了价,客人念叨着“就是一个念想,断了可惜了”,一边转身走了。另外一个客人,拿着摆在门前小摊儿上的锅铲问了下价。“10块,不锈钢的。”杨卫斌回答说,客人犹豫了一下,转身走了。 

  

杨卫斌做的木杆秤。西安高新区供图 

  这就是这家小店儿的日常情况,虽然门头上挂着“陕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秦镇杨氏木杆秤”和陕西省文化厅颁发的“老字号秤铺”的招牌,也没有给杨卫斌带来更多的客流量。 

  “其他地方也差不多,做秤的生意都不好。”杨卫斌说,虽然如此,他最大的心愿还是想把手艺传下去。 

  

杨卫斌做的木杆秤。西安高新区供图 

  曾经,木杆秤供不应求 

  “当年生意好的时候,人家上门要花几千元,我们都不教。”说起以前的事情,杨卫斌还是觉得挺自豪的,“当时,我父亲就凭这手艺,在八十年代初就给家里盖了楼房,当时能花一万多吧。” 

  杨卫斌祖传做秤,他是第四代传人,从业26年。他始终秉承“计量准确、质量可靠”理念,在制作杆秤的过程中,遵循“选材讲究、做工精致、称量准确、质量可靠”的原则。这源自于心中的那份敬畏和痴迷,因为这秤称的是斤两,讲的是良心,要想把秤做好,首先要做一个有良知的、讲道德的好人。 

  中国古代秤的单位是16两一斤,秤上的星就是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加起来的,再加上“福禄寿”3颗星,总共16颗星,也定为16两一斤。成语里的“半斤八两”的出处就源于此。 

  如果商家缺斤少两,那么少一两就会亏掉了“福”,再缺一两,就失掉了“禄”,如果再少一两,那么“寿”就要没有了。没想到,这小小的一杆秤也有监督“诚信”的大作用啊。 

  在上世纪20年代实行度量衡单位改革,秤制统一改为10两一斤。八十年代初,国家强制淘汰市斤秤,全部改为公斤秤,这给杨家带来了巨大的商机,按现在的话说,是赶上了“政策的风口” 

  他还记得小时候的一件事儿,当时有一个果农推了一辆二八加重自行车,驮着两袋子水果要去市场上卖,一不小心把秤给撅断了,只好跑来买秤。杨卫斌的父亲一看,这可不能耽误了,要不然水果就得全坏了,果农白跑一趟不说,还要亏钱咧。老人家就把手里的活先停下,加急加快地给赶制了一杆秤,终于没有耽搁果农的生意,果农千恩万谢,非要留下两袋子水果表示感谢。 

  凭着这手艺,一家人住上了大房子,过上了好日子。 

  

杨卫斌做的木杆秤。西安高新区供图 

  现在,木杆秤的尴尬处境 

  时代在前进,木杆秤也在逐步发展着,最早的秤是一个提纽,一个挂钩,后来发展成两个提纽,一个挂钩,再往后,就在提纽上装上了“刀口”,称量更加灵敏、准确。 

  “用秤的行业不一样,在做秤的时候就有不一样的要求。”杨卫斌指着一杆秤说,“这是肉铺用的秤,首先秤钩是两面钩,便于悬挂骨头、肉块。还有,秤星的深度一定要比平常的秤深几乎一倍左右,这样在用的时代,才不会因为油脂的渗入,把秤星给挤出来。” 

  但是再精细的用心,也比不上时代的变迁,不管曾经多么豪情万丈,到现在也不得不对现实妥协。随着电子秤的兴起,木杆秤用得越来越少,日渐萧条的生意让秤匠们的生计举步维艰。 

  作为四口之家的顶梁柱,杨卫斌现在在一家机械加工厂上班,每月工资也不算丰厚,他只好用摘南星北斗定生死福禄寿的手去制作一个又一个铁疙瘩,解决两个女儿的学费。 

  “现在大女儿已经上了大二,二女儿也马上高考,估计问题不大。”说起这事儿,杨卫斌笑得很开心。 

  夫妻两人在门面外再支了一个小摊,卖一些家里零碎儿,锅碗瓢盆儿啥的。以前,也有一些旅游景点请他们周末的时候,过去展示“非遗”,一天100元,但现在也没有了。或许只有等到女儿成家立业了,杨卫斌夫妇才能“还尽此生儿女债,盍归休下作闲人”吧。 

  成为非遗文化传承人之后,杨卫斌也有过高光时刻。他说,在2016年4月、6月间,他应邀去过成都、重庆等地的校园,给学生和英国驻重庆的领事讲述了木杆秤的发展历史及背后蕴含的文化寓意。英国领事在现场观摩之后,还特意用杨卫斌做的秤称了三个核桃,与电子秤的结果相比较,两者仅相差0.02克。同年9月,他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进行了为期一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研修。同年12月,在辽宁图书馆,他的作品“吉祥尺”和 “称心如意秤”,荣获优秀奖。 

  

杨卫斌做的木杆秤。西安高新区供图 

  未来,最大的心愿还是把手艺传下去 

  即便是生意清淡,杨卫斌对做秤还是没有放弃,他一直在想办法。“在成都的时候,有企业老板给我出谋划策,建议我不要只是做秤,还可以做尺,一定要提升品质,添加文化内涵。” 

  杨卫斌虚心接受了建议,他和成都当地的一个项目,共同开发了“传家三宝”,并开始做“礼品秤”“喜秤”。做得小巧精制,秤杆是上好的紫檀,秤砣是精美的生肖或瑞兽。他希望木杆秤成为一种收藏品,吸引收藏爱好者的注意,维持生意生活,让千百年来的中华传统技艺流传下去。 

  杨卫斌不甘心这祖传的手艺在自己的手里传不下去,曾经挂出“免费教学”的招牌,等了几个月,终于等到了一个主动上门的徒弟,“可惜学了两周就再也没有来过了。可能是吃不了苦,也可能是家人的反对吧。” 

  杨卫斌还尝试发过“短视频”,但反应平平。在这个看谁比谁更短、更快的时代,这种静心打造的匠心似乎已经非常难觅传人了。 

  在采访的最后,杨卫斌说已经接到通知,申请的省级非遗项目已经通过,他希望这是一次机会,能让他找徒弟更容易一些。 

  “只要有人学,我就用心教,免费教。”他坚定地说。 

责任编辑:zyy
加载更多新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