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香菇看中国,中国香菇看随州。”近日,记者随“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团走进湖北随州。这座被誉为“中国香菇之乡”的城市,正以其强大的产业活力向世界展示食用菌产业的“中国样本”。目前,当地香菇产业从业人员超30万人,年种植规模近4亿棒,年产菌种5万吨以上,产品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和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78年,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杨新美在随县三里岗镇成功试种段木香菇,开创中国菌丝种植先河。40多年来,随州已形成从菌种研发、规模种植、精深加工到内外贸易的完整产业链,全产业链产值500亿元。
2023年以来,随县人社局累计开展香菇种植工定向培训210余期,超1.2万人次参训,将传统菇农培养为掌握智能温控、四季出菇等技术的现代产业工人。同时制定全国首个香菇种植工职业技能标准,编写专业教程,构建“选育用”一体化人才体系。
产业振兴带动“家门口就业”。38岁的赵荣曾在广东打工,如今经过10天免费培训,成为当地种植基地员工,月收入四五千元。“工厂离家就十几分钟,能陪伴亲人,真好!”58岁的吴忠从陕西迁至随县,通过培训取得职业证书后自主创业,去年引进1万棒菌菇,净利润约6万元。今年扩大至3万棒,预计收入超10万元。
随县香菇作为支柱产业,带动就业规模持续扩大。2020年,全县约10万农户种植香菇;到2024年,从业人口稳定在30万人左右。2021年至2024年,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两万元增至2.8万元。
线上销售成为拓展市场的重要渠道。随县培训课程专门设有电子商务内容,包括短视频制作、直播技巧等。49岁的夏金芳是尚市镇群金村党支部书记,坚持直播4年,帮助村民销售香菇,粉丝人数超10万。
当前,随州正推进“随州香菇 香飘世界”品牌推广,开通高铁专列,联合湖北5市8县协同发展香菇产业。随州力争建设成为全国香菇交易中心、种植基地、加工基地和出口基地,加快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席聪聪 记者 郭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