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湖北自贸区(宜昌)高新投资有限公司挂职交流的刘爽焜,来到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孝感基地,协助推进储能产品的外贸出口事宜。
由于此前在楚能公司宜昌夷陵项目建设指挥部驻点专班工作过1年8个月,这名95后对这一领域相关情况“驾轻就熟”,“很感谢当时在项目一线的历练,帮我拓宽了知识储备、岗位技能”。
刘爽焜毕业于一所211高校财政学专业,2019年被人才引进至基层财政所,2022年5月,25岁的他被选派至上述专班。这支专班由“老、中、青”20余名党员干部搭配组成,85后占七成,90后占比超过五分之一。“刚接到任务时,我心里还有些忐忑。”在专班带领下,一年多里,刘爽焜一方面负责项目财务对接与管理等工作,一方面跳出自身专业局限,每周与伙伴们实时了解项目堵点、协调各方纾困解难,渐渐朝“一专多能”的综合型人才发展。
刘爽焜的成长,是近年来宜昌市夷陵区通过推动年轻干部在复杂环境、关键岗位中打磨本领,发挥“火线考核”“序事辨材”激励机制作用,多措并举提升青年干部综合素养的一个缩影。
地处鄂西的夷陵,是宜昌冲刺“万亿之城”的核心引擎。三峡水运新通道、“引江补汉”、宜昌北站等一批事关长远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速推进;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链亟须强链补链延链;在乡村全面振兴号角下,如何盘活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提升治理效能,成为一道道必答题。
2021年起,夷陵区根据区域定位与产业急需,量身打造财税金融、城建规划、经济贸易等8个专业化年轻干部库;开展跨领域技能培训,为青年干部履职尽责打牢专业基础;分批选派196人,下沉重大项目、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四个一线”。
“‘一线历练’绝非‘履历镀金’,更不是简单‘岗位轮换’,这是一场必须交出高分答卷的‘大战大考’。”夷陵区委组织部负责人说,截至目前,全区90后领导干部129人、占比17.3%,一批敢闯敢试、善作善成的年轻力量正拔节成长、勇挑大梁。
连日来,位于夷陵区雾渡河镇的引江补汉工程6号平洞内机器轰鸣,建设者全天候轮班作业,推进隧道掘进施工。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输水管线将连通长江三峡水库和丹江口水库,保障国家水安全。
“工程在雾渡河镇涉征迁房屋66户、建设用地1300亩。房屋、用地征收完成率100%,为122位失地农民办理养老保险,完成45户移民新宅审批……”雾渡河镇青年干部秦代友的笔记本里,满是和当地干群协力支持工程建设的记录。
今年7月,秦代友牵头负责雾渡河司法所工作。此前4年间,他从村干部考上公务员后,在镇政府经发、综治等多个岗位历练。在西北口水库325米淹没线工程、白鹤滩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等重大项目中,这名90后钻山林、测田地,深度参与综治维稳、隐患排查等急难险重任务,实现工程“零事故”目标。
在一次用地协调工作中,一户群众对政策理解不充分,秦代友前后上门13次,面对面唠家常、逐条掰细了讲解,最终帮助对方理解了相关政策。“要切实保障群众的利益。这些工作,考验对政策的学习能力,和老乡打交道的方式方法,与职能部门、业主单位、施工单位各方协调的能力。”秦代友说。
在一线,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也是基层治理的重要目标之一。
最近,在夷陵区东城城乡统筹发展试验区党政办公室,33岁的黄健康转任到岗。他一边迅速掌握辖区区情,一边围绕办公室主任新岗位的要求熟悉工作业务。
此前,黄健康曾在分乡镇城乡建设办公室工作,作为省委组织部选调生,他先后参与区委党校青年干部能力提升班等的集训学习,2024年配合分乡镇党委书记在全市创新开展“群众讲给书记听”下访接访活动,他撰写的《分乡镇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的调研报告》为全区乡镇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这次活动中,黄健康与镇党委书记一起连续在两个月的周末到全镇16个村(社区)面对面接访群众,“更真切体会到了什么是‘一线工作法’,以及怎样‘以钉钉子精神解难题’。”
翻开这次下访的问题清单跟进表,395个群众诉求、责任人、整改与回复情况一目了然。令黄健康印象深刻的是,镇党委紧盯普惠性、基础性民生问题,经向有关部门积极争取、延伸区域集中供水管网,当地一处持续多年的供水难点得以解决,“群众无不拍手称赞”。
分乡镇境内为半高山地形,三面环山。天马村中洲山片区此前一度因交通不畅、产业零散而面临发展瓶颈。2017年10月,80后驻村第一书记付高鹏来到这里,从此就再也没有离开。
每周一清晨“上山”,周五下午再“下山”,7年多来,付高鹏和队员们争取资金,为村里新建、扩建道路,彻底改变了过去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带领群众改造高山生态有机茶园,建茶叶加工厂,提升茶叶质量与附加值;带领群众发展黄牛、白山羊养殖,引领农户创收、村集体增收。昔日闭塞的中洲山,渐渐走出一条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振兴路。
一线用人,用“一线”人。当地组织部门考核组到工地上问进度、在招商签约仪式后现场评估表现、深入高标准农田改造现场听取村民反馈……来自区委组织部的数据显示,2021年来,全区419人、16个集体获及时奖励和通报表扬。如今在夷陵,“顶岗压担”成为青年干部素养提升的成长标配,“四个一线”的攻坚战场已然化作淬炼成钢的熔炉课堂。
眼下,秦代友正计划备战司法考试,为新岗位充电蓄能。黄健康的手机里保存着此前下访的问题清单跟进表,“想留着激励自己,保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初心”。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娟娟 雷宇 通讯员 袁平 李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