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要闻 >> 正文

各地扎实推进县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定分止争聚合力 为民解忧“一站式”

发稿时间:2025-10-04 11:27: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命案同比下降46.8%,因婚恋家庭纠纷引发的命案零发生。

  这是今年以来,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交出的法治成绩单。这背后离不开长沙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设立的婚恋纠纷调处工作室。其工作人员整合妇联、法院、民政、心理咨询等力量,重点关注重复报警、法院“案结事未了”的婚恋纠纷,形成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整体合力。

  这是全国各地扎实推进以县级为重点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以下简称“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缩影。

  确保人民群众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依法办——这是今年中央政法委在福建厦门召开的“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会”(以下简称“厦门会议”)作出的部署要求。

  截至今年8月初,全国2848个县级综治中心已正式运行,实现了“有牌子、有场地、有力量、有机制、有效果”的“五有目标”。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全国刑事、治安案件同比分别下降11.6%和1.1%,命案数同比下降8.8%,未发生影响恶劣的极端案件。

  “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您好,我是‘综治小新’,‘一站式’帮您化解纠纷……”走进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综治中心,全息数字人客服和智能导办机器人迎面而来,提供实时响应的AI智能咨询导引服务。

  “我们针对矛盾多发的拆迁征收、涉法涉诉、劳动人事等7个领域,分别细化‘流程图’,逐一明确责任主体、时限要求、处置方式和衔接路径,让群众‘看图办事’,让干部‘按图履职’。”新城区综治中心负责人介绍,该中心建立了案件“接办、交办、商办、督办”的全程跟踪运行机制,“一站式”化解纠纷。

  以县级为重点加强综治中心建设,让人民群众“最多跑一地”化解矛盾纠纷。这是《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政法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的要求。

  此前,全国各地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等实体平台,为法人、自然人提供高效服务,做到“最多跑一次”,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如今,建立规范化的综治中心成为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的重要抓手,实现“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切实维护社会大局长期稳定。

  目前,全国99.9%的县级综治中心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或“综治中心”命名并对外挂牌,普遍设立群众接待大厅和综合受理窗口,实现对群众各类诉求的“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攥指成拳”形成部门合力

  人社部门、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和乡镇(街道)相关负责人,一起坐在综治中心,化解辖区劳动纠纷。这是长沙县综治中心建立的“行业问题行业解、专业纠纷专业调”的工作机制。

  当地产业工人基数大、劳资纠纷多发。为此,综治中心设立劳资纠纷调处工作室,这些部门在此联动办公,成功化解劳资纠纷270余起,涉及金额3.2亿元。

  实践中,各地县级综治中心推动调解组织、行政主管部门、审判机关等各方面解纷资源入驻、轮驻,“攥指成拳”形成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整体合力。在综治中心,各部门多职能和多力量整合,并非简单做“加法”,而是以优化运行机制提升质效,实现社会治理模式的系统性重塑,确保平台权责明晰、运转顺畅。

  比如,在统一受理上,81.5%的综治中心建立受理告知单制度。在分类流转上,88.8%的综治中心建立与入驻部门业务协同对接机制。在闭环管理上,84.7%的综治中心建立“工作提示函”“风险预警函”机制。各地还发挥综治中心的督办落实职能,加强对群众诉求办理程序和矛盾纠纷化解结果的跟踪掌握、全程督办,对每一起矛盾纠纷均“一盯到底”。

  在法治轨道上定分止争

  今年4月10日,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综治中心接待大厅接待了18名群众,他们反映的是同一问题——自己购买的商品房长期未按合同交付。

  原来,2019年,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对当地某老旧小区进行棚户区拆迁改造。2020年至2021年期间,市民冯先生等18人先后与该公司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并交纳购房首付款。但这些商品房至今未交付,群众多次沟通无果。

  永济市综治中心按照“分类受理、归口管理、协同处理、闭环管理”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统筹人民调解组织、住建、信访等部门集体会商,按照法治化路线图实质性化解,由涉事单位联动调处,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进行政策解读,信访部门协调行政力量保障购房者权益,人民法院负责司法确认和诉讼服务。

  各部门多次与购房者沟通,疏导情绪、倾听诉求、优化调解方案。

  最终,11名购房者与房地产开发公司解除商品房买卖合同,该公司按期退还购房款及利息,并申请法庭进行司法确认;4名购房者同意继续履行商品房买卖合同,由该公司用已建房屋置换;3名购房者不同意前述解决方案,选择进入法院立案诉讼途径维权。法庭启用司法确认程序,当天当场完成立案、文书审核并送达双方当事人。

  实践探索中,各地综治中心充分运用调解、仲裁、行政裁决等法律手段,在法治轨道上实现定分止争。87.9%的综治中心已建立起按照法治化路线图依法办理的工作机制。

  “厦门会议”以来,全国县级综治中心化解矛盾纠纷128.5万件,综治中心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作用逐步显现。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言

责任编辑:白珂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