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西安航空基地驻村第一书记郑哲:扑下身子扎实干 用情用力真帮扶

发稿时间:2020-07-26 07:46:00 来源:西安航空基地 中国青年网

  “爸爸很快就会回来了,你在家里乖乖的,早点睡觉。”7月21日晚,在西安航空基地对口帮扶的蓝田县葛牌镇白家村,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郑哲跟一岁多的儿子打完视频电话后,又继续投入工作中。

  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在这关键时刻,郑哲带领着驻村工作队员日夜奋战在一线,已经好几个月没有回过家了,想念孩子的时候,只能通过打电话和视频的方式见见面。“能够参与到脱贫攻坚这场战斗中来,是责任与荣耀共存的,家人都非常支持我。我们会一直坚守在一线,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郑哲坚定地说道。

  干好精准扶贫的“战斗员”

  去年5月,郑哲主动向西安航空基地管委会申请,投身到脱贫攻坚一线,开始了他的驻村帮扶之路。在帮扶之初,他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任务,带领驻村工作队一户户了解村民群众家庭情况,一遍遍宣讲扶贫政策,想办法一个个解决存在的困难。

  一年多的时间,郑哲与村两委班子商议制定出村三年发展规划,先后协调资金90多万元,更换村饮水管道4000米、新建翻修4座蓄水池、修缮拓宽路面9.5公里、实施住房改造提升6户,申请设立村级公益岗位6个,让不便外出务工的困难群众在家门口就业,为实现精准扶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得知村民吕荣才儿子意外去世,家中已无劳动力且尚有正在念书的孙子,郑哲立即协调启动村临时救助机制,一次次往返于镇、村之间与上级民政部门沟通协调、报送申请材料,以最快的速度为其申办了低保户。此外,郑哲还积极联系社会团体开展“帮扶送温暖”活动,累计为村小学、村卫生室及生活困难群众捐助了价值达2.8万余元的办公及生活物资。

  当好产业扶贫的“辅导员”

  要让贫困村富起来,培育产业是关键。在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的努力下,白家村按照“大户带小户、党员带贫困户、通过合作社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了贫困户得实惠、合作社有利润、村集体有收益的三方共赢的局面。目前村合作社已发展经济植物、中药材种植30多亩,中蜂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通过入股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每年将为村集体增加7.5万元的收入。

  在西安航空基地一众驻村干部的积极衔接和努力下,葛牌镇办起了“西安扶贫超市蓝田店”,按照“政府+企业+合作社+驻村工作队”的模式,与当地合作社签订采购协议,拓宽农副产品销售渠道,提升群众自身发展产业的积极性。针对劳动能力较弱的困难群众,郑哲帮助他们联系春华专业种养合作社,每户每人每年可分红1000元。在拿到分红款后,贫困户艾文高兴的说道:“有了产业项目支撑,我们的底气更足了,脱贫的步子也迈开了”。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白家村村合作社生产的蜂蜜出现了滞销。针对这一情况,郑哲与瓦屋庄村、石船沟村工作队一起创新销售思路,邀请专业主播“直播带货”、组织“扶贫产品进社区团购”活动、联系企业订单式采购,多种举措齐上阵,线上线下齐发力,让来自大山的纯正的土蜂蜜受到了热捧,仅端午前后就销售近300斤,为6户中蜂养殖户增收近2万元。

  做好战斗堡垒的“先锋员”

  在抓产业扶贫的同时,郑哲始终不忘“第一书记”的职责。他把强班子、带队伍贯穿驻村帮扶工作全过程,探索构建起村“党员+贫困户”“党员+民风建设”“党员+村容提升”等工作机制,定期组织支部集体理论学习、讲党课,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党员积极性,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让每名党员都有所学、有所思,让党旗高高飘扬在脱贫攻坚一线。

  通过一年多的驻村帮扶,郑哲深刻地体会到精神帮扶的重要性。他提议创建了“美丽白家村”微信群,重点对惠民政策、法律知识等进行宣传;与村两委商议在村委会开办“文化活动中心”,添置了播放器、音响等设备,组建白家村文化队,积极参加镇、县各类文艺汇演,凝聚人心的同时,也极大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

  “在村‘四支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全村已脱贫83户295人,并顺利通过验收退出省级贫困村序列,基础设施、村容村貌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谈到村里发生的系列新变化,郑哲高兴地说,“相信大家都跟我一样,会继续保持冲锋态势,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到时候也能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责任编辑:徐彩侠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