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把植苗锹解析塞罕坝科技兴林密码
发稿时间:2021-06-16 10:16:00 来源: 河北日报
不绿塞罕坝 誓死不后退——三把植苗锹解析塞罕坝科技兴林密码
图为塞罕坝展览馆的讲解员正在介绍三代植苗锹的区别与使用方法。河北日报记者 田 明摄
图为塞罕坝展览馆的讲解员正在介绍三代植苗锹的区别与使用方法。河北日报记者 田 明摄
初夏的塞罕坝,百万亩林海郁郁葱葱,各种野花在林下争相绽放,一条条小径通向幽静的密林深处。
“从一棵树到一片海,塞罕坝每棵树的年轮里都记载着生态文明的进程。而植苗锹是解析塞罕坝科技兴林的密码之一。”塞罕坝展览馆讲解员魏路吉说。
陈列在展览馆内的三把植苗锹,第一把,铁质锹柄、锹头宽约20厘米、重约4公斤,略显笨重,是建场初期从苏联引进的克洛索夫植苗锹;第二把,锹头大小相仿,不同的是,锹柄改为木质,锹头顶部两侧突出,更便踩踏;第三把外型酷似“长矛”,锹头长28厘米,宽度缩至8厘米左右,背面焊接脚蹬杆,锹柄粗4.5厘米,柄长60厘米,手持轻便,入土锋利。
塞罕坝位于高寒地区,年降雨量少,一年中可满足植物生长的时间不足两个月。林场成立前两年,连续造林失败,成活率不足8%。一些职工心灰意冷,林场“下马风”甚嚣尘上。
关键时刻,共产党员挺身而出树正气、冲锋在前聚人心。老书记王尚海、场长刘文仕、副场长张启恩、王福明,不约而同把全家老小从北京、承德和围场,搬到条件极度艰苦的塞罕坝,表达“不绿塞罕坝、誓死不后退”的坚定决心。
塞罕坝人从改进育苗方法和改进植苗锹、植苗机等造林机械入手,从科学技术上寻找前期造林失败的原因。
经过不断摸索、反复改进,塞罕坝人改过去的遮阴育苗法为全光育苗法,并摸索培育出了“大胡子、矮胖子(根系发达、苗木敦实)”等优质壮苗;同时,改进“水土不服”的植苗锹、植苗机等造林器械,揭开了造林大会战的序幕。
“拿植苗锹为例,相比苏联人,中国人身材较低、力气较小。另外,苏联造林地块土质松软,植苗锹很容易插入土中,而塞罕坝立地条件差、砂石多,克洛索夫植苗锹极不适合坝上造林。经过改进后的植苗锹,身窄头尖,单脚轻踩便可直插土中,而狭窄的缝隙,更利于防止树苗根系透风跑墒。”魏路吉解释说。
一份刊载于1966年《林业实用技术》、署名“河北承德塞罕坝机械林场生产办公室”的《落叶松植苗锹》文章中记载:林场自使用新式植苗锹后,不仅工效提高了1倍,节省了劳力和造林时间,还避免了窝根,提高了造林质量和成活率,同时,还有利于抗旱保墒。原来每3至5人一组流水作业,用锨、镐平均每人每天栽250株树苗,改用植苗锹后,1人平均每天可栽植600株。1965年,人工植落叶松2万亩,年终保存率80%以上。1966年春栽植落叶松苗,全部使用植苗锹,在造林后一个月没下透雨的情况下,平均放叶率达90%以上。
“塞罕坝虽叫机械林场,但112万亩有林面积中,机械造林面积仅有10.05万亩,天然次生林24万多亩,其余都是人工造林。”魏路吉说,据粗略统计,除了石质荒山攻坚造林外,逾半林海都由植苗锹一锹锹栽植汇聚而成。
塞罕坝人通过这把造林“神器”,还独创了一门闻名全国的造林“秘诀”。
“过去人工造林是‘中心靠山植苗法’,工序复杂、费时、进度慢。结合新植苗锹,塞罕坝人独创了‘三锹半缝隙植苗法’。”魏路吉一边介绍一边演示:第一锹,下锹开缝,前后摇晃,直到缝隙宽约5到8厘米,深度25厘米。投苗入穴时要深送浅提,让根系舒展,再脚踩定苗。离苗5厘米垂直下第二锹,先拉后推,挤实根部。第三锹,再距5厘米,仍为挤实。最后半锹堵住锹缝、平整穴面,防止透风,以利保墒。该技术如今被广泛应用于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
“植苗锹虽然普通,但它展现了塞罕坝人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科学求实、创新不止的务实作风,承载着塞罕坝人誓将荒原变林海的初心和使命。”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书记安长明说,塞罕坝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继承和弘扬塞罕坝精神,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续写绿色传奇,争当科技兴林“排头兵”。
近年来,塞罕坝机械林场在高海拔地区工程造林、森林经营、防沙治沙等方面取得创新性成果,其中5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成了樟子松引种、容器苗基质配方、森林防火技术研究等六大课题,部分成果填补世界同类研究领域的空白;完成九大类60余项科研课题,总结编写7部专著,编制省级标准、规程7项,发表技术论文700余篇,2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励。(河北日报记者 李建成 陈宝云)
央视网消息:当地时间6月15日,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美联社等多家媒体报道,最新研究显示,对美...
2021-06-16 09:57:00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今天(16日)上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季启明在发布会...
2021-06-16 09:53:00海外网6月16日电 台湾地区近期新冠疫情告急,连血库也拉响警报。受疫情影响,许多人能不出门就...
2021-06-16 09:52:00海外网6月16日电 综合台湾TVBS等台媒消息,台中一名90岁老妇人,15日施打完阿斯利康疫苗后于当...
2021-06-16 09:52:00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二号组合体状态良好 能够保障航天员在轨长期驻留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2021-06-16 09:51:00原标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生猪价格过度下跌三级预警
2021-06-16 09:50:00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将两次出舱活动 在轨期间主要完成四项任务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
2021-06-16 09:46:00中新网合肥6月16日电安徽纪检监察网15日发布通报,日前,经安徽省委批准,安徽省纪委监委对安徽...
2021-06-16 09:45:00中新网北京6月16日电(记者赵建华)国家税务总局15日宣布,优化整合出口退税信息系统,取消部分出...
2021-06-16 09:40:00中新社华盛顿6月15日电美国政府高级别官员15日表示,美方不期待美俄领导人日内瓦会晤取得成果,...
2021-06-16 09:25:00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16日上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宣...
2021-06-16 09:05:00中新网6月16日电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消息,6月15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
2021-06-16 08:45:00中国侨网6月16日电题:留学生因对宠物照料不周被捕!在海外养宠物都有哪些"雷区"?养鱼也要许可...
2021-06-16 08:45:00深圳新增境内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系机场海关工作人员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15日通报,深圳市14...
2021-06-16 08:34:00中高考之后办谢师宴(也叫升学宴),在一些地方已经成为惯例。2021高考已经结束,考试成绩将公布,...
2021-06-16 08:30:00中新网6月16日电综合报道,15日,美国总统拜登同欧盟领导人会面,双方同意就波音与空客的飞机补...
2021-06-16 08:25:00当地时间2021年6月14日,厄瓜多尔,环境和水利部提供的照片显示,根据厄瓜多尔加拉帕戈斯最近公...
2021-06-16 08:15:00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将于6月16日上午召开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介绍,空...
2021-06-16 08:11:00央视网消息:据广州疾控人员的介绍,此次广州疫情,有近6成的确诊病例以为自己得的只是普通感冒...
2021-06-16 08:02:00中新网6月16日电据美国中文网报道,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将在6月晚些时候前往美墨边境,原因是共和...
2021-06-16 07:55:00央视网消息:今年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0周年。2006年6月,上合组织成员国代表在上海共同签署《上...
2021-06-16 07:52:00缅甸军方证人15日出庭,就昂山素季涉嫌煽动叛乱并无视疫情限制规定举行竞选活动进行举证。如...
2021-06-16 07:50:00捞钱奢靡享乐难逃纪法严惩对于江苏省无锡农商行南通分行如皋港支行原行长严峰来说,最令他难以...
2021-06-16 07:50:00中新网6月16日电据美国中文网报道,美国研究人员发现更多证据,说明新冠病毒早在2019年12月就在...
2021-06-16 07:45:00老挝副总理:中国新冠疫苗安全有效新华社万象6月15日电(记者章建华)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政治局...
2021-06-16 07:45:00一路追踪一路呵护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供图核心阅读近期,一群野生亚洲象从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
2021-06-16 07:45:00央视网消息:商务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已经有21个新冠疫苗进入临床...
2021-06-16 07:42:00央视网消息:教育部昨天(6月15日)宣布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经中央编委...
2021-06-16 07:22:00记者今天从广东省卫健委获悉,6月15日0-24时,全省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2021-06-16 07:19:00海外网6月16日电根据Worldometer实时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6月16日6时30分左右,美国累计确诊...
2021-06-16 06:47:00乌东德水电站有多"牛"?"西电东送"国家重大工程——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全部机组将于今天(16日)...
2021-06-16 06:42:00从2019年9月10日首战5:0马尔代夫,到北京时间16日凌晨3:1叙利亚,国足这段历时645天的世预赛40...
2021-06-16 06: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