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江西吉州区:担当实干打好民生“组合拳”

发稿时间:2021-08-01 09:39:00 来源: 井冈山报

   近年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吉事即办”政务品牌,推动政务服务和便民服务水平上新台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吉州区以“吉事即办”的状态迅速进入“实干模式”,扎实开展“大调研、察民情”“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实践活动,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办好群众民生实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区级审批让政务服务“网上跑”

   “区级行政许可权限,在镇街就能办理了!”近日,吉州区跃进路某公司相关负责人孔经理在公司附近的古南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办理了吉州区首张“全区通办”的卫生许可证,标志着该区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全区通办”。

   “现在办事真是太方便了,就近就能办好所有事。”孔经理感叹道。本是区级许可权限,却在乡镇、街道一级完成审批服务。今年以来,该区结合全市创建“吉事即办”政务服务品牌,在持续唱响“一个电话服务到、一枚公章审批完”改革品牌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推行政务服务“全区通办”举措,构建互联互通互补的三级政务服务体系,真正在全区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实现“就近提交受理——区级审批——就近领证”。

   近年来,该区通过“窗口下移”“权限下放”“服务下沉”,将区本级政务服务大厅、专业办事大厅、各部门单位的政务服务受理窗口统一下移至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窗口,实行综合受理、网上办理、统一出件,并将“一窗式”综合受理系统和网上审批系统部署至各乡镇、街道和部门单位,打造以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为前台,区行政审批局、各部门单位为后台的全区一体化政务服务新格局,让数据多跑“网路”,让群众少跑“马路”。

  基层约请让群众困难“马上办”

   近日,阳明花园小区B区有居民反映1楼业主私自占地行为。社区接到投诉后,立即张贴拆除违建的通知,并向吉州区城管局、永叔街道执法大队及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发出“基层约请函”。社区、城管、街道三方协同,共同对违章搭建进行拆除。

   “基层约请函”以社区作为约请主体,对照约请事项适用范围,认真梳理出群众反映集中、矛盾突出且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向街道相关职能科室提出具体约请事项。街道分管领导及职能科室作为约请对象,认真研究并及时回应约请诉求,委派代表赴基层参加现场答复或协商讨论。

   “过去居民反映的一些问题,社区无法解决的,我们只能逐级向上反映,在居民和职能部门之间当‘传声筒’,感觉十分被动。而‘基层约请’制度建立以后,让我们社区党组织有了主动权,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长期、复杂的问题,更好地为居民做好服务。”永叔街道吉福路社区书记、主任曾庆华如是说。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该区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内容,推行“三问三结合”定清单、“四进四查找”寻症结、“五议五促进”办实事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345工作法;畅通“大调研、察民情”实践活动问题收集渠道,采取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12343便民服务热线平台以及“云吉州”融媒APP“小编帮你办”栏目等线上诉求和群众信访件、意见征集卡发放等线下反馈相结合的方式,广泛收集群众最关心、最期盼解决的“急难愁盼”问题。目前,该区收集问题1860件,办结965件,办结率达51.88%,285个民生实事项目均已开工,86个项目已竣工,在职党员点亮群众“微心愿”1300余个。

  下沉帮扶让企业难题“迎刃解”

   “区工业园和区就业局对我们企业招工稳岗,提供了很多政策支持,帮助我们尽快解决人员紧缺问题,让我们消除了后顾之忧。”吉安创德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行政经理卢少伟笑着说。

   吉安创德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高密度汽车配件制造商,是吉州区引进的5020项目之一。走进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生产线上人工机械通力合作,抓紧赶制生产订单。随着生产投入和订单量增大,企业用工缺口100余人。园区党建指导员了解情况后,牵线搭桥,联系吉安市中等专业学校,向企业精准输送了技术人才100余人,深化了校企合作,强化了企业要素保障。

   为保障企业安全有序生产,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该区各有关部门及园区管理服务单位主动靠前服务,采取有力措施为企业铺路搭桥、排忧解难。持续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加大招工力度,在公众号、网站等媒体平台发布招聘信息。举办2021年“春风行动”人才招聘会,灵活开展“助企用工”活动。组织专员每天到乡镇、街道人口主要流动地段和周边乡镇,设点摆摊宣传招工,组织有意向者去企业参观,帮助更多群众就业。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我为企业解难题”“我为职工办实事”等系列活动,切实帮助企业解决招工、融资等需求,累计放贷5760万元;积极调解企业员工劳资纠纷15余起,涉及金额56余万元。(罗贵芬、魏斯杰 )

责任编辑:DW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