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江西南昌:电动车违规充电 最高罚1万元

发稿时间:2021-08-05 16:56:00 来源: 南昌晚报

  近日,浙江杭州、江苏镇江等地发生电动自行车起火爆炸事故,引发社会关注。8月1日,国家应急管理部审议通过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开始施行,其中第三十七条明确:“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规定》指出,拒不改正的,对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对非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记者日前走访发现,我市大部分社区修建了停车棚,规范管理停车地点,统一充电,既消除了安全隐患,也给住户提供了方便。但少数社区仍有居民违规停放电动车或私自拉线充电。

  无视告示

  电动车仍上楼充电

  8月3日11时许,在西湖区万寿宫社区带子街50号,记者看到,虽然楼门口、楼道都贴有禁止推电动车上楼的告示,还有违规停放电动车将被清理的通知,但楼道中仍然停放着数辆电动车。在3楼的走廊里,记者发现3辆电动车正在充电,都是从居民家中私拉电线。

  “小区没有专门的地方让我们停,只能停在楼道里了。”居民陈女士告诉记者,“电动车充满电也就能骑30来公里,平时上下班都要骑,两三天就得充一次电,社区没有专门的充电桩,只能自己拉线充电了。”

  在东湖区江边站小区,记者看到,保安室门口张贴的告示上,第三条写着“禁止违反用电安全要求私拉电线和插座给电动车充电”。但就在保安室另一侧,一条电线从窗口伸出,两辆电动车正并排共用一个插座充电。记者上前询问,一名保安告诉记者,由于小区内使用电动车出行的住户较少,因此尚未规划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没有地方可以充电,我们只能自己拉线了。”

  多次整治 仍有住户乱拉线充电

  在红谷滩区凤凰城·凤翔苑小区,只有几栋楼之间设置了电动车停放区。停车区内安装的充电桩,仅可供少量电动车充电,且停车区为露天区域,无法遮风挡雨。8月2日17时许,记者来到该小区走访,在6栋的电梯间看到,尽管门上张贴了“严禁电动车(及电池)入内”的告示,但不远处便停放了2辆电动车。在14栋的电梯间,也停放了3辆电动车。

  在东湖区聆江一路电力小区,从西南一门进入,就能看到一排随意停放的电动车。从1栋到5栋,随处可见电动车从楼上拉线充电,甚至存在多辆电动车共用一个插头的情况。在2栋旁,记者看到,有住户从4楼窗户拉线至地面给电动车充电。更有甚者,在4栋有住户直接从7楼将电线拉到地面给电动车充电。物业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小区楼栋旁配备了电动自行车充电桩,但部分居民仍然从自家拉线充电。“我们曾多次联合执法部门进行整治,但效果不明显。”

  随后,记者来到青山湖区上坊路社区,在6栋、7栋等处见到,本就不宽敞的一楼电梯间内,停放着数辆电动车和自行车,在6栋一单元入口处,一辆电动车从居民住房中拉线充电。“今天还算好的,有时候停了四五辆电动车,居民出入都不方便。”社区居民王先生向记者吐槽。

  设置统一的停车区 治标更治本

  没有地方停放电动自行车,没有充电设备,单纯禁止电动车上楼只能是“治标不治本”。记者走访中发现,多数社区规划了专门的停车位,并铺设充电桩,从根本上解决电动车上楼的问题。

  在东湖区豫章路街道射步亭社区爱心苑,3个10余米长的车棚里有序停放着数十辆自行车、电动车,而且每个车棚靠近墙壁的一侧安装了10个充电桩。除了充电桩,每个停车区还配备了灭火器等消防设备。

  居民刘女士告诉记者,她以前都是把车停到楼道内。“以前没地方充电,都是卸下电瓶带到家里充,既麻烦又不安全。”刘女士说,“小区规划了统一的停车区后,不仅充电方便了,安全性也提高了。”

  在青山湖区厚德花园小区3栋前,一个约30米长的停车棚内有序停放着数十辆电动车。每个停车位的上方都悬挂了一个充电插座,记者大致数了一下,可容纳超过50辆电动车同时充电。

  在红谷滩区凤凰洲管理处凤凰花园社区,从小区东门进入,左手边便有一个十余米长的遮雨棚,数辆电动车正整齐地摆放在棚内充电。沿着小区道路向里走,每隔几十米便能看见一个遮雨棚,棚内每隔1米配备1个充电桩,每个充电桩可供两辆电动车充电。

  “在了解到居民的电动自行车没地方停放后,我们与物业合作,将社区内绿化带、机动车停车位等重新规划,改造成了非机动车停放点,并配备了大量的充电桩。”凤凰花园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娜说,“凤凰花园社区居住着大量的中老年人,平时主要依靠电动车出行,我们需要多考虑这个群体的停车和充电需求。”

  南昌晚报·爱南昌客户端记者 胡萧 高学斌

责任编辑:DW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