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成都成华区委书记赵春淦:有激动、有压力、有信心

发稿时间:2021-09-29 16:08:00 来源:人民网 中国青年网

中共成都市成华区委书记赵春淦接受采访。人民网 王波摄

中共成都市成华区委书记赵春淦接受采访。人民网 王波摄

   人民网九寨沟9月28日电 (王波)今日,在2021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第七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暨九寨沟景区全域恢复开放仪活动中,第三批天府旅游名县名单公布并授牌。成都市成华区被授予天府旅游名县称号,区委书记赵春淦就此接受了采访。

  问:请谈谈参加此次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的感受和体会,并介绍一下成华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的具体举措?

   答:作为参加此次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的第三批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之一,我主要有三点感受和体会。

  首先是“有一些激动”。 开展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工作,是四川加快推动文化旅游大省向文化旅游强省跨越的生动实践,也是我们基层区(市)县以文化旅游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难得契机。近三年以来,成华集全区之力开展创建工作,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如愿以偿从候选县迈入命名县行列,这不仅是省委省政府对成华文旅发展成效的肯定和认同,更为成华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带来了重大历史性机遇,全区上下无比振奋、倍受鼓舞。

  其次是“有一些压力”。 天府旅游名县不是一劳永逸的“终身荣誉”,而是一面优胜劣汰的“流动红旗”。省委省政府创新实施天府旅游名县“动态申报”“复查考评”“降格退出”等机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竞争性激励政策,推动形成了旅游名县“赛马”和全域旅游千帆竞发的生动局面。我们感到,获评命名县既是一项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将以此为新起点,始终保持再出发的归零心态和争一流的进取精神,全力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努力为全省打响“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国际文旅品牌担当贡献。

  其三是“有一些信心”。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发展,连续三年召开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明晰了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宏伟蓝图和清晰路径,为我们更好推动文旅大融合大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乘势而进、改革创新,进一步“做优、擦亮、叫响”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

   在创建过程中,我们坚持文旅是基础、文商是方向、融合是路径,扎实推进百大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提升成华文化魅力、旅游实力、文商旅合力,主要采取了“五个一”的新举措。

  一是坚持“一把手”强力推进。 我们建立了“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32个部门和11个街道协同联动”的天府旅游名县创建领导小组,构建形成了任务明确、统筹联动、高效推进的工作格局。

  二是狠抓“一体化”提升打造。 我们聚焦打响熊猫之都、东郊文创、枢纽服务等文商旅融合品牌,加快建设成都自然博物馆等10余个文旅地标,成功创建了A级景区等7个旅游品牌,加快打造新华坊等“2+11”条特色文旅街区,望平坊旅游休闲街区成为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工作会示范点位。

  三是完善“一条龙”配套服务。 我们着力构建“吃住行游购娱” 一条龙配套设施和智慧化服务体系,牵头成立了全球首个“大熊猫”文旅发展联盟,建成投用了熊猫广场等重大旅游配套,整体打造百万平米环东郊记忆艺术商圈,构建形成了“1+N”全域旅游大数据智慧中心,有力推动成华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跨越。

  四是推出“一揽子”激励政策。 我们编制了《成华区全域旅游规划(2020-2025)》,制定出台了“关于建设天府旅游名县的实施意见”“文创产业35条”等支持措施,构建形成了“1+N”政策体系,为创建工作和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五是引进“一大批”文商旅项目。 我们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成功签约了华人探索世界等23个重大项目,落地实施106个文商旅融合产业项目,先后获评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城区、中国魅力都市文旅发展区等荣誉。

  问:请简要推介成华的文化旅游特色资源?

   答:成华区位于成都市主城区的东北部,幅员面积109.3平方公里,在成都传统五大主城区中面积最大,常住人口138.19万,区域内文旅资源富集,主要有“两站、两品、四地标”。

   “两站”即成都东站和成都北站。成华坐拥成都东站和北站“双枢纽”,扼守东大门和北大门“双门户”,连接川陕路和成渝高速等进出川“大动脉”,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桥头堡”,拥有得天独厚的交通枢纽区位优势。其中,成都东站于2011年5月8日投用运营,是全国“八纵八横”高铁网络重要节点,也是全国第六、西南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年客流量约1.5亿人次。成都北站历史上也称为成都站或火车北站,1952年7月建成投入运营,先后历经4次较大规模改扩建,目前的北站于2007年4月20日投运,是集铁路、地铁、长途汽车、公交等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还是成渝中线高铁的起止点,承载着很多外地人对成都的记忆和很多成都游子对家乡的回忆,对成华发挥西部门户枢纽功能有着重要辐射带动作用。

   “两品”即大熊猫和工业文明两大品牌。大熊猫是我们的国宝,也是全省“三九大”核心文旅资源之一,位于成华区的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被誉为全球唯一的“熊猫都市乐园”,目前圈养了224只大熊猫、约占全球圈养数的1/3,2006年被评为4A级景区,是年游客量全省第一、全国第二的单点景区,每年吸引游客近千万人次。工业文明是历史留给成华最厚重的资源,作为曾经的全国三大电子工业基地之一,目前仍留存18处工业遗产、占全市一半以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东郊记忆和红仓·完美世界,东郊记忆是4A级景区,也是成华首个依托工业遗产改建的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先后获得“国家工业遗产旅游基地”等十多项国家级荣誉。红仓·完美世界由原禾创药业老仓库改建而成,创新“产、娱、教、文”四位一体发展模式,成功打造成为全省首批文旅融合示范园区。

   “四地标”即成都339、万象城、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动物园四大地标。成都339因天府熊猫塔高339米而得名,天府熊猫塔为西部第一、全国第五高塔,目前成都339及其周边多重业态聚集,已经成为来蓉旅游的网红打卡热地。

   万象城是成都主城区最大商业综合体,去年被评为国家五星购物中心,已经聚集了今日头条、华为旗舰店等一批头部企业和63家西南及成都首店名店,正加快打造成都主城区商业新中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新极核、成渝商旅经济新名片、西部时尚消费新高地,预计2021年销售总额可突破50亿元。

   成都自然博物馆是西南唯一的综合类自然博物馆,总建筑面积5.05万平方米,获得了十四届中国钢结构金奖,博物馆依托成都理工大学的科研等方面资源,开放后将是重要的文博新地标。

   成都动物园始建于1953年,是成都历史上第一个独立动物园,是许多成都人从小到大的欢乐记忆,年接待游客500万人次,先后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被建设部授予“全国十佳动物园”。

  问:下一步成华区将如何贯彻落实本次大会精神,进一步擦亮“天府旅游名县”的金字招牌?

   答:下一步,成华将深入落实本次大会精神,深挖“大熊猫”“大枢纽”“大文创”“大都市”等特色文旅资源,全力争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进一步打牢文旅基础、坚定文商方向、做好融合文章,持续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

  一是依托大熊猫品牌打造旅游名区。 紧盯“大熊猫基地争创5A级景区”这一目标,高标准完成熊猫基地改扩建工作,加快打造4平方公里的“熊猫之芯”;大力招引一批大熊猫主题重大文旅项目,加快打造11平方公里的“熊猫之窗”;持续提升“都市看熊猫,安逸耍成华”品牌的吸引力影响力,把35平方公里度假区打造成“熊猫之都”,奋力建设世界级大熊猫保护示范地、文化策源地、国际旅游度假区和国际熊猫文旅消费目的地。

  二是发挥工业文明优势打造文创名区。 统筹推进18处工业遗产保护性再造、产业化改造、景区化营造,传承发扬厚重的工业文脉,聚焦音乐艺术、数字文创等产业招引一批龙头企业,打造更多的“创、展、演、秀”体验项目,让产业园区、商业街区、生活社区融为一体,全力争创国家级文旅产业示范区。

  三是推进文商旅融合打造都市消费名区。 充分用好“双枢纽、双门户”等流量资源优势,深入推进全区“八大商圈”内生式发展,做优精品旅游线路和“2+11”特色文旅街区,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夜间经济、后街经济等新业态,创新打造“熊猫野趣、公园生态、体育健康”等户外消费场景,集成提供“从白天到夜间、吃住行游购娱”的全天候文旅消费大餐,奋力打造文商旅融合发展新高地。

责任编辑:张亦弛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