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南昌新建区:板鸭飘香富农家

发稿时间:2022-01-06 09:35:00 来源: 南昌日报

  □ 熊适钊 本报记者 张代艳 文/图

  新年第一天,南昌市新建区铁河乡东阳村的板鸭生产基地内香气诱人,工人们正抢抓冬日里难得的晴天晾晒板鸭,为即将到来的春节销售高峰做准备。

  铁河乡位于鄱阳湖畔,土地平旷、日照充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不少赣南知青被下放到铁河青山板鸭厂,带来了传统的板鸭制作工艺,其加工生产的青山板鸭占领了较大市场,从此铁河乡便成了传统的板鸭基地。2020年,新建区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扶持建设了江西芰湖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加工基地,将原来“合作社十贫困户”模式转变为“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经营模式,为东阳村成功脱贫致富增添了新动能。

  同样在基地忙碌的还有江西芰湖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雷杨孙。他穿梭在生产车间和晾晒场,不停地检查板鸭的质量,指导工人严格把控生产流程,确保每一个产品都符合出厂标准。 “目前,我们都是订单式生产,板鸭、板鹅是主打产品,今年总量在7万只左右,算是产销两旺了。”说起公司产品的销量时,雷杨孙脸上露出笑意。

  雷杨孙介绍,公司每年向村委会支付租金23.8万元,以增加东阳村集体收入,同时村委会还持有公司11.8%股份收益。该公司还通过设立“铁河乡扶贫车间”,吸纳10户脱贫户就业,并为就近村民和退捕渔民40人提供就业岗位。“我们更多的还是给老百姓提供就业机会,合作社提供鸭仔,社员帮忙养鸭子,然后保价回收。现在车间有15个脱贫户在工作,同时也有几十户村民在这里务工。”雷杨孙说。

  47岁的雷庆球是东阳村板鸭基地的员工,自从村里建起了板鸭基地,他再也没有外出务工。“回到家乡工作离家近,可以照顾小孩的学习和父母的身体。再说工资和外面差距也不大,每月工资收入四千元左右,我心里觉得踏实。”雷庆球说。

  据了解,以往板鸭只能在冬季制作及销售,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经营,也限制村民就业。为此,基地通过与高校合作,将传统的熏腊食品做成低盐低嘌呤的健康食品,同时推出酱板鸭、酱香鸭、酒糟鱼等老少皆宜的风味食品。未来,该公司还将结合新建区特色大塘清明酒,建造清明酒酿酒车间,推出独具特色的酒糟鸭,实现一年四季销售生产,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东阳村板鸭基地只是新建区产业扶贫结出硕果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新建区先后培育了石埠镇西岗村千亩芦笋基地、流湖镇菌菇基地、流湖镇淑溪村湖羊饲养基地等21个产业项目,投入金额达2764.99万元,实现了该区22个“十三五”贫困村产业项目全覆盖。

责任编辑:邓伟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