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文旅示范 龙头昂起
——赣州市章贡区水西镇争做新型城镇化示范镇建设排头兵纪实

发稿时间:2022-01-29 20:52:00 来源: 赣南日报

  龙川极地海洋世界

  方特东方欲晓主题公园

  通天岩风景名胜区

  建设中的水西客家小镇。

  市民在永安村“甜过初恋”草莓园摘草莓。

  上禾村小黄姜畅销市场。

  石珠村卫生示范户。

  位于水西镇的江西燕兴中医农业示范基地。

  焕然一新的和乐特色小区。

  □王为民 赵洋 记者钟瑜/文 记者邹忠辉/图

  “方特东方欲晓主题公园、龙川极地海洋世界、通天岩风景名胜区集中水西,众多乡村旅游项目吸引游客。国庆期间,我们工作人员全员上阵,维护旅游、交通秩序。”近日,赣州市章贡区水西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去年国庆黄金周,水西镇各交通要道车辆拥挤,人山人海。

  这是章贡区水西镇着力打造文旅产业为主导的新型城镇化示范镇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章贡区水西镇坚持党建引领,立足全市一流,强势推进示范镇建设,擦亮“醉美水西”名片,文旅产业新型城镇化示范镇龙头翘然昂起。

  1 以文兴旅以旅彰文

  连日来,水西镇党委书记钟远青,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雯雯先后来到水西客家小镇项目建设现场,推动项目建设。记者在现场看到,昔日零乱破旧的居民房逐步整治一新,停车场、小广场、道路硬化、管线下地等系列设施建设正在推进。

  章贡区历史文化深厚,古城墙、通天岩、七里古窑址、古浮桥、八境台、郁孤台、福寿沟等84个旅游景点和230多处名胜古迹,被誉为“宋城博物馆”,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沟通赣、粤、闽、湘江南重镇赣州古城所在地;史上名人迭至,人才辈出,苏东坡、辛弃疾、文天祥等历史名人曾在此留下政功墨迹,周敦颐、程颢、程颐、王阳明等理学大师使赣州成为宋明理学发祥地;不仅有采茶戏、东河戏等民间戏曲,还有客家根雕等民间工艺。水西镇作为第二批文旅产业为主导的新型城镇化示范镇,如何充分挖掘利用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兴盛旅游产业,同时,借旅游产业的兴起,彰显丰富的文化特色,是示范镇建设的重要课题。

  水西客家小镇位于章贡区水西镇联三村,北临105国道旁方特东方欲晓主题公园,与龙川极地海洋世界不远,距通天岩景区2公里,拟引入赣南区域特色美食、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既承接大景区景点客流,丰富旅游业态,又成为历史文化展示区。

  文旅产业是水西示范镇建设重头戏。该镇投入资金1.3亿元,围绕建设现代文化旅游区、休闲农业旅游区两大板块,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旅游后花园。

  文旅龙头企业培育成果明显。方特东方欲晓主题公园、龙川极地海洋世界等重大文旅项目开业运营,去年接待游客量达400万人次。江西省旅游发展大会、章贡区文化旅游节相继在水西镇举办,水西文旅知名度迅速提升。去年,和乐特色小区、海悦酒店等均已进入项目收尾阶段,其中海悦酒店项目已完成装修,正在准备验收。

  充分挖掘山区村资源,重点规划布局凌源村赣南乡村传统建筑风貌特色示范点,培育并做强休闲农业旅游产业,乡村旅游异军崛起。1月25日,在和乐乐彩玫瑰园,大量山茶花排列整齐竞相绽放。该园业主赣州沃彩生态农业开发公司赖姓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投资千万元,依托位于赣县区、兴国、上犹、南康区、大余等地的9个、1万多亩生产基地,在这里打造花卉集中展示区,游客可赏可购,公司还将丰富业态,打造集餐饮、民宿、娱乐、垂钓等于一体的休闲娱乐好去处。当天,位于水西镇石甫村的第五元素户外拓展基地正开门迎客;位于永安村的“甜过初恋”草莓园熙熙攘攘,大量游客在采摘草莓;沿路农家饭庄串珠成链,乡村旅游要素不断完善。

  2 精细管理精美呈现

  1月25日,记者在新安装的和乐社区监控显示屏上看到,16个画面动态反映该社区各个角落动态,画面不断切换,让整个社区人流、车流活动等尽收眼底。

  这是该社区实行智能化管理的措施之一。和乐社区西邻通天岩,共建有近2000块宅基地,主要安置来自黄沙、白田、和乐等三个村的拆迁户,共有人口约1.8万人,企业及个体户达900户。为实现精细化管理,水西镇投入8400万元对安置区域改造、周边景观提升,进行房屋立面改造、天燃气管网铺设、弱电改建、路面“白改黑”、污水管网建设、智慧社区打造等基础设施提升、小游园建设、建筑风貌提升、新建旅游临时停车场、新建绿地公园等,按照无物业小区“五有”标准,为居民提供服务。

  这是水西镇以示范镇建设为抓手,促进社会治理精细化的普通案例。

  近年来,水西镇大量项目落户,需要进行大量征地拆迁、返迁安置等工作,仅2021年推进螺溪州大桥及105国道改线项目、污水处理厂四期、农产品批发市场二期、罗边组团返迁安置房项目及C4C6等市区级重点项目,就完成征地1700余亩,迁坟573穴,拆迁房屋433户约7.03万平方米。返迁安置投入资金、安置规模均为历年之最,先后完成市保障性住房、昌吉赣高铁、龙川极地海洋世界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在江南府南区、银杏花园等343户安置户房屋分配工作,安置房屋542套。

  大量的拆迁安置为社会治理提出严峻挑战。

  “我们通过建设停车棚、整理网线、建设化粪池、建设停车道闸等,让居民看到身边的变化,看到我们确实是在为他们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从而引导他们缴交物业费、停车费,通过市场化手段促进我们规范、长效管理。”水西镇赤珠村党总支书记赖唐明说。

  如何让大量洗脚上岸的村民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何利用好各类资源化解矛盾纠纷?如何提升居民文明水平促进社会和谐?水西镇突出党建在社会治理中的关键作用,组织和乐社区相关7个党委、党支部建立和乐社区党建共建圈;充分发挥“一村(社区)一队”“章贡大妈”“老师傅”等调解队伍的作用,让大量基层矛盾纠纷实现基层调解。发挥护林员、护路员、饮水管护员、保洁员、综治网格员、长效管护员等多方力量参与,促进“门前三包”、路长制等措施落地;对返迁地试行“街区式”物业管理,长效提升管理水平;上线水西镇“随手拍”APP、小程序,设立“和乐积分”兑换制度等,激励党员群众积极参加村(社区)活动。

  3 乡村振兴强村富民

  1月7日,水西镇石珠村党支部书记游丽苹带领小组长、志愿者等一行8人,敲着锣打着鼓,热热闹闹地把该村清洁卫生流动红旗送到村民邓世贵手中,并送上奖励300元。“环境干净整洁了,心情也舒畅。看着清洁卫生流动红旗,干劲更足了。作为一名党员,今后我会继续起到带头作用。”邓世贵兴奋地说道。

  这是水西镇实施每月考核评分机制,推进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的常态画面。

  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水西镇多向发力,在完善基础设施、奠定产业基础和提升乡风文明等方面强劲开局。

  民生设施快速完善。近日,记者在水西镇生活污水处理站出水口看到,一群小鱼正在水池嬉戏,水池的水已经清澈见底。这样的污水处理站在水西有14处。水西镇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作为重要项目,建设连通所有村民的生活污水收集管网,进行相对集中处理,有效净化生活环境,解决生活污水对赣江的污染。除污水处理站外,2021年,和乐特色小区、赣州市中心城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置场及水西弃土场(一期)等均进入收尾,105国道改线全面通车;永安沙背下至长胜、湖边至内潮和黄沙横石至中农批等乡村公路陆续竣工,改扩建6米宽循环公路近30公里,偏远山区村全部实现通公交。新建公共停车位100余个,新改建和开放公厕35座,东江源大道强弱电全部下地。便民服务中心已经建立,励志超市扩大覆盖。赤珠小学、水西中心小学新建教学楼投入使用,水西中学、区保育院水西分院等教学机构有效解决就学问题。位于水西的市第五人民医院传染病重症大楼、门诊综合诊疗大楼的建设,进一步提升该区域医疗保障水平。

  产业基础不断巩固。水西镇着力打造文旅产业、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带,逐步形成凌源油茶、永安菌菇、上禾生姜、石珠大米、窑下红薯、联三黄元米果等产业发展格局;延伸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条,打造醋姜、生姜中药包、藕粉等特色农产品。全面提升打造水西老街、和乐乐彩玫瑰园、石甫第五元素拓展基地、永安窑背精品果采摘产业园等农旅项目建设。引导城市资本、技术和人才下乡,统筹整合乡村闲置房屋、土地、山林等资源流转,实现深度开发利用。凌源村引进拥有40万粉丝的抖音网红“蛮古”兴办的“汇食源”农庄,流转土地50余亩,租用民房6栋,聘用农户10余人,实现闲置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一批就业岗位。截至目前,该镇14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近650万元,4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50万元,成功举办多次水西示范镇建设之乡村振兴系列活动。

  水西镇还通过“扶德扶志、感恩奋进”主题活动、建立“孝老食堂”、设立道德“红黑榜”、推动绿色生态殡葬等,让乡风文明浸润社会,敬老风气日益浓厚,全镇“清洁家庭”覆盖率超95%。和乐新村蝉联全国文明村镇,凌源村、上禾村、永安村被授予“江西省森林乡村”称号。

责任编辑:邓伟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