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厚植为民情怀 擦亮法治底色
——龙南市着力提高新时代政法工作现代化水平速写

发稿时间:2022-08-01 17:50:00 来源: 赣南日报

  位于龙南市数智城市中心的智慧龙南指挥中心一角。

  市民在龙南市综治中心专区办理业务。

  龙南经开区法治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纠纷调解、法律咨询、巡回法庭等“一站式”联动服务。

  龙南市中心城区一景。

  □记者曹建林 特约记者叶波 通讯员赖蓉 廖金全 赖泽霖 文/图

  日前,2022年上半年全省公众安全感政法满意度测评结果揭晓,江西省龙南市公众安全感综合排名全省第七、赣州市第二,满意度指数为99.5012%。这是龙南市委政法委紧紧围绕“建机制、保稳定、谋创新”工作思路,以全力保障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主线,统筹推进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工作交出的靓丽成绩单。今年上半年,龙南市未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案事件,未发生群众进京上访登记,未发生有影响的负面网络舆情。社会的安定、人民的安宁,让经济社会也迎来了持续健康的发展。

  “抓发展抓招商是硬道理,抓稳定也是真本领。”7月27日,聊起新时代政法工作现代化水平建设时,龙南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市委书记钟旭辉坦言。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龙南市始终将政法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思考、谋划和实施,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切实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以人民为中心,龙南政法系统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紧扣护航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工作主线,聚焦政治引领、社会稳定、服务大局、社会治理、司法为民、改革强基、铁军锻造等七大重点,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龙南、法治龙南,为建设“强旺美福”明珠市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A 夯实基层基础,健全护航体系

  基础实才有基层安。如何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把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平安幸福生活,成为龙南政法系统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必修课。今年以来,龙南通过深化周例会研判、涉稳信息扁平化预警响应和涉稳问题分类归口处理等三项机制,通过看牢“关键人”、守牢“关键事”,及时有效防范化解涉稳问题。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该市信访总量较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0.45%,法院受理各类诉讼案件同比下降28.69%,刑事警情同比下降11.51%。

  法治体系和平安建设既需要制度“导航”,更需要一支过硬的政法队伍。近年来,龙南政法系统注重党建引领,配强配齐政法队伍干部,厉兵秣马,练好内功,着力打造过硬的新时代政法铁军。同时,在专业化建设上突出实战、实用、实效导向,全面提升政法干警的法律政策运用能力、防控风险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科技应用能力、舆论引导能力。

  纵深打造“红色网格”,龙南不断夯实法治“硬堡垒”,把执行力落细落实到体系化、网格中。“我们一体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全要素网格化社会治理,探索合并1251个村小组,区划了468个综治网格,设立了468名综治网格员。”龙南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陈宁说。龙南搭建起“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框架,形成“组织引领、党员带头、居民响应”的网格联动服务模式,明确发现问题隐患、采集基础信息、排调矛盾纠纷、管理特殊人群、宣传发动群众、开展便民服务6大类33项职责清单,“小网格服务大民生”基层治理实现全覆盖。

  公安部门进一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续在“放管服”上下功夫,最大限度让群众共享公安改革红利;法院不断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率先探索试点建设行政争议多元调处中心;检察院积极探索公益诉讼新领域,协同协作推动解决基层治理难题,特别是困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突出问题;司法行政部门在政务审批事项“最多跑一次”改革全覆盖的基础上,向法律援助、公证、司法鉴定等服务事项拓展……“人民对平安的呼唤在哪里,我们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就在哪里。”龙南市政府副市长、公安局长刘熙华说。龙南创新完善平安建设工作机制,统筹好政法系统和相关部门的资源力量,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良好局面。

  B 贯彻“全周期”理念,推进治理创新

  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是百姓的永恒期待。对于老百姓而言,平安就是最大的幸福。自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开展以来,特别是今年以来,龙南市把“全周期管理”作为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金钥匙”,完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治理机制,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和效能。

  坚持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龙南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一方面,注重完善综治中心调解功能,该市对16个乡(镇、场)、107个村(社区)设立了综治中心,实现市、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组建起122个基层人民调解组织。通过以网格员牵引,依托综治中心、司法所等平台,吸纳平安志愿者、“五老”人员等社会力量全方位共同参与基层自治、化解矛盾纠纷,确保专业化、多元化的调解人才进驻到每个综治网格,服务触角延伸至各家村户,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调解效能,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法院开设“和事佬”金牌调解工作室,司法局建立“万家和”党员调解室,东江乡创建“老支书茶舍”……各种调解组织以非诉调解的方式有序解决纠纷,为社会减压,为群众减轻诉累,让矛盾调处走上快车道。

  一杯茶暖人心,一杯茶解纠纷。“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人民的事情靠人民的智慧来解决和处理。”龙南市司法局局长赖红霞介绍说。坚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大力推进多元化解机制建设,是龙南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法宝。

  人民群众最期盼什么、最关心什么,龙南政法领域改革创新的步伐就跟进到哪里。随着“放管服”改革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的深入推进,龙南建成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部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工作联动。截至目前,龙南市乡行政(便民)服务中心实行“一窗式”审批服务,“一窗”受理率达到80%。107个村(社区)综治中心与便民服务中心实行一体建设、集成服务,公共法律服务“三大平台”实现村(社区)全覆盖,基本实现“一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

  与此同时,龙南创新开展新时代无信访、无诉讼、无涉稳的“三无”乡镇,村(居)委会创建活动。采取强化镇、村综治中心建设,深化乡镇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推行法官、检察官、律师全面进驻各乡镇,综治专干、乡镇民警、人民调解员进驻各村的有效举措,建立矛盾纠纷化解与乡村治理有效衔接的新模式。

  充分运用科技支撑,龙南通过树立大数据思维,推动基层治理质量变革、效能变革,让社会治理更聪明、更智慧。建设打造了“5G+智慧龙南”大数据平台系统,集智慧城管、智慧应急、智慧综治、智慧旅游、智慧政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社会治理“超级大脑”,实现智慧治理。

  C 延伸服务触角,助力打造“龙易办”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龙南政法机关围绕打造“龙易办”法治化营商环境目标,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助推龙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龙南拥有国家级经开区,现已入驻工业企业317家。如何发挥法治作用助力企业发展,是龙南政法机关干部一直思考的问题。今年5月,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龙南市挂牌成立了龙南经开区法治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纠纷调解、法律咨询、商事仲裁、公证服务、巡回法庭等“一站式”联动服务,让企业不出园区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便捷的法治服务。

  日前,龙南经开区一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因工程款问题被某建筑工程公司起诉。龙南经开区法治服务中心受理后,迅速组织调解员进行诉前调解。在调解员的不懈努力下,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当天便出具民事调解书,两家公司握手言和。该建筑工程公司负责人频频点赞该法治服务中心的成立,他说:“中心设立很便民,有问题不出园区就可办。服务很专业,把脉很准,问题解决很高效。”

  龙南经开区法治服务中心成立后,迅速组织开展4期法治大讲堂,让法治的雨露润泽园区每一家企业。龙南市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王侃介绍说:“问需于企,我们政法各单位先后派出业务骨干,结合企业需求,为企业送上‘法治大餐’。”授课内容涵盖涉企行政执法政策、如何防范化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法律风险以及公司法律实务等。通过培训不断增强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让企业真正享受到法治的红利。

  龙南经开区法治服务中心倾力打造了“一条链”闭环办理流程,通过“收、分、调、结、转”五步工作法,为企业提供全流程纠纷解决和法治诉求服务。“收”即法治服务中心设立统一窗口,由窗口工作人员统一受理企业的涉法诉求。“分”即工作人员在受理企业涉法诉求后,第一时间进行分类处理,如涉及法律咨询和援助的,由司法局指派律师“一对一”进行解答和援助。“调”主要是指涉企纠纷的调解,中心在接受涉企纠纷案件后,要求调解员第一时间快速对接、有效调解,15个工作日内调处完毕。“结”即调解成功,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调解员协助双方当事人向当地法院申请司法确认,法院必须在3个工作日完成司法确认。“转”即未达成调解协议,双方当事人可依法选择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进行调处,调解员根据需求,把受理案件转至仲裁或诉讼服务部门,转接部门要限时办结。据统计,截至目前,该法治中心已走访企业20多家,开展法律援助10多次,进行法治宣传12次,培训400余人次,调解涉企纠纷10余件。

  “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发展,是我们政法机关的职责所在。”龙南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钟思勇说。龙南政法系统将紧紧围绕经济社会运行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精准发力,求实创新,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邓伟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