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风起扬帆正当时
——高安市十年高质量发展亮点走笔

发稿时间:2022-09-09 11:14:00 来源: 宜春日报

  励精图治谋发展,瑞州大地展新颜!

  十年来,高安地区生产总值由151.2亿元增长到529.96亿元,综合实力跨进全国百强;

  十年来,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05个,其中“5020”项目11个,世界500强企业3家,上市企业8家,产业发展实现提档升级;

  十年来,累计实施137个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项目,城市面貌变化翻天覆地; ……

  一串串闪亮的数据印证着江西省高安市域经济发展的铿锵步伐,一个个项目的签约落地转化为财税的源头活水,一项项民生工程的实施擦亮着人民群众的幸福底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安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夯实经济发展根基,朝着“作示范、勇争先”目标不断前进,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市经济实力持续壮大,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贯彻全新理念 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十年来,高安始终坚持招大引强、项目为王,做到招商不断链、项目不断档、发展不停步:入选2018年度“全国县域经济强县”;2019年首次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实现历史性突破;2020年、2021年连续挺进全国百强县,并实现进位赶超;连续两年入围“全国县域经济投资潜力百强县”;2021年全市GDP突破500亿元大关,达到530亿元。

  项目共建、产业共兴。高安充分发挥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深度融入“双碳”和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借力招商,找准产业招商的聚合点,打通产业发展的“中梗阻”,促进产业脱胎换骨、破茧重生。建陶产业围绕“绿色化、高端化、品牌化、智能化”的发展思路,引进了投资22亿元的行业一线品牌蒙娜丽莎、投资20亿元的全球智能家居领先品牌恩仕卫浴等高端陶企兼并重组,全国十强建陶企业已有3家落户高安;能耗强度降幅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实现降碳增效,打造品质品牌;投资65亿元的济民可信清洁工业燃气项目正式投产,彻底解决建陶产业环保瓶颈问题。物流汽运产业加速由汽运大市向物流强市转变,顺丰、安能、壹米滴答、正广通、及时马、行者物流等头部企业纷纷落户高安,成功承办第七届中国城市物流发展年会、连续举办两届中国二手商用车大会,发布中国二手商用车“高安指数”,荣获“中国物流汽运之都”“中国二手商用车基地”称号。新材料、新经济、新动能加速壮大,引进恩捷股份投资60亿元建设锂电池湿法隔膜项目,成为国内产能最大的湿法隔膜生产基地;2020年引进总投资122亿元的新材料产业园,实现百亿元项目的历史性突破。

  调结构,转方式。十年来,高安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聚力推进创新型县市建设,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9家,总数达123家,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市、国家绿色光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提高领域自主创新竞争力工作荣获省政府及时奖励集体三等奖,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获省委、省政府第五批突出贡献及时奖励集体通报表扬,县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高安持续咬定“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落实“拉升标杆、彰显品牌”发展战略,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8大主导产业,清晰绘制产业链发展图谱,制定产业招商地图,引入上下游配套企业,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促进企业梯队式布局,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社会长足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一座城的生长与蝶变,是时代的映照。高安致力构筑城市新框架,着力提升城市整体风貌,不断完善城市路网、公共停车等交通设施,全面推进污水管网、垃圾环卫设施等项目建设,城市空间布局、生态体系、交通体系、公共服务等功能性体系日益健全,推动城市功能与品质形象迈上新台阶。

  十年来,高安累计实施137个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项目,总投资达249亿元,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15平方公里,达到36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55.5%,城市绿化率达29%,一幅城市新画卷徐徐展开。连续五年推进筠西、胜利路、七一四路、城市夹心层、高丰碧落路棚户区改造,完成拆迁2.5万户、面积350万平方米,扫清了瓶颈藩篱、储备了大量土地,行政、市民、党教、医疗、商业综合体等十大中心项目拔地而起,图书馆被评为全省最美图书馆,瑞州大桥、府衙公园等城市景观成为网红打卡新地标。高安从2757个县域行政单位中脱颖而出,位列“2021中国最具诗意百佳县市”榜单第5位。

  “村村当股东、年年有分红”。高安全面推动乡村振兴,这得益于该市2019年在全省率先组建村集体经济发展投资公司,采取“投、并、划、整”的方式,有效解决乡村振兴中资金筹集、产业发展、利益分配等问题,探索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好路子。目前全市已有近300个村通过资产资源入股、财政资金配股、与村投公司合作建设项目三种模式参与分红。2019年,高安全面消除集体经济5万元以下的“薄弱村”;2020年,全市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超8万元,2021年突破10万元。村投公司总资产由成立之初的81亿元增长至目前的170亿元,入股的“三资”价值也随之翻番。

  桩桩民生实事,践行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高安在全省率先推行农村“幸福食堂”并全域推广,已建成运行299家,实现了村级组织全覆盖,服务农村老人近7000人;创建健康高安模式,新建11家中医药馆,开通全省第一趟“健康直通车”,疾控中心和妇幼保健院建成使用。大力推进“百县百园”工程,形成以巴夫洛田园综合体为龙头,上湖蔬菜标准园、杨圩花卉苗木园、村前生态养殖园等特色示范园区为基础的“一区多园”发展格局。打造绿三角乡村振兴示范区平台,完成674平方公里编制规划,形成集三产融合、秀美乡村、旅游康养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区。精心打造腐竹辣椒小黄牛、大米黑猪富硒油等一批特色农产品,高安腐竹进入全国品牌价值评价百强榜单,高安大米荣获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突出党建引领

  促进社会和谐文明

  行政村(社区)“三化”便民综合体全覆盖建成,农村党组织蓬勃发展,便民服务植根基层;“红色物业”体系打破老旧小区治理僵局,城市基层治理短板补齐加强,群众幸福指数显著提升;反腐高压态势持续深入,干部作风建设稳中向好;品牌宣传有声有色,高安形象深入人心。

  十年来,高安立足主责主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利用党建“绣花针”,穿起基层治理服务“千条线”,依托党建引领“头雁效应”作用,带领群众共建共治,谱写健康和谐社会新篇章。

  投入1亿元,全面建成359个村级“三化”便民综合体,一线战斗堡垒建强上线;借力便民综合体,创新推行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到村(社区)改革,便民为民深入人心;创新推行“两优化四下沉一平台”城市党建模式,新组建社区7个,成立社区二级党委19个,党组织脉络进一步延伸。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民生需求,通过组建国有物业公司、搭建党员作用发挥平台、构建“红管家”服务队伍等,创新打造党委领导下的社区、物业、业委会等多方联动的“红色物业”体系,有力解决部分老旧小区居住环境脏乱差、公共事务无人理、邻里相处不和谐等城市基层治理难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截至目前,“红色物业”治理模式已覆盖191个小区,其中无物业老旧小区116个、自治较差小区75个,解决各类问题496个,获得群众普遍赞誉。

  深入开展作风突出问题整治和干部作风教育整顿活动,积极运用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坚决肃清违纪违法案件对高安的恶劣影响。扎实推进巡视整改和巡察监督,2020年,顺利接受省委第五巡视组巡视,实现一级单位和村(社区)党组织巡察全覆盖。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赓续精神血脉,照亮奋斗之路,挖掘选树了“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百岁老兵陈训杨典型。

  成立了全省首家全媒体中心、近400家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高品高安”微信公众号领跑全省县级政务微信。2018年,高安参与央视《魅力中国城》栏目,在与福建武夷山同台对决中胜出,国宝元青花惊艳亮相,“谁懂青花、自然高安”响彻全国;同年,圆满承办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西活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临现场,品牌高安知名度、美誉度大为提升。2020年,高安成功承办“江西好人”发布会,“十三五”期间全市新增中国好人12人,总数达到23人。

  十年来,高安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坚守人民利益至上的发展情怀,担当实干、砥砺奋进,高安人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持续在百舸争流的县域浪潮中,共同描绘奋勇争先、跨越发展的“高安新画卷”。

责任编辑:邓伟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