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团中央印发了《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扩大试点有关情况》文件,通报了成都市成华区荣获全国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工作评估优秀!
2021年6月,成都市成华区被团中央确定为全国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区(县)以来,我们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将试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聚焦运行扁平化、干部来源多元化、组织方式多样化、生存社会化、工作项目化、引领动员网格化“六化”标准,攻重点、破难点、梳堵点、创亮点,大力推进改革试点落地生根、落实见效。
经过一年多的试点工作,成华区基层组织改革扩大试点的各项任务已圆满完成,探索出“团干增量”“组织扩面”“服务提质”等20余项经验做法赢得了团中央和团省委、团市委的好评,成功争取团市委首次改革试点现场推进会在成华召开,成华区积极探索“专家指导+课题研究+专业锻炼+实践砺炼+跟踪问效”五位一体的团干部培养模式在《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登载,先后获评全国幸福百强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等国家级荣誉,奋力建设更高水平的“青年发展型城区”,努力为成都建设全国一流的青年友好城市贡献更多成华力量。
2021年8月,全市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会在成华区举行。
坚持高位推动,打好改革试点“主动战”
建强“一把手挂帅”的组织体系:
成立由区委书记指导、区委常委负责的领导小组,完善“一把手统筹”“常委会研究”“目标考核管理”等领导督导体系,区委书记亲自研究改革试点5次,作出专门批示6次,引领带动试点工作高位协调、高效推进。
2021年9月,成华区召开青年工作联席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
明晰“一盘棋推进”的思路目标:
对标上级指导意见,在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的基础上,细化形成“一个方案”的行军图、“一个清单”的任务书,整体推进4大领域、10个方面、39项任务落地落实,有力推进改革试点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完善“一条龙落实”的工作机制:
健全“区委统筹、专班推进、协调联动、检查督办”等推进机制,坚持试点领导小组一周一梳理、团区委一月一调度、联席会议一季一会商,推动实现改革试点“一项任务、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套台账、一抓到底”。
坚持整体联动,打好改革试点“大会战”
1
狠抓力量保障“提能”行动
区委主动关心,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协同发力,街道、高校大力支持,配齐配强团区委班子和专职团干,选派16名高校和辖区重点国有企业在校大学生、青年骨干到11个街道担任兼职团工委副书记,联合中青校媒(四川)选拔了13名大学生记者担任共青团成华区委及11个街道团工委兼职宣传委员,配好配优街道专职青少年事务社工,建立健全人员管理、多元激励、业绩考核等工作机制,多渠道充实团的工作骨干,构建形成基层团组织人员足、功能齐、支撑强的新格局。试点以来,推动全区82个社区团组织完成换届选举,新当选团组织书记均龄29.98岁,较换届前下降1.59岁。
2021年10月,团区委举行优秀青年骨干兼任街道团工委副书记面试。
2
狠抓组织运行“增效”行动
成功完成区第六次团代会换届,完善“两联”机制,持续扩大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两新”团组织覆盖,新建非公企业团支部86个,小区团组织106个,网络社群130个,充分发挥团办青年社团政治把关和组织吸纳“两项”功能作用,深入探索资源统筹社会化和服务项目市场化“两化”工作机制,推动实现基层团组织覆盖全、阵地多、资源好。试点以来,我区下涧槽社区跻身全国首批“社区青春行动”示范社区。
2021年12月,成华区第六次团代会召开。
3
狠抓团员发展“聚力”行动
联动区教育局及街道团工委,统筹抓好“严格入团标准、优化团员结构、完善团员教育”等重点环节,系统抓好“团队衔接”“学社衔接”“智慧团建”等重点工作,持续做好团籍管理、团情统计、团费收缴等团务工作,进一步健全党、团、队先进性评价荣誉激励教育机制,出台《成华区学校共青团组织改革评价实施方案》,在全区49个中小学建立健全少先队员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规范开展“红领巾奖章”特色活动,组织开展“两红两优”“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等评选活动,切实做到基层团组织管理规范、运转流畅、充满活力。共青团成华区委获评四川省五四红旗团委,成华区获评成都市五四红旗团委1个、五四红旗团支部2个、优秀共青团干部3名、优秀共青团员3名。
4
狠抓党团共建“引领”行动
联动区委办、区委组织部、区纪委等印发“党建带团建五带一加强”“推优入党”“从严治团”等制度,区委巡察办将党建带团建纳入区级党委巡察监督内容,建立协同创新中心团代表联络站,专设“推优入党”名额5名,健全完善团建经费保障、团干年度述职、团员推优入党等机制,探索创新年轻干部“三百培养工程”、“红旗激励+红黄牌预警”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团教协作机制,团区委主要负责同志进入区教育领导机构和教育督导机构,区教育局、团区委定期将党建带团建纳入教育评价和教育督导,进一步助推团教融合,不断增强基层团组织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贡献度,激励上千名青年骨干踊跃投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万名团员青年主动投身疫情防控一线,涌现出一批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四川省劳动模范等先进典型。
5
狠抓优质项目“扩展”行动
携手中青报共同打造成华“团团young宣员”品牌,做优做强共青团认同感工作,擦亮“统选兼用”、小区团建品牌,形成课题报告20篇,其中“夯实基础强基层·城市住宅小区团建”以及“城市住宅小区团建的现状、困境与对策研究 ”成功立项,万科魅力城小区团建“七步工作法”成功入选《城市住宅小区团建案例集》,聘请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博士团队担任基层团干部队伍成长导师,积极探索“专家指导+课题研究+专业锻炼+实践砺炼+跟踪问效”五位一体的团干部培养模式,相关经验做法在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登载。
2022年5月,联合中青报举办“校媒记者走进青春成华”活动
坚持品牌驱动,打好改革试点“突破战”
做优“青创工坊”品牌
积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机遇,深度融入全国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由共青团成华区委全面统筹、以团属社会组织为主体、成渝青创企业为主力,突出培育青年企业、强化产业对接、引导项目落地、自给自足运行等功能特点,探索一体化打造平台共建、资源共用、创新共驱、项目共商、经济共促、就业共担、服务共享、青年共兴的全国首个环成渝青年协同创新中心,推进团属阵地自我造血、市场运营的新模式,努力破解团组织发展经费、资源等制约问题。
做强“青年志愿”品牌
以三级群团服务体系为载体,发挥“成华群英荟”青年志愿服务品牌作用,整合联动全区6家群团部门和11个街道力量成立区、街、社三级志愿服务队18支,发布志愿服务项目65个,集成推出“成华群英荟”,目前共吸纳2.6万名青年志愿者,开展“疫情防控演练”等志愿服务1000余场,“万人坚守护河岗”项目获评全省金奖、全国银奖。四川省新冠疫情防控青年志愿服务应急演练在我区保和街道和美社区开展。
做强“青春赋能”品牌
以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社区青春行动三项全国试点为契机,以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筑梦工程为抓手,整合优势资源,大力推进青年友好城市营造共建共治共享行动,持续做优做强蓉漂青年人才驿站成都首站,打造青年之家28个,营造成都339、香香巷、万象城等青年城市融入社交场景,各基层团组织牵头开展各类思想引领、志愿服务、职业提升等活动近千场,参与青年6.5万余人次,连点成面塑造形成组织联系团员的丰富载体。深入实施青春领航、青春聚力、青春感知、青春赋能、青春有爱、青春助力六大计划,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多项经验做法在全国全省刊载推广,成华区作为全国唯一区县代表在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蓉漂”计划成华区青年人才驿站提档升级。
下一步:成华区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聚焦不断实干,勇于自我革命、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目标方向,推动共青团改革向纵深发展,努力探索出更多体现成都特色、彰显成华特点、服务青年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奋力为全国全省全市共青团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成华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