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萍乡湘东区:从脐橙“三变”看炉前“蝶变”

发稿时间:2022-11-19 15:43:00 来源: 江西新闻客户端

  江西新闻客户端萍乡讯(朱焕荣 曾耀萍 邬芳)“同心掬得满庭芳,满目新景倍怡人。”近日,放眼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腊市镇炉前村,一幅幅气韵生动、如诗如画的乡村生活图景,正在缓缓铺展开来。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区镇两级的共同努力下,湘东区乡村振兴产业融合示范园脐橙种植示范基地在腊市镇炉前村落地扎根。

  乘着“乡村振兴”的快车,炉前村的面貌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盘活沉睡资源,巧用“三变”实现幸福“蝶变”。

  地之变:从“荒山”到“青山”

  日出东方,金色的阳光洒满大地,在炉前村,一棵棵迎风生长的脐橙苗铺满山坡,延展远方。

  思绪拉回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野岭。在争取到产业融合示范园项目之后,村民们却忧心忡忡。因为与机遇并存的是不得不面对的种种困难和挑战。然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信心满满、斗志昂扬,义无反顾投身乡村振兴工作当中。

  “那会我就在想,这么大的项目落户在咱们村,这可是几代都难得修来的福气呀。再苦再累,我也要带领大家一起打赢征迁工作这场硬仗。”炉前村党支部书记彭裕财信心满满地说道。

  数千亩山地的盘活征用,境内居民的拆迁安置,几百穴坟墓的迁移动员,炉前村干群齐心协力,为基地顺利开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村“两委”干部和党员的齐心合力下,征迁协议一份接一份签订了下来,许多村民主动参与到征迁工作当中。

  党旗引领下,炉前村的广大党员和干群紧紧团结在一起,凝心聚力,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愚公移山之歌。仅用5天时间,就流转了700余亩山岭,涉及5个村民小组,240余户。干群齐心,其利断金。最终,1500亩脐橙种植基地完美地呈现在世人面前,成为了全区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乡村振兴产业基地。

  因为他们,因为有这样一群人日夜兼程,肩扛重任,才有了这片红色土地今天的华丽转身,昔日荒山即将变为明天希望的田野。

  树之变:从“尝试种”到“满山种”

  “最开始,我们尝试过很多品种,比如火龙果、桔子、苹果,但是效果并不好。”初次种植便事与愿违,农户老王叹了口气说道。

  了解到了村民们的困扰后,区镇两级立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解决方案。从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以及村民合理的生产活动等方面着手,探索出一条因地制宜的致富“好路子”。

  炉前村的土壤疏松、肥沃、排水性好、偏酸性,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种植脐橙树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脐橙品种从赣州引进,同时配有冷链物流销路,确保农产品运输畅通、供销稳定。为了让村民们放手去干,湘东区还专门聘请湘橙生态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和实地培训,在田间树头开展趣味课堂,专家现场讲、村民实操学,从修枝整形、开沟施肥等不同的生产环节,传授脐橙精心科学管护要点。

  星光不负赶路人。千亩脐橙基地目前已栽种5万余株纽荷尔脐橙和葡萄柚,树苗将于明年正式挂果。脐橙进入丰产期,产量可达200余斤/株,每年各村预计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小小“脐橙果”衔来了“共富枝”。

  景之变:从“满目荆榛”到“步步如画”

  “以前,这里的村子只有十几户人家,虽然离萍乡城区不远,但那时在我的认知里,它更像是个荒岛。”炉前村老书记彭勇回忆着说道。他土生土长在炉前,从儿时到老年,他见证了炉前村这片土地跨越式的发展。

  现如今,平坦的水泥路直通家家户户;小商店、农家乐等让生活更便利,也为越来越多的游客提供多样化服务;金色脐橙、绿色茶青、红色小龙虾等,“农旅结合”开花结果;住宅、伙房、村公房,个个翻新好模样……这一幕幕,都是“产业”带给这里的喜人巨变。

  “你看,这一排排看过去,房子整齐又好看。我们在自家门口种上了花,还种上了蔬菜和水果,花香、菜香和果香,加起来就是我最爱的家乡。”村民老李介绍起自己的家园,眼里充满了骄傲。

  广袤田野美丽如画,乡村道路四通八达,特色产业蒸蒸日上,村居整洁美丽,庭院错落有致,休闲广场三五成群的老人,在健身器材上“施展拳脚”,儿童乐园不时传来孩子们的阵阵欢笑声。傍晚时分,行走在洁净美丽的炉前村,眼前一幕幕的和谐画面是群众幸福生活的最好诠释。

责任编辑:邓伟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