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萍乡安源区:跑出发展加“数”度

发稿时间:2022-11-27 20:06:00 来源: 萍乡日报

  在萍乡市金桥焊材三期生产车间,一块块原材料在自动化生产线上流转,变成一件件成品焊材,销往全国各地。从订单到生产、从分拣到出货,各道工序由机器自主完成,通过“数字标签”实现全流程追踪溯源。

  类似的数字化、智能化生产场景,在安源区越来越普遍。今年以来,该区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高举高打、深耕赛道,全力推进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

  出台制度提供保障

  4月18日,在一阵阵清脆的电子鞭炮声中,安源区发展数字经济领导小组挂牌仪式正式举行,成立了全市首家有人员、有场地、有经费、有制度的“四有”数字经济工作专班,开启了崭新的篇章。

  “我区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的实施方案》和《关于成立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领导小组的通知》,明确了重点任务和责任部门,加强了制度保障。同时,确定了‘1+2+N’空间布局,通过形成1个数字经济产业区、打造五陂数字经济小镇和安源科创城数字经济产业园两个聚集地和N个数字产业基地,保障了数字经济高标准起步。”安源区数字经济工作专班工作人员介绍道。该区还制定了《安源区产业创新发展规划(2022-2026年)-江西陶瓷新材料(安源)科创城产业发展规划》《安源区电子信息专项发展规划(2022-2026年)》,明确了以电子信息和新能源新材料为主的双首位产业,重点发展新型光电显示、新能源材料和先进陶瓷材料,做精做优塑料成型机械。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更高要求的信息基础设施。该区持续推进5G网络建设,加快5G网络多层次覆盖,目前已建成5G基站771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12.6个,实现了主城核心区5G网络覆盖率100%。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走进萍乡百斯特电瓷有限公司,只见智能化机械设备有序作业,工程车来回穿梭,工人们在厂房内和工地上挥洒汗水,一幅忙碌的生产画卷徐徐展开。

  “我们以信息化、数字化为依托,以智能化生产为目标,以先进设备为载体开展了数字化提升改造,产品直通率提高10%,销售额增长7600万元,利税增加500多万元。”说到公司数字化转型升级,百斯特企管部部长易正军喜笑颜开。

  近年来,安源区引导各类企业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融入其核心流程和管理体系,制定了《安源区重塑工业辉煌、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八条政策意见》,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迄今为止,安源区上云企业总数达294家,进一步巩固了数字化基础。其中,艾特传质有限公司入选国家工信部“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示范项目;百斯特电瓷打造国内先进的DCS数字化智能控制系统、理化实验室和检测中心;网优科技探索“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模式,仅今年一季度就处置二手设备及废旧物资总价值3259万元,为委托企业增收932万元。

  数字赋能乡村振兴

  走进惠农选电商平台线下体验店,琳琅满目的农产品整齐地摆放在货架上。“这是我们合作社的土鸭蛋和土鸡蛋,这是我们本土的长平挂面,都是从农户手中收集来的,优化包装、加工后在我们平台线上售卖,去年销售额达到了300万元。”萍温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温老板自豪地介绍道。

  这是安源区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区全力推进“数字县区”建设,全力发展“数字+”现代农业模式,发展了前景种养专业合作社等一批潜力十足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培育数字新型农民、构筑数字电商平台的方式帮助农民增收。

  与此同时,该区借助阿里巴巴数字区县“春风计划”的东风,搭建了“数智安源”这一涵盖11个镇街委、118个村(社区)、20余万居民的区县乡村治理底座平台,将政务服务、矛盾调解、法律援助等送到群众家门口。加快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项目,共录入网上审批事项401项,实现了33项多部门“一链办理”,24小时自助服务平台、安源区综治中心、“智慧矫正中心”等智慧化平台也相继投入使用。

责任编辑:邓伟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