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平安志愿者服务:汇点滴之力 铸人间大爱

发稿时间:2022-12-05 11:16:00 来源: 学习强国

  770次,10万人,献血近3400万毫升,中国平安通过20多年的无偿献血公益活动,以热血传递红色纽带;4000名志愿者,104655小时公益服务,中国平安在疫情攻坚战中诠释无畏担当。

  数字背后,是中国平安积极拓展和深化企业志愿服务的身影,是千千万万平安志愿者奉献的缩影,他们无私奉献、勇毅前行,汇聚点滴力量,铸就人间大爱。

  高贵的坚持:平安志愿者以热血为爱续航25载

  8.8万毫升血液,是13个80kg成年人的血量,也是平安志愿者胡井祥坚持无偿献血28年来的献血总量。

 

平安志愿者胡井祥

  献血救人对于胡井祥来说,似乎成为了生活中的一部分。1995年,深圳华强北一辆献血大巴车车身上的海报语,深深吸引了胡井祥:“一袋血,可以挽救一个生命”。想到自己作为普通老百姓也可以当救命英雄,胡井祥于是毫不犹豫地走上车,填表,检查,抽血。

  “第一次见到自己的鲜血装在袋子里面,血是热的,心也是暖的,我真的感到很自豪,也很骄傲。”虽然距离第一次献血已经过去了28年,胡井祥仍然记得当时的心情。

  平均每年献血8次,平均每次献血近400毫升,每次接到献血协助电话的时候,胡井祥总是没有丝毫犹豫就投入其中。他说:“虽然不知道我献出的这袋血会送往哪里,会输进谁的身体里,但我知道这袋血能救人就足够了”。

  献出的血是热的,献血的心是暖的。在平安,像胡井祥这样的“热血”志愿者还有很多。

2022年中国平安深圳地区无偿献血公益活动  

  11月7日,由深圳市志愿者联合会作为指导单位,深圳市血液中心和平安集团联合主办的“热血青春 为爱续航”2022年中国平安深圳地区无偿献血公益活动在平安金融中心东广场举行。本次活动共有233名平安员工、爱心市民参与献血,献血总量达82900毫升。

  平安志愿者缪智雄表示,在2004年完成第一次无偿献血后,就与献血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捐献全血,到捐献机采成分血,他一直在为自己悄悄定下目标,开始计划着什么时候可以达到100次、200次。截至2022年10月31日,缪智雄已完成了216次献血。

  作为一名党员,缪智雄还成功组织多次集体献血活动、带动公司部门业务同事一起献血,甚至在日常工作中也会跟客户介绍无偿献血的爱心事业。作为一名保险代理人,他说:“做保险和献血一样,都是‘传递爱与温度’”。

平安志愿者缪智雄

  中国平安深圳地区无偿献血公益活动自1998年开始举办,至今已持续开展25年,献血总量超过500万毫升。这场25年如一日的公益活动,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肯定。

  深圳市血液中心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卢亮称赞平安的无偿献血行为是“高贵的坚持”,亦寄语平安将献血活动继续坚持下去。同时,深圳市血液中心也为平安志愿者协会深圳地区分会颁发了《感谢状》,以表彰平安践行公益和为保障深圳临床医疗用血做出的突出贡献。

  温暖的守护:平安志愿者同心抗疫服务逾万小时

  1000人,是两个满员微信群组的总人数,也是平安志愿者随雯雯和平安志愿者王尧在上海疫情中义务服务的人数。

  这一对同为平安保险代理人的85后夫妻,在上海地区被称为“业务明星夫妻”。今年4月,他们又成为了“夫妻团长”,每天义务协助两个500人“团购公益群”购买日常物资。

平安志愿者在上海疫情期间整理团购物资

  利用保险代理人广结人脉的天然优势,他们努力寻找价格公允的供应商。在公益团购群,他们为邻里们平价采购到了尿不湿、钢丝球、蔬菜、大米等日常生活物资。采购、验货、消毒、分拣,事无巨细,他们每天只睡3小时,甚至自掏腰包,补贴了几千元作为物流成本。

  当“团长”的过程中面临各种挑战,随雯雯和王尧都迎难而上。夫妻俩还积极分享当团长的经验和心得,号召同事们一起帮助身边的人共渡难关,为城市加油。随雯雯感慨道,“当团长后认识了很多邻居,人与人之间的心门突然打开了,再苦再累也都值得。”

平安志愿者在上海疫情期间为社区老人服务

  在上海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除了随雯雯和王尧,还有数千名平安志愿者在守护这座城市:平安寿险志愿者分会近4000名内外勤员工自愿成为抗疫志愿者,公益时长超104655小时;在上海静态管理期间,平安银行、平安证券等几十名金融机构人员组成志愿小队,进驻陆家嘴核心区域保证区域物资供应稳定;平安普惠逾8550名员工投入到抗疫一线,占比达到其员工总数10%,捐助总金额达数十万元,公益时长超18200小时。

  上海之外,今年2月,深圳疫情呈现点多面广的态势,平安深圳地区志愿者分会积极响应深圳义工联增援号召,三天内迅速集结了300多名平安志愿者。疫情爆发后的40天内,平安志愿者有序为深圳150多个社区支援815人次,每天拨打近万个流调电话,时长达3376小时。

  “当城市焕发新生,方知活力的可贵”。2022年,面对全国各地的突发疫情,中国平安都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动员旗下志愿者积极参与抗疫,为打赢疫情攻坚战贡献了企业力量。平安志愿者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传递温暖、凝聚力量,诠释了中国平安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核心的志愿精神。

  践行社会责任担当:平安积极开展多种志愿服务

  2022年8月,重庆地区连续36天录得超40度高温天气,多区先后发生山林火灾。由于山林道路崎岖,很多需要救援的地方都无法让运送物资的车辆直接到达。这种情况下,平安青年志愿者们化身“骑士少年”,身背装着沉重物资的背篓,在山林中穿梭,单程往返二三十分钟,连续20个小时奋战。

  平安“骑士少年”周俊杰更因运送物资时被拍下,成为了《人民日报》公众号推文的封面人物。对此,周俊杰表示,自己当时没想太多就往上冲,“那种情况下消防官兵的处境更令我担心,其实对我而言就当换个地方骑摩托。”

  当灾难来临,平常人也能用自己的力量,守护一方。

  在上海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除了随雯雯和王尧,还有数千名平安志愿者在守护这座城市:平安寿险志愿者分会近4000名内外勤员工自愿成为抗疫志愿者,公益时长超104655小时;在上海静态管理期间,平安银行、平安证券等几十名金融机构人员组成志愿小队,进驻陆家嘴核心区域保证区域物资供应稳定;平安普惠逾8550名员工投入到抗疫一线,占比达到其员工总数10%,捐助总金额达数十万元,公益时长超18200小时。

  上海之外,今年2月,深圳疫情呈现点多面广的态势,平安深圳地区志愿者分会积极响应深圳义工联增援号召,三天内迅速集结了300多名平安志愿者。疫情爆发后的40天内,平安志愿者有序为深圳150多个社区支援815人次,每天拨打近万个流调电话,时长达3376小时。

  “当城市焕发新生,方知活力的可贵”。2022年,面对全国各地的突发疫情,中国平安都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动员旗下志愿者积极参与抗疫,为打赢疫情攻坚战贡献了企业力量。平安志愿者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传递温暖、凝聚力量,诠释了中国平安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核心的志愿精神。

  践行社会责任担当:平安积极开展多种志愿服务

  2022年8月,重庆地区连续36天录得超40度高温天气,多区先后发生山林火灾。由于山林道路崎岖,很多需要救援的地方都无法让运送物资的车辆直接到达。这种情况下,平安青年志愿者们化身“骑士少年”,身背装着沉重物资的背篓,在山林中穿梭,单程往返二三十分钟,连续20个小时奋战。

  平安“骑士少年”周俊杰更因运送物资时被拍下,成为了《人民日报》公众号推文的封面人物。对此,周俊杰表示,自己当时没想太多就往上冲,“那种情况下消防官兵的处境更令我担心,其实对我而言就当换个地方骑摩托。”

  当灾难来临,平常人也能用自己的力量,守护一方。

平安“骑士少年”周俊杰

  2022年上半年,在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指导下,中国平安从制度化、常态化、专业化、精准化四个层面努力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主动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为带动更多的平安人参与到公益活动之中,平安志愿者协会在2018年的“国家扶贫日”正式成立。成立四周年,平安志愿者协会目前已成立19个专业公司的志愿服务组织、28个地区分会的志愿服务团队。截至2022年9月1日,平安线上公益平台总注册用户达344万人,其中平安员工和代理人志愿者达57万人,2022年上半年累计发起1576个“身边公益”活动,公益参与量达151.87万人次,全面完成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

  在本年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面对各地不同程度的突发疫情,中国平安响应政府号召,动员旗下志愿者积极参与抗疫,为打赢疫情攻坚战贡献了企业力量。以周期性、可持续的活动开展和日常部署与管理,使志愿服务工作进入常态化运营。

平安志愿者开展多种志愿服务

  中国平安一直致力于“平安守护者行动”——志愿服务项目的孵化,通过与社会权威、专业机构的合作,搭建专业化的防灾减灾培训体系,使平安志愿者具备心肺复苏紧急救援、网络治理等技能。具体到社区层面,平安志愿者充分发挥自身业务特长,提高大众在金融领域、交通安全等方面的防风险意识此外,面向“一老一幼”等弱势群体的多样需求,中国平安面向不同人群精准孵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和“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项目,帮助他们跨越数字鸿沟,实现志愿服务专业化、精准化,进一步展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综上,中国平安实现了志愿服务“线上+线下”、“城市+乡村”全覆盖,做到内外联动、上下呼应;通过打造高质量、标准化的各类活动项目,形成了多元化、社区化、国际化、完善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

  今年7月,凭借近年来在乡村振兴和“平安守护者行动”等志愿服务方面的实践,中国平安作为唯一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代表,入选中国社科院中国志愿服务研究中心主持编撰的首部志愿服务蓝皮书《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21-2022)》。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在全社会弘扬奉献精神,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中国平安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使命,积极整合内外部资源,围绕社会需求和群众期待,为群众办实事,推进志愿服务体系的精准化、常态化和便利化,为助力新时代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而不懈努力。

责任编辑:张亦弛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