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龙腾虎跃展新姿 南融湾区向未来

发稿时间:2023-01-06 21:02:00 来源: 赣南日报

  龙南市大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巩固国家卫生县创建成果,努力打造生态更宜居、生活更美好的城市环境。

  虔心小镇继茶旅融合助推脱贫攻坚后,开拓酒旅融合新领域,打造虔酒庄园项目可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龙南市万达广场泰达城项目有序推进。该市以举办世客会为契机,强化项目建设保障,不断提升城市能级。

  2022年12月1日,龙南市重点文旅项目双子围民宿小镇正式对外开放。

  航拍江西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该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高镍单晶三元前驱体供应商、全省最大的三元前驱体生产基地。

  赣州华卓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公司年处理6万吨钕铁硼回收料项目已进入量产阶段并入规,具有高市场占比、高亩均产值、高科技含量、高节能减排特点。

  一列高铁列车在龙南跨龙河高速及京九铁路特大桥上行驶。伴随赣深高铁开通运营,龙南市融湾步伐加快,正式融入大湾区“一小时经济圈”。

  龙南聚焦民生品质提升工程,大力推进城区绿色出行项目,龙翔大道、人民大道等城市主轴线和老城区主要街道完成“白改黑”。

  □龙南市融媒体中心 文/图

  2022年,在赣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龙南聚焦“三大战略、八大行动”,以“作示范、勇争先”的气魄,全力打好基础、做强实力、追赶跨越,以高质量项目推动“党建强、产业旺、城乡美、百姓福”明珠市建设取得新成效。

  连续两年获得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连续五年获评赣州市主攻工业先进县(市),连续九年蝉联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考评先进,连续十二届蝉联全省开放型经济综合奖,是全省唯一连续十二届获此殊荣的县份……2022年8月2日,江西省委办公厅以《重要信息》形式编发了《龙南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交出精彩答卷》。

  1 全力抓工业倍增升级,千亿级产业集群蓄势勃发

  龙南创新实施“三五八”项目工作机制,一体推进项目谋划招引建设。在20支专业招商团基础上组建青年招商先锋团全力招大引强选优,保持了“每月集中一签约”火热态势,2022年共签约项目82个、签约资金838.66亿元,电子信息、新材料双首位产业集群聚度达90%以上,工业用电量列赣州第1。全年列入赣州市调度的83个项目全部开工,园区建设保持塔吊林立、热火朝天势头。新增入规工业企业41家、总数达190家。建成5G智能科技园,上线开通全国首个县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电子信息行业二级节点,建成投运“三南”无线电监测站……先后在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全省工业项目建设推进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荣获全省加快工业发展加速工业崛起先进单位年度贡献奖,龙南经开区入选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龙南化工园区评估得分全省第1。

  2 全力抓科技创新赋能,“三大工程”稳步推进结硕果

  龙南积极开展“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提升、人才高地建设”三大工程,现有9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新认定高企27家,年末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82家;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家;新增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家,实现“国字号”创新平台零突破,新增省级创新平台及载体6家;同时,引进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3名、省级高层次人才37名、市级高层次人才82名,有望实现省“双千计划”人才培养项目零的突破;4名人才入围“苏区之光”人才计划实地考察。龙南围绕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目标,督促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达58.8%,研发费用占GDP比重3.28%,稳居全省前列,被全省列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重点培育对象。

  3 全力抓深化改革开放,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先行区破题开篇

  龙南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数智城市中心建成使用后业务办理时间大幅缩减,“龙易办”营商品牌进一步升级,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快速兑现,累计减免税费6.2亿元。该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乡贤乡居实施办法,黄花湾“老屋复活”改革示范点列为全市改革工作流动现场会观摩点。龙南坚持以融湾为抓手,加快经开区改革创新发展,承办全省利用外资工作现场调度会,获评全省国家级开发区进位赶超先进单位。跨境电商进口交易额全省第3,龙南前海数字贸易产业园开园。实际利用省外项目资金总量和增幅均列赣州第2,出口列赣州第3。龙南深化园区“腾笼换鸟”改革,目前已腾退“三低企业”“僵尸企业”等51家,盘活工业用地约3500亩、厂房约80.6万平方米,腾退出的土地和厂房新签约企业40多家。

  4 全力抓乡村全面振兴,中国农民丰收节赣州活动圆满承办

  龙南创新建立“445”监测帮扶机制,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粮食、油料等基础产业和蔬菜、脐橙等主导产业持续发展的同时,初步形成饲料、茶叶、豆腐乳等12个农产品深加工全产业链。该市扎实推进乡村建设,高标准打造芷溪谷、玫花渡等一批乡村振兴示范点,围屋修缮数量超过去十年的2倍。2022年11月12日至13日,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赣州活动在龙南举行,突出丰收主题,全方位多维度展示了赣南苏区乡村全面振兴的丰硕成果。过去一年里,龙南发展市级富硒产业示范基地6个,新增全国名特优农产品3个,培育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0家。

  5 全力抓城市能级提升,赣南次中心城市更加名副其实

  第五届旅游文化节圆满、精彩、高质量呈现,列入第二批省级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引进国内500强万达集团、蓝城集团等参与城市建设,大广高速扩容工程建成通车,完成龙翔大道、人民大道城市主轴线改造提升项目和老城区主要街道“白改黑”项目,龙南大道、龙南大桥、人民大桥即将竣工……围绕“办好一场盛会、改变一座城市、推动一域发展,让老百姓在城市生活得更幸福”目标,龙南举区市全力筹备第32届世客会,努力让“围屋之都·山水龙城”名扬四方。建成投用汇晟赣南商贸城、汽车专业市场,投入运营水东、桑园等智慧农贸市场,“六大区域性中心”加快打造,茶坑水库加快建设……此外,龙南还是赣南地区唯一同时拥有1个500kV和3个220kV变电站的县份,赣州南部电力枢纽地位更加巩固。

  6 全力抓美丽龙南建设,山水龙城“三江六岸”更富魅力

  龙南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新增省级绿色工厂3家,现有省级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产品数量居赣州前列。该市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严把项目准入关,2022年否决“两高”项目15个,渡江莲塘砖厂中央环保督查问题整改工作推荐为全省优秀典型案例。龙南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提升攻坚战,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出境断面水质稳定在Ⅲ类,受污染耕地、建设用地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到100%。完成低质低效林改造1.3万亩。龙南以“三城同创”为抓手,一体推进城乡环境整治,“新客家风”靓丽呈现。龙南在获评全省“美丽宜居先行县”基础上,再次获评“美丽活力乡村+乡村民宿”联动建设先行县。

  7 全力抓提高民生品质,民生“七位”年度目标超额完成

  龙南创新乡镇“532”招工模式,新增就业10977人。实施阳明中学、阳明一小、第六公立幼儿园等校建项目,新增托幼园位1044个、上学座位6600个。第一人民医院二期启用,第七人民医院开工建设,新增就医床位495个、养老床位284个。新增停车车位4838个、如厕厕位627个。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文化体育供给更加丰富,该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八成以上。龙南从严从实从细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众志成城战胜“6·13”特大洪灾,开展13个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党的二十大期间实现“零进京、零登记”,上半年12345热线办件满意率赣州第1,上半年公众安全感全省第7、赣州第2。

  8 全力抓党建质量过硬,勤廉之风充盈龙南大地

  龙南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苏区振兴十周年系列活动。深入推行首位责任制、首位考评制、首位保障制“三个首位”工作推进法,基层战斗堡垒坚强有力。建成使用29个红色驿站,为党员群众提供服务1.32万人次。该市新媒体矩阵综合传播力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加强工青妇等群团工作,《爱心“超”链接 乡村暖心行》志愿服务项目获中国第六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为我省乡村振兴类唯一获奖项目。探索推行纪检监察“大兵团”作战“室组地”联动工作机制,政治生态向上向好。龙南开展以“大干项目、大抓落实”为主题的作风建设年活动,坚持实干实绩用人导向,出台激发干部创先争优若干措施,在疫情防控、项目建设、征地拆迁等一线提拔使用干部86人,激励干部嗷嗷叫向前冲、活跃跃往上跳,让“干就赣好”在龙南成为最强音。

  逐梦惟笃行,奋进正当时。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龙南将进一步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双百双千”目标,以“作示范、勇争先”的昂扬斗志,全面建设“六个江西”,深入推进“三大战略、八大行动”,坚定不移抓项目、兴产业,办好世客会、实现新突破,加快建设“强旺美福”明珠市,为赣州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贡献龙南力量。

责任编辑:邓伟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