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于都县:赶考路上自奋蹄
发稿时间:2023-06-15 00:48:00 来源: 江西日报
5月1日,于都县2023首届品牌服装走秀直播带货旅游消费节开幕;5月19日,2023年中国旅游日大湾区百万游客游于都系列活动启动;5月20日,赣州市首个富硒产品精深加工主题产业园——于都县新长征富硒产业园开园;6月9日,天键电声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
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突出打造好长征文化、时尚之都、富硒产业、体育融合“四大品牌”,努力建设富裕美丽平安幸福于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良好成效。
产业升级 经济量质齐升
2015年落户至今,员工人数从50余人扩充到560余人,年产值从5000万元增加到2.8亿元,规模从3500平方米的小厂房扩大到1.25万平方米的智能工厂,生产线由3条传统人工流水线转换成12条智慧产线……8年间,赣州兴雪莱服装有限公司在于都迎来高质量发展机遇期。
近年来,于都县突出打造“时尚之都”品牌,深入实施优质制造提升、产业链提升等“六大行动”,以及产能拓展、设计提升等“二十项工程”,积极培育面辅料市场,做强研发、营销价值链“微笑曲线”的两端,助力纺织服装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智能型转变。目前,该县纺织服装全行业产值突破800亿元。
与纺织服装产业“并蒂花开”,于都县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崛起。光电产业以煜明光电为核心,大力推进中科院江风益院士多基色纯LED光源技术产业化应用,着力实现传统LED应用领域的产业替代。电声产业主要以天键股份、以泰电子、圣通电子为核心,引进韩国上市企业摩贝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高精尖企业。
巩固“三农” 助力乡村振兴
“早稻种植利润空间小,外出务工收入来得快……”这是利村乡回垅村村民陈先煌曾经的困惑。如何最大化发挥土地价值,让农田增值、农民增收?利村乡回垅村开展了积极探索。
“稻蛙共生是一种生态种养模式。蛙能吃虫,它的排泄物可以给水稻提供肥力,因此可以大幅度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和人工成本。”在回垅村稻蛙生态种养基地,陈先煌一边检测水质,一边谈起稻蛙种养的好处。
数据显示,在陈先煌的基地实施稻蛙共作,每亩可年产水稻约250公斤、稻蛙约1500公斤,纯收入超3万元。一水两用,一田多收。
盛夏,走进黄麟乡井塘村,千余亩杨梅园示范基地迎来丰收。“其中,20余亩精品杨梅示范园以认种认购模式,架起果园和客户、田园和市场联系的桥梁。”村党支部书记刘小冬介绍。该村发展杨梅加工产业,通过制作杨梅酒、杨梅饮品、杨梅干等产品,促进传统饮食转型升级。仅2023年井塘村杨梅节当日,就吸引近4万名游客观光采摘,带来连锁效益130余万元。
近年来,于都县积极推进“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出台支持乡镇经济发展的21条措施,实施扩面种植、产品研发、标准编制、营销推广、品牌建设“五大行动”,矢志打响富硒品牌。2022年,全县357个村年均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41.03万元。
共建共享 奔赴幸福生活
为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于都县启动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通过建设家庭养老床位和开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将养老机构的专业照护服务送到老年人家庭。
残疾人就业是一个社会难题。于都县探索“残联+培训机构+用工企业”培训就业模式,先后扶持4个阳光助残创业就业示范基地和215户种养大户,示范辐射残疾人就业400多人。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于都县一直在行动。该县积极应对城镇化加速、人口集聚趋势,着力解决“学位”“床位”“养老点位”等群众生产生活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以加强民生服务供给助推民生品质提升。4年来,于都县年均落实稳就业惠企惠民政策资金8600余万元,新增城区中小学学位3万余个,新增城区公办幼儿园学位2850个。3家县级公立医院新院区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27家养老机构实现医养融合。(肖章荣 本报全媒体记者 唐 燕)
根据媒体今天披露,著名艺术家黄永玉因病于2023年6月13日3时43分去世。有人说:“这个世界上...
2023-06-14 22:10:00记者从今天上午湖北省政府召开的《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23-06-14 21:18:00今天下午,由福建省漳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漳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花样漳州·山海之约——2...
2023-06-14 21:18:006月13日,国家医保局公布了2022年度医保基金飞行检查情况。其中,国家飞行检查组抽查了48家定...
2023-06-14 21:12:00《铁路机车车辆鸣笛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办法》(下称《办法》),自6月15日起施行。《办法》...
2023-06-14 20:57:00第二十九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以下简称图博会)开幕在即。记者今天从北京海关获悉,随着最...
2023-06-14 20:48:00国家民委、国家文物局今天在京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双方合作,更好发挥文物考古对铸牢中华民族...
2023-06-14 20:27:00仲夏已至,弦歌不辍。6月10日至13日,浙江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家协会弦乐学会在杭州举办国际弦...
2023-06-14 19:18:00游览前,游客通过小程序完成门票预约、攻略参考。游览中,依托路线推荐及实时客流选择合适的...
2023-06-14 19:18:00著名画家、作家黄永玉因病于6月13日逝世,享年99岁。
2023-06-14 19:06:00黄永玉先生,笔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1924年7月9日(农历)出生在湖南省常德县(今常德市鼎城...
2023-06-14 18:00:00近日,“迎亚运·亚洲钱币展”在杭州浙大城市学院举行。本次巡展以亚洲各国(地区)钱币为主...
2023-06-14 17:27:00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美国纽约州众议会和州参议会日前通过了将农历新年和排灯节列为纽约...
2023-06-14 17:21:00为密切警民关系,更好地为辖区群众排忧解难,6月13日,新疆伊犁边境管理支队孙扎齐牛录边境派...
2023-06-14 16:48:006月13日,高校研究生“生态文明”宣讲联盟正式成立,并向广大青年发出“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2023-06-14 16:48:00记者14日从国家铁路局获悉,国家铁路局近日发布的《铁路机车车辆鸣笛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办...
2023-06-14 16:45:00中国自然资源部耕地保护监督司副司长杨祝晖14日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稳妥有序落实...
2023-06-14 16:45:00近日,贵州的“95后”布依族男孩王良洪毕业后返乡,打破偏见重拾绣花针,传承布依族非遗刺绣...
2023-06-14 16:09:006月12日,贵南高铁开始全线拉通试验,对全线各系统进行综合检测,距离全线开通再进一步。此次...
2023-06-14 16:09:00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
2023-06-14 16:09:00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祝贺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开幕时强调,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2023-06-14 16:09:00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方面,坚决杜绝各类破坏生态环境、违反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的违法建设行为...
2023-06-14 16:00:002023福布斯中国青少年舞蹈大赛近日在北京启动。
2023-06-14 15:36:006月13日晚,第23届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万人龙虾宴在江苏盱眙火热开席。此次万人龙虾宴为期两...
2023-06-14 14:57:00山西省长治沁源以沁河发源而得名。一条母亲河的源头,往往充满着故事和传说,凝集着人们对大...
2023-06-14 14:56:00实物道具展示、角色演绎、密信、寻宝、破解密码……近日,在中共三大召开一百周年之际,中共...
2023-06-14 14:57:00近日,首届珠水家畔渔港文化嘉年华活动在广州市番禺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启动。活动以展现渔...
2023-06-14 14:57:00近日,一场“沉浸式”的粤剧嘉年华在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启动。当晚,数场粤剧表演打破以往的...
2023-06-14 14:57:00今年深圳文博会期间,全国首个深澳主题党群服务中心在深圳揭牌,这是深澳国际文化科技园在加...
2023-06-14 14:48:00近日,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陶堰街道举办了首场中层干部“双月擂台赛”,通过比实绩、晒亮点、...
2023-06-14 14:48:006月14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职称工作的通知》及相关配套...
2023-06-14 13:48:00据苏州轨道交通集团最新消息,苏州轨交3号线西延,将与无锡地铁3号线进行衔接。
2023-06-14 13: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