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江西信丰县:党建引领聚合力 乡村振兴绘新篇

发稿时间:2023-06-23 22:46:00 来源: 赣南日报

  ↑集格兰云天酒店暨购物中心等“四馆两中心”和桃江湿地公园、花园湾于一体的“信丰城市客厅”一角。袁杰 摄

  ↑召开铜锣议事会民主议事。张桂华 摄

  ↑组织老人过集体生日。张桂华 摄

  ↑开设农户文明积分超市。刘荣东 摄

  年处理脐橙鲜果20万吨的农夫山泉信丰工厂。袁杰 摄

  开展党务知识竞赛。钟煜 摄

  红色美丽村庄之大阿镇明星村。李敏 摄

  □记者曾晓强 通讯员罗慧强 刘云明 李斌 刘滨 李千千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近年来,特别是换届以来,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坚决扛牢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聚焦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持续放大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乘数效应,先后建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赣州)分中心等“国字号”平台,被列为全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共建先行县、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县、省级富硒功能重点县,被评为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先进县、全域绿色有机部省共建先行标杆县、江西省2022年“平安农机”示范县。2022年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成效明显,获国务院督查激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画卷在橙乡大地徐徐展开。

  A 保障实 组织强

  积极适应农村新形势新变化,信丰县通过抓大培训、大下沉、大保障,着力锻造和建设与乡村振兴需求相适应的骨干力量和活动阵地。

  抓大培训。常态化开展“凝心·强基·赋能”主题大培训,举办镇村干部轮训班,持续办好“乡村振兴大讲堂”“融湾大讲坛”“村书记论坛”。换届以来,先后培训镇村干部316期16500余人次,大力培养镇村干部懂农村、爱农业、爱农民的情怀、担当和能力。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行动,村干部大专以上学历占比80.5%。在改革开放最前沿深圳启动“培根铸魂再强基、解放思想再出发、改革开放再启航、深度融湾再奔跑、作风能力再锻升”学习实践活动,引导推动全县16个乡镇与大湾区35个部门和街道常态对接、深度融湾。选派干部到农业农村部、深圳市乡村振兴对口协作交流局挂职学习,拓宽视野思路,锻升工作能力。

  抓大下沉。管好用好312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助力村党组织谋发展、抓发展、促发展。整合涉农资金3亿多元,集中资金资源向重点村、薄弱村倾斜。投入4700多万元,全面实施乡镇机关“五小”场所升级改造。

  抓大保障。每年投入500万元用于村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各村部面积均在200平方米以上。整合资金高标准高品质建设11个中央省市红色名村,吸引游客参观超10万次,打造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2022年县财政一次性新增1500万元资金,大幅度提高村干部待遇,将村书记和其他村干部月报酬分别提高到4000元、3200元。实行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增长与村干部收入挂钩机制,发放2022年度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奖励资金266万元。大力选树先进典型,选树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32个、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20人,评选奔跑村38个、镇村干部奔跑标兵21人,干部干事创业热情进一步激发。

  B 治理优 橙乡安

  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实现乡村善治的有效途径。信丰县坚持以党的领导统揽全局,创新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

  2022年5月,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为契机,信丰县率先在油山镇坑口村、新田镇坪地山村、大塘埠镇万星村试点,推行网格化治理、数字化赋能、精细化服务,推动“一张网、全覆盖、心连心”,实现乡村治理全覆盖、为民服务“全天候”,进一步激活乡村治理“神经末梢”,实现上级政策一贯到底、基层情况“耳聪目明”。

  2022年9月,在先行试点初步形成“资源在网格整合、政策在网格贯通、工作在网格落实、服务在网格实现、民情在网格应答”的乡村治理格局的基础上,信丰在全县推行党建引领乡村网格化治理,为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先行区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组织保证。

  “为进一步加强党在基层的领导,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我们在乡村推行网格化治理,织密织牢治理网格体系,使组织的服务触角像‘电网’一样通到每家每户。”信丰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金焘介绍。该县以村为单位,按照“遵循实际、规模适度、便于服务、有利治理”的原则,依托现有村民小组,按照50户左右农户的规模划分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网格长;每10户左右配备一名网格员;由村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常驻队员分片联系网格,构建“村党组织—包联干部—网格长—网格员—联系户”的网格治理体系。采取群众推选、组织筛选的方式,优先从村民小组长、妇女小组长、有履职能力党员、“五老”人员、致富带头人、村民代表、乡贤等群体中选配网格长、网格员。信丰将262个行政村划分网格3739个,选配网格员1.46万名。同时,明确网格员当好政策落实员、代办服务员、和谐治理员、文明实践员、致富帮带员、民主监督员等职责,实行岗位公示、积分考核。通过选优配好网格治理队伍,使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触角进一步往下延伸。

  赣粤边三年游击战时期,油山“三佬表”参加和支援红军游击队;进入新时代,油山镇坑口村从党员、网格员及乡村能人中组建“三佬表”调解队,打造“三佬表”调解品牌,实行“五步闭环”矛盾化解机制,创建“乡村无诉村(居)”和“民主法治示范村”,深化农村基层组织依法治理。革命战争年代,坑口村“白皮红心”的甲长用敲铜锣作为“暗号”传递信息;如今坑口村探索建立网格铜锣议会自治制度,打造“有事好商量”品牌,对涉及网格内村民的大小事情,由网格长召集村民进行商议,达成共识后鸣锣定音。油山镇坑口村党支部书记李游胜坦言:“乡村网格化治理实施一年多来,明显感觉服务群众的抓手更实了,村民的人心更齐了,发展的劲头更足了。”

  注重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信丰县引导各方积极参与乡村治理。通过实施信才回归、乡贤回归工程,摸排信丰县籍各类乡贤2217名,建立县乡村三级乡村振兴发展乡贤促进会,邀请乡贤回乡投资洽谈项目109个,落地企业13个;捐资奖教助学、扶贫济困、公益项目等1200多万元。积极动员104名退出领导岗位干部回原籍担任乡村振兴指导员。搭建村民说事、村民理事、民情恳谈等平台,组建“五老”工作组262个、村民协商议事会62个。深入开展“万企兴万村”活动,通过龙头企业带销、电子商务营销、旅游带动促销、帮扶单位助销等方式,今年前5月,累计帮助销售农产品9219万元。

  C 产业旺 乡村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来,信丰县坚持“重富民、高质量、可持续”,为乡村振兴厚植产业根基。以工业化理念推进现代农业,以建设大湾区“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肉罐子”为重要抓手,实现老区的“菜园子”和大湾区的“菜篮子”无缝衔接。构建起“1+3+N”(粮食+脐橙、蔬菜、生猪三大主导产业+N个区域特色产业)农业产业体系。2022年,全县落实粮食作物总面积70.27万亩,粮食总产量229600吨,“稳粮”任务超额完成。脐橙种植面积达27.51万亩,产量超22万吨;蔬菜种植面积21.5万亩,其中设施蔬菜总面积3.89万亩,年产量63万吨,总产值19亿元;生猪年出栏87.15万头,连续四年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打造50亩以上农业特色产业基地102个,种养总面积达10.5万亩,形成了以甜玉米、萝卜、中药材、红瓜子、草菇、水产养殖为主的六大区域特色产业,农业特色产业实现总产值15.6亿元。

  创新发展补链提质效。信丰探索大数据农业,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建立了互联网+智慧脐橙、蔬菜、生猪大数据中心,实现现代农业“一张网”,为各类生产经营主体提供溯源数据、市场交易、价格监测等精准化服务,不断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强化技术保障,政府出资聘用70名果业技术联络员、20名农民技术员服务脐橙产业发展。组建山东蔬菜专家顾问团和本地技术服务团,引进了农业博士专家10名,每300亩左右蔬菜基地聘请一名“作业长”。健全产业服务链,在全市率先建成25个脐橙采后分选村级服务站,建设了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赣州)分中心以及配套测试示范基地。

  绿色发展优链促升级。信丰扎实推进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鼓励符合条件的产品申报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新增36个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认证,认定绿色消费扶贫产品133个。江西富硒蔬菜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财政部“2021年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名单”。

  开放发展延链激活力。信丰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赣州配送分中心暨冷链物流中心,先后举办蔬菜产业高峰论坛等“双招双引”活动5场次,引入外地优质农产品,实现“卖全国、买全国”,争取南昌海关在园区设立了海关检测检验窗口,实现与大湾区农产品检测结果互认。截至今年5月底,已有来自大湾区和其他地区的33家经销企业入驻,线上连接了26个全国大型农批市场,线下连接了102个农产品供应基地。紧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成功引进农夫山泉、温氏集团、润丰农业、中科微至等农业龙头企业入驻。2022年信丰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突破110亿元,年利税实现23亿元,农业产业产值呈现倍增式增长。

  与此同时,信丰注重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围绕产业振兴发展,聚焦“盘活资源、合作共赢、联建互融”,着力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瓶颈,不断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全面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2022年,信丰所有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稳定在15万元以上,经营性总收入突破1亿元,村集体经济实现量质双升。

  D 人才聚 后劲足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这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的重大部署。

  信丰聚焦培育农业生产经营、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乡村公共服务、乡村治理、农业农村科技五类乡村人才,持续在“引、育、留、用”上发力,将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与乡村振兴总体规划和各项建设紧密结合,不断强化人才培养培训,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先后建立“邓秀新院士工作站”和“罗锡文院士工作站”,与华中农业大学建立了长期科技合作关系,共建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

  为激发乡村振兴人才活力,信丰大力实施“乡村创客”培育计划、农村实用人才“壮大计划”等人才培育工程,不断提升农村劳动者就业创业技能,培育一大批农村新型实用人才。持续开展村干部选育“1212”工程,全县共计储备书记梯队人才307名,大专以上学历后备干部678名,新培养党员致富能人725名。扎实推进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2022年度完成农民教育培训211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656人。持续推动信丰中专、星泓职校等职业学校积极服务乡村振兴,积极探索专业名师带高徒、行业擂台大比武等培育模式,联合电子信息企业举办特色班,不断壮大“橙乡工匠”队伍,助力农民群众就业创业。常态化开展党员致富带头人培训,培育党员致富带头人4562名,带动10万余名群众发展脐橙、蔬菜、生猪等富民产业。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文明实践是凝聚振兴力量的重要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我们塑造了莲塘、明星等一批现代村庄风貌,激发乡村内在潜能。”大阿镇党委委员、副镇长肖翔匀说,“‘党建+文明实践’不仅可以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也能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关键在党建引领。信丰县委书记袁炎说:“我们将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推进各领域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引导党员干部把更多心思和精力投入到乡村振兴上来,让橙乡儿女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责任编辑:邓伟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