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欢笑、掌声、尖叫,这个颁奖典礼很特别!

发稿时间:2023-07-12 09:05:00 来源:中国吉林网 中国青年网

  开心的笑声,

  雷鸣般的掌声,

  伴随着欢呼声,

  不时地从报告厅传出来……

  这里是正在进行的“2023年度科普进校园——非遗传承小能手”展示展演活动颁奖典礼现场。近百名获奖选手和老师还有家长共同见证了孩子们的传承成长和非遗文化的精彩。

  7AB3E693-4323-45F4-9F4B-67B3D0473F67.jpeg 

  7月9日,由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主办“科普进校园—非遗传承小能手”展示展演颁奖典礼活动在长春市图书馆报告厅举行。至此,历时三个月的时间,由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开展的“科普进校园”系列活动之—“非遗工匠进校园”活动圆满结束。

  嘉宾云集,聚焦非遗传承 

  23A419D1-9387-49C8-ADFF-0B8E1B0EAAF3.jpeg 

  当日,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共长春市绿园区委宣传部、中共长春市宽城区委宣传部、长春市南关区文化馆的相关领导莅临现场,同时,长春市天津路小学北校区、长春市公共关系学校、长春市绿园区合心小学、长春市二道区长江小学、长春通达学校、麦朵绘画等学校的校领导也参加了本次活动,主办方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主席赵欣、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监事长(省青少年科普委员会主任)曲春明 、吉林省武术科普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高剑维更是盛装出席。

  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八极拳” 传承人杨忠林先生作为特邀嘉宾来到现场。

  D9C5EB8C-3657-459A-A7AB-F48D33D28854.jpeg 

  《“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提出:强化新时代科普工作价值引领功能。深入挖掘并广泛宣传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科技内涵,加强中国特色科学文化建设,坚定文化自信、创新自信。而《“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要求:提升广大青少年儿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力、传播力与文化自信,推动青少年儿童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生力军。

  C926DB74-CD59-4912-BD26-680F1402B2DD.jpeg 

  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应时创新工作机制,将二者有机结合,确定了“科普+非遗”的主题宣传工作目标,并通过“教学、互动、展示”的形式走进校园,这也成为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科普进校园”系列活动的重点工作之一。协会邀请到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绳编项目第四代传承人徐晓雪和李亚峰老师,先后走进吉林省医药中等职业学校、长春市特殊教育学校、长春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长春市公共关系学校、长春市天津路小学(北校区)、长春市二道区长江学校、长春市绿园区合心小学、长春市双阳区城中小学、长春市双阳区第一实验小学、长春市通达小学、麦朵绘画等十多家学校和培训机构,参与学生近千人,共享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D1BABCC1-CA6F-4431-8FA3-4ECC97076019.jpeg 

  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主席赵欣在致辞中表示,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科普进校园——非遗传承小能手”活动,是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在致力于“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繁荣科普创作,不断壮大吉林省科普小作家创作队伍”“将文化自信融入科普传播”工作中的又一个努力实践。本次活动,最小的传承者4岁,还有一部分听障孩子,也参加到传承活动中,并取得了优异成绩,让人非常感动。在教学交流活动中,很多校长也主动走进教室与学生们一起同专家学习,当“少年”遇见“非遗工匠”,我们欣喜地看到共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硕成果!小荷才露尖尖角,希望在未来的路上,能够继续得到你们的支持,共享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奖项公布,扬帆续梦前行 

  本次活动分作文、绘画、手工(编绳)三大类别。10岁的韩艺祺凭借《夏至禅茶》获得了绘画组冠军;

  长春市二道区长江学校的俞航凭借《编绳》、幼儿园大一班吴坤达作品《铁艺非遗人隋进才爷爷》分别获得了小学和幼儿组作文类的冠军,长春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刘子涵荣获中学组作文类冠军;

  手工编织,小学组冠军归属天津路小学的李筠溪,吉林省医药中等职业学校于馨淇则获得高中组冠军。

  每个组别还分别评选出亚军、季军、优秀奖以及组织奖若干。

  吉林省医药中等职业学校、长春市特殊教育学校、长春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长春市公共关系学校、长春市天津路小学(北校区)、长春市绿园区合心小学、长春市二道区长江学校、长春市双阳区城中小学、长春市双阳区第一实验小学、长春市通达小学、麦朵绘画总计12所学校获得了本次活动组织奖。

  吉林省医药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裴纪可在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依托非遗传承与学校教育融合工程,组织开展更丰富多彩的非遗传承教育活动,切实发挥学校教育在非遗传承、传统文化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让广大师生感受非遗魅力,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通过这一次的活动,会让我们的学生们能够学习到工匠精神,传承工匠精神,发扬工匠精神,为祖国的未来添砖加瓦。”长春市合心小学校长李梓赫说。

  而长春市天津路小学(北校区)校长马勇说:“通过这样的活动,能让孩子们拓展视野,增长见识,同时也让我们非遗文化得到一种传承和推广。”

  长春市特殊教育学校有三名听障同学分别获得冠亚季军,副校长王俊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孩子们特别开心!跟健全孩子站在一起接受颁奖,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一定是永生难忘的记忆!孩子们有收获,我们就没白辛苦。”

  雷锋小学孙婧涵同学领完奖后说:“非常开心,还欣赏到了这么多好看的节目,下次活动我还参加。”

  后继有人 “非遗” 传承不忘初心 

  颁奖过程中,一个个精彩纷呈的以“非遗”项目为主题的节目展示展演引得掌声与喝彩不断。

  A50BEB5D-1641-419F-9B6D-60380C5B58D7.jpeg 

  长春市汽开区第十二小学表演的国家级“非遗”文化项目——八极拳,整齐划一,气势恢宏;

  8861177B-1434-4AD4-A19D-80BB942990C6.jpeg 

  长春市第一实验银河小学五年八班的郭雨卓同学表演的京剧——贵妃醉酒,一字一腔、一招一式都颇具架势。

  C36795A8-8765-40DE-9B0F-4F4F8F6830CA.jpeg 

  长春市古琴协会秘书长洪洋老师和国家高级茶艺师高级评茶员刘洋老师带来的“非遗”文化项目展演《古琴与茶》,让非遗传承多了宁静与优雅。

  55811F95-8FCE-4FBF-8884-01C78CA0BF4C.jpeg 

  吉林省京剧院的国家一级演员王雷老师表演的川剧变脸,让现场在惊呼与惊叹中掀起了又一次高潮。

  23A4FE7C-5B06-4F4B-98B1-6A7611ED19A3.jpeg 

  本次活动特聘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绳编项目第四代传承人徐晓雪与她的丈夫李亚峰,一根在很多人眼中再平常不过的红绳,在他们手中,幻化成一个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

  活动让更多的同学们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参与“非遗文化”的传承,对此,徐晓雪非常欣慰地表示:“中国结代表着团结幸福平安,特别是在民间,它精致的做工深受大众的喜爱。学习绳编,不仅可以增加对我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还能增强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看到孩子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么感兴趣,我对于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更有信心了。”

  吉林省武术科普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高剑维一边欣赏八极拳,一边自豪地表示,文化同源,文化同根,文化同宗,一脉相承。传承新人,才有发展,才有希望!

  据了解,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始终积极探索科普传播新形式,推进科普于科技、文化、旅游、体育等和教育教学融合发展,增强科学传播效果。在对中国特色传统文化历史探寻的时候,增加了文化自信。

  技能传承,不忘初心!做好“科普非遗”文化交流推广,让中国特色文化走向世界!

责任编辑:张亦弛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