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河南淅川县:村庄连片发展 乡村抱团振兴

发稿时间:2023-09-14 11:38:00 来源: 新华网

  平整宽阔的水泥路、美观大方的光伏路灯、灰白相间的仿古墙面、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走进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邹庄村,路平、花香、景美、生活舒适,现代化新农村的景象让人心旷神怡。

  2011年6月,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700多名村民从九重镇的油坊岗村搬到了本镇30多里外的邹庄村,成立了新的建制村。

  2021年以来,淅川县提出建设“大邹庄”战略,以邹庄村为核心,联动下孔、孔北、水闸三个村,建设“大邹庄”示范区,整合的土地以及产业发展资金,引进龙头企业,发展特色种植和智慧农业,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过去土地连不成片,‘单打独斗’风险又高,村民们都不愿意冒险,只能守着自己的几分薄地糊糊口。”邹庄村驻村第一书记崔丽平说道。

  现在,村里通过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支部引领+龙头带动+全民参与+集体经营”的模式,成立了掘井人农业合作社,在4个村流转了1000多亩土地发展大棚草莓产业,鼓励村民自愿入股,每人每股本金1000元,草莓种植收益的80%归股民所有,15%归合作社,5%归联合党支部作为村集体收益,让每一名村民都享受到产业发展的红利。

  “我们家里每个人都在合作社入了股,除了入股分红,土地流转一亩年收入800元,我平时在草莓基地浇水、采摘、管护,每天能拿到70元的工钱,一年能挣一万多元。” 正在草莓大棚务工的村民王丰菊补充道。“草莓卖得好,大家的分红才会多,育苗的时候都格外小心。”

  2022年,邹庄村草莓种植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0万元,带动村民务工1000余人,实现户均增收2万元。

  “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呢!”崔丽平介绍道。目前,大邹庄村还成立了大邹庄旅游有限公司、大邹庄劳务有限公司等多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挖掘村里的移民文化、红色文化和田园生态文化,打造集红色研学、农耕文化研学、农旅休闲等于一体的观光带,带动群众进一步致富增收。

  “经过前期对接,邹庄村已成为南水北调干部学院的教育实践基地,试运行期间,累计接待游客1万余人次。”邹庄村村委会副主任邹会彦说。

  除此之外,淅川县还积极探索现代农业的提质升级。在邹庄村东头,满满“黑科技”的智慧农田,十分亮眼。

  “下象棋的间隙,跟玩手机小游戏一样,手指轻轻一点,一公里外的土地就能自动浇灌、自动施肥,我现在一个人就能管理好几百亩的地。”村民邹会议感慨道。“科技改变生活!”

  淅川县在邹庄建设的智慧农田项目,将5G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AI)等技术用于农业生产,除了能实现灌溉、施肥、施药的自动化、智能化,还能实时监测虫情、土壤墒情等农业“四情”状况,进而实现智能化精准控制,数字化精准种植。目前,这种设施已经安装近1000亩。

  据悉,该智慧农田项目完全投产后,每亩地的浇灌费用仅需5元,化肥可节省180元,不仅每年能省下好几千块的人工成本,亩产也能再提高20%。

  “未来,我们将突出村庄建设集聚化、产业发展集约化,谋划实现4个‘千’,即发展千亩智慧农田、千亩设施农业、千人就业板块、千人增收计划,让更多群众享受到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大邹庄联合党总支书记王艾东信心满满。(申东)

责任编辑:何清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