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地方

首页 >> 地方资讯 >> 正文

江西高安市:山村“蝶变” 幸福满满

发稿时间:2023-09-27 14:17:00 来源: 江西日报

  魏家村一排排蔬菜大棚与乡村房舍构成一幅亮丽的乡村振兴新画卷。通讯员 易志钟摄

  郑 贻 本报全媒体记者 梁 健

  农家小院整洁有致、房前屋后绿意盎然、青山绿水间乡愁渐浓……金秋时节,行走在江西省高安市蓝坊镇魏家村乡间小道,秋日乡村如画,令人心醉。

  穿过一条条绿色隧道,记者慕名来到魏家村葡萄园,好不容易“逮”住大忙人——村党支部书记魏三忠,他正忙着与村民商量扩大葡萄园的事宜。看到有客人来访,他当起向导,乐呵呵地介绍:“今年产业发展势头好,合作社葡萄园种植的阳光玫瑰、巨峰、夏黑3个品种迎来丰产,目前葡萄已售罄,营收40多万元,比去年增收10万多元。”

  魏家村风景秀丽,但区位交通优势并不明显,人多地少。2015年之前,该村产业基础薄弱,再加上资源匮乏,村集体经济一度低迷。“2015年刚担任村支书时,心里特别没底,村里底子薄,要增加村集体收入,改善村民生活,难度很大。”魏三忠如是说。

  为扫除制约发展的“瓶颈”,2015年,魏家村尝试成立马鞍岭红薯专业合作社,创新采取“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土地流转等形式,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不断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形成水稻、蔬菜、水果种植和畜禽水产养殖,以及稻米、油料加工等特色产业群,借势大步迈上产业致富路。

  经过多年辛勤耕耘,魏家村集体产业发展蒸蒸日上,生产效益越来越好。目前,魏家村特色果蔬种植面积150多亩,油茶种植400余亩,肉牛养殖数量110余头,鱼塘养殖规模达25亩,种植的大球盖菇、葡萄、西瓜、豆角等主打农作物产值年年有增长。“每逢豇豆采摘季节,每天有1万余斤豇豆从魏家村发往全国各地,而且质优价好,产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蓝坊镇干部邬继锋介绍说。按照目前良好的发展趋势,魏三忠信心满满:“今年合作社营收有望突破400万元,村集体纯收入将再攀新高。”

  在发展村集体产业的同时,魏家村依托村级合作社,为村民提供大量务工岗位,着力解决村民就业问题,带领村民共同致富。“没想到刚从外地返乡,村干部就上门嘘寒问暖,帮我在合作社找到一份养殖肉牛的工作,每月收入有3000多元,还能照料家里,感谢热心好干部!”谈起最近发生的幸福事,该村残疾村民喻四够笑容满面。

  “关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群众幸福感是我们最大的追求。”魏三忠深有感触地说。魏家村扎扎实实做好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工作,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在合作社务工的村民胡春秀看到记者,热情地介绍起生活新变化:“目前在合作社上班,每月都有收入,加上每年村集体分红和土地流转收益,日子越过越甜蜜!”据悉,魏家村合作社开办至今,合作社社员有300余户,带动近百名村民就业创业。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该村持续推进暖民心行动,从就业、老年人就餐等这些村民关注的“关键小事”入手,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在魏家村幸福食堂,每天中午和傍晚,准点前来用餐的老人络绎不绝。“在幸福食堂既能解决吃饭问题,又能和老朋友们拉家常,我感觉很幸福。”魏家村94岁老人喻典海拉着记者的手笑着说。

  以产业促振兴,魏家村为发展注入新动力。该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加工产业,激发农业发展潜力和后劲,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村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奏响乡村振兴发展“新乐章”。

  魏三忠表示,下一步要继续立足生态优势,进一步扩大水稻、葡萄、蔬菜等特色产业种植面积,助力村民增收致富,让山村焕发新的发展活力。

责任编辑:邓伟
加载更多新闻